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在古代升官发财 > 128 ? 功成身退(正文完) ◇

128 ? 功成身退(正文完) ◇(2/2)

目录

进宫的路程很长,出宫的路程极短。

感觉没说几句话,就到了分别的时候。

乐尧转身与二人道别后,上了自家马车。

马车背对着皇宫驶离,一刻也不曾停留。

回到家中,季芸告诉乐尧,她已经和安国长公主说好了,打明儿起就不再去女学任教了。

“阿芸,这一路都是你随着我东奔西走,实在是太对不住你了。”乐尧目露愧意。

自己算不得合格的夫婿,对方却始终不离不弃。

而他能给的,从来都只有名分罢了。

季芸莞尔一笑:“出嫁从夫,这不得理所应当吗?”

虽说是出嫁从夫,但也是因着心甘情愿。

乐尧摇了摇头:“不是这样的,你也可以像安安一样,随心所欲的生活。”

春日里南边赏花,夏日里东边出海,秋日里西边看月,冬日里北边踏雪。

茶米油盐酱醋茶,只是人生调剂,而不是被其束缚住的生活压力。

“现在的生活,何尝不是我的随心所欲?”季芸微微一笑,起身走到桌前,给他端了杯热茶。

乐尧一怔,是他自以为是了。

她已经不再是屈居于深宅后院的女子,自己所思所求,再是明了不过。

接过茶瓯,轻轻抿了一口。

“新茶?哪来的?”

“铭儿送来的,说是永州青塘县独有的高山云雾茶。

吸收天地之灵气,享受日月之精华,每日泡上一杯喝,对你身子大有益处。”

季芸学着乐父乐母所说,转述了一遍,打心底里觉得逗乐。

乐尧失笑。

前有乐韫晖,敲锣打鼓送东溪县海错给他。

后有乐铭,悄不楞登就把青塘县茶吹上天。

都拿自己当跳板,果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真好。这样才是他想要看到的。

官学播撒下去的每一颗种子,都将成长到足以育护己身、庇佑百姓的一日。

后继有人,才不会前功尽弃。

乐尧端起茶瓯,把它喝了口干净。

“味道确实不错。”

-

一朝尚书令,丞相之尊致仕,京都不可能无人知晓,大行官报也不可能只字不提。

尤其是得了官家旨意后,礼部更是下文各州郡县,沿途官员送往迎来,要确保乐相及其家人,平安抵达安南县。

和乐山、季珉等人话别后,乐尧一家四口便缩在家中收拾行囊。

根本就没有察觉到京都城内的风起云涌,更不知各州郡县,都得了这么一道旨意。

六月六日,宜远行。

车夫刚踏出府门,就被外头的场面镇住了。

乐尧头戴帻巾、身着常服,正扶着乐父从正门出现,就听到有人痛哭,擡眼一瞧,入目处挤满了百姓。

看到乐尧出来,大伙接二连三跪倒在地挽留。

“乐相,您怎么就辞官了啊?”

“是不是朝中奸臣当道,害得您不得不请辞?”

“乐相,您能不走吗?朝廷若是少了您,我们老百姓的日子又该不好过了。”

“乐相,您要启程去何处?”

“乐相,您还会回来吗?”

……

和乐父说了一声,乐尧走上前扶起前排的百姓,朗声回应众人的问话。

“大家快快请起!”

“朝中并无奸臣,是我身子不争气,陛下体恤,允了辞官归乡的请求。”

“别担心,朝廷肯定会让我们日子越过越红火的。”

……

“感谢各位,有缘再会。”乐尧坐在马车外,朝众人一一挥手道别。

听闻乐尧已经出了京都,宋元意坐在垂拱殿中,默默地翻看着他送给自己的寿礼——百年大计。

里面是乐尧对大行朝人丁、田亩、官学、医馆、外族等各个方面发展的畅想。

要不要以此行事,能不能顺利施行,就看掌权人的想法了。

从大行官报上,看到乐尧致仕消息的前任丞相聂怀明:!!!

怎么回事?

自己都干到六十六,乐尧四十出头就甩手不干了?

可细看后,得知乐尧身体抱恙,旧疾缠身,聂怀明的心头发涩。

究竟是病到了什么程度,才会让官家舍得放他离开朝廷?

自己期待的盛世,有生之年还有机会看到吗?

-

丰昭十二年,大行朝人丁翻了一番,朝中三成臣子出自各州官学,各州郡县官吏多达半数,官场亨通,政治清明。

丰昭十三年,漠北突厥汗国自愿归属纳入大行朝版图,名漠州。其余三国瞠目结舌,内乱不止。

丰昭十四年,大行十四州,再无下等县,都水监治水大成,诸州百姓,皆远水旱频仍之苦。

丰昭十五年,西域国、南越国、契丹国先后请求成为大行朝一州,官家允之,大行朝版图暴增。

丰昭十六年,乐铭、乐韫晖进入京都朝堂之上,后官至一品。同年,朝廷宣布,自此免除农户、鱼户田税、渔税。

丰昭十七年,乐尧病逝,诸州停市,万民痛哭,官家哀恸,罢朝三日,下旨追谥“文正”。同年,大行朝人丁突破五千万,帝允女子科举入仕。

……

自此百年,大行四方安定,百姓富裕,人丁兴旺。

这一时期,又被称为“昭景盛世”。

作者有话说:

(正文完)感谢大家一路陪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