首页 > 都市重生 > 落日陷阱 > 涟漪

涟漪(1/2)

目录

涟漪

吃好晚饭上楼, 央仪接到了方尖儿的电话。

她正在调试一块新买的手绘板,将手机放在桌边,开了免提。

“不是很忙吗?怎么想到我了?”

方尖儿刚逃出生天, 拖着疲惫不堪的语调说:“因为你给我忙碌的生活多添了一份色彩,我非常感谢你。想着一定要打个电话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央仪被她阴阳怪气笑了, 指尖转着笔:“嗯嗯,我等着呢, 是什么恩德?”

方尖儿不答反问:“你猜今晚谁送我回的家?”

“真命天子?”

“确实。”方尖儿说, “不过是你的。”

啪嗒一声,笔飞了出去。

央仪弯腰去捡,表情淡了下来:“怎么是他。”

“这次吵这么大?榕城铺天盖地都是这次经济论坛的新闻,你都不知道吗?”方尖儿震惊。

回来后, 榕城的事就与她无关了。

央仪如实道:“没怎么关注。”

“那你一定也不知道你家孟总病了。”方尖儿说。

重新捡起的笔放在桌角, 央仪有一下没一下地拨弄着笔端,心不在焉。

“看起来好可怜。”方尖儿用心渲染, “不知道止疼药还是退烧药,哐哐磕,人看着也倦——”

“我们这次吵得挺严重的。”央仪铺垫。

“看出来了。”方尖儿说, “你回杭城好久了。”

静了静。

央仪委婉道:“所以以后别提他了。”

“……”

劝和的话在嘴边滚了一圈。方尖儿虽然不知内情, 但作为朋友,无条件站在央仪一方好像是她唯一能做的事。毕竟之前赶跑张剑,央仪也是一句不问, 出人出力。

打定注意,方尖儿隔空安慰:“那等你想提的时候再说吧。你的车——”

她问:“不回榕城的话准备怎么处理?”

“给你开吧。”央仪随口道, “要是不想开, 二手处理了也行。”

听这话的意思,是不会回头的了。

方尖儿点头:“行。我帮你做主。”

至于今晚她跟孟总说的那些胡话, 什么总有人低头,什么再续前缘如胶似漆,孟总不也说了么,不适合他们。

方尖儿按回肚子里。

提醒自己,下次见着孟总记得绕道。

这晚过后,一切理应回归正规。

就是隔天上班,方尖儿听说大老板找她。

她平日跟大老板根本没什么接触,仅有的见面机会就是年会上远远看那么一眼。

上司也不明就里,传达完消息意味深长地看着她。

方尖儿只好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试探:“不是吧,现在辞退规格搞这么高?”

上司见她也不知道内情,耸耸肩:“去吧,说不定是好事。”

上司之所以是上司,是因为嗅觉比她敏锐。

下午见到大老板果然是好事。

儒雅随和的中年人坐在沙发椅上,请她喝茶,问她之后的工作打算,有没有晋升的想法。

方尖儿想当然有了,人往高处走是人之常情嘛。

她点头。

大老板爽快地说:“看你更想在哪个部门发展。”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落头上。

方尖儿是个明白人,索性直白起来:“老板,那我需要做什么呢?”

“昨天在会展中心门口,我看你上了一辆黑色轿车。”中年人语气温和,“你和那位车主是……”

“您是说孟总吧。如果是因为这件事提拔我,我想还是算了吧。”

方尖儿解释道:“我和孟总本来就没关系,现在更没有了。原本我是搭一个朋友的顺水人情才认识的,现在嘛,我和那位朋友闹掰了。”

她的话半真半假,目的就是让老板放弃。

老板倒没那么势利,摇摇头:“小方,别想太多。下午好好考虑考虑,要去哪个岗位发展。”

无论去哪个部门,都和公司的项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老板又给她续了一杯茶,在想那位助理传达过来的话

——方小姐为人处世很有见解,将来大有前途。

无论如何,把人稳在公司是只赚不亏的。

***

方尖儿升职的消息没告诉央仪。

一是觉得她已经跟老板说清楚自己和孟总的关系了,没必要跑闺蜜面前提她不想提的人。

二是在大厂很忌讳空降,她屁股都没坐热呢,哪天被人换走也未可知。

两人插科打诨,平时只聊些不着边际的话题。

不过央仪最近很忙。

方尖儿问在忙什么。

央仪通常是时隔大半天才回,两个字:画画。

不怪她,第一次去福利院是因为出版公司策划的活动,也是第一次知道杭城还有这样的地方。

坐落在城郊一栋老旧的独立院子里。

院子里的游乐设施常年日晒雨淋,失了最初的色彩,那些住在福利院的孩子在义工的带领下远远看着陌生的客人。他们怯生生的,有的索性躲在滑梯底下的夹角里,探出小半个脑袋。大概是耳濡目染,知道在陌生人面前讨巧卖乖,所以眼神虽怯,脸上多少还带着点期待。

央仪来的时候自费买了好多毛绒娃娃,小汽车。

孩子们看她的眼神就更亮了。

出版公司策划的活动很简单,主要是拍照留存,其实没什么实质性内容。

不过小孩子们本来就胆小,让他们热情洋溢地参与进来反而显得虚伪。等参观完福利院,央仪去发她画的那些绘本,他们才敢真正地靠近这个突然闯入的陌生人。

央仪是个很容易心软的人。

尤其这是她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些小孩。

她坐下,给小朋友们画漂亮的简笔画,做成贴纸,贴在他们图案简单的衣服上。

他们朝她露出笑。

可能是被这种笑容蛊惑,晚一点的时候院长问她可不可以帮福利院设计一点墙绘。她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于是接下来的每一天,她都会来福利院。

因为这里的白墙太多,斑驳的,长满霉菌和青苔的,裸露出砖石难以上绘的。

工人是她自己找的,老油漆工,一天三百。

这边他抹完墙,晾几天,那边她就开始给墙绘打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