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始皇大大我们走[三国] > 第124章 第 124 章 西域

第124章 第 124 章 西域(2/2)

目录

曹嵩是否相信了徐妧这种听起来冠冕堂皇的理由徐妧不知道,但是她知道曹嵩这一行一定会尽心尽力就非常满意了——因为曹嵩作为一个胖子届的胖子,现在已经开始健身了,似乎是为了自己到时候在西域诸国面前看起来更有面子一些,他现在已经用名士来要求自己了。

定下了人选,秦政和徐妧就更不忙不乱了,迁都是需要提前算好吉日吉时,然后天子仪仗出了宫门,军队开道,百官依次跟在仪仗之后,陆陆续续离开洛阳城,此外还有百姓夹道相送——其实毫无意义,虽然作为天子之都,洛阳要比其他的城市繁华许多,但是因为近几年的皇权不断更叠,洛阳百姓担惊受怕的程度也是与日俱增,如今天子离开了这里,他们这一刻的想法是,总算以后不需要再过提心吊胆的日子了。

当然,有些人心里这样想,更多人还是觉得天子离开了,洛阳纵然繁华也要逐渐没落,他们已经在考虑是不是跟着也去长安,只是户籍一时半刻地换不了,他们也就只能想一想。

秦政现在的身份是辅政大臣,还是一州州牧,实际上的位置和三公算是并列,尤其是他现在跟三公的关系都还不错,为人又不是汲汲钻营的那种,这一路上和三公不时说说话,也算是有些乐趣,徐妧和他同坐一车,只有在实在受不了颠簸的情况下,才整理一下仪容,出去骑马跑一会儿。

因为天子仪仗实在是过于庞大,再加上还有见识过不少事情的太皇太后在极力要求完美,一路上拖拖沓沓,花费了两倍的时间才终于到达长安。京兆尹苏固提前接到了信,已经在城门口都布置好,就等着天子的到来,他打开中门,现世做了一篇文章宣讲一下天子的功绩,以及长安能够再一次成为天下国都的荣幸,等到一篇文章念完,苏固便请天子仪仗进去,长安城内同样是百姓夹道欢迎,不过徐妧以自己多年看联欢晚会的经验表示,这些人只是表面欢迎。

这一点自然是不难猜测的,这几年,虽然苏固在任上勤勤恳恳,做出了不少实际功业,但是针对于大环境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徐妧看着长安的景象,发现还算是不错,虽然对比与洛阳来讲有些简陋,但是好歹还是看得过去的。

长安在西汉的时候就是国都,宫城宫殿都保存完好,苏固之前就已经让人过去修缮,如今天子到了,可以直接住进去,随着天子进了宫城,其他百官自然就要去自家之前派人在长安购置的宅子收拾行李了。苏固之前就在长安给秦政和徐妧留了一栋位置好的住所,一应的生活用品也都已经安置好,他们两个可以直接舒舒服服地住进去。

徐妧这个将军是在朝廷上挂了名的,她现在不能随便离开长安,回益州去更舒服的日子,除非向朝廷告假,但是在这种时候,她也不能做出这样扎眼的事情,于是,到了住所安置好后,她就拿出纸笔开始拟定前往西域的人选,曹嵩是领头的,曹操是负责护送的,他们父子连心,这件事一定能够做的很好,上一次跟着她去鲜卑和匈奴的诸位商人也都不错,很有急智,这一次也可以让他们一起去开开眼界,这样,这支商队就已经有了大致的雏形。

至于其他人,还需要慢慢筹划,徐妧本人是想要跟着一起去的,只是还不知道这段时间还会不会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发生,她需要等等看,益州那边倒是可以把郭嘉带上,听说他现在在官位上坐的非常的不爽,他现在更想要放飞自我,去更广阔的的世界看一看,徐妧不知道郭嘉这几年到底经历了什么,让他对外面的世界这般向往,不过她倒是可以给郭嘉开个后门。

也可以把荀彧带上,估摸着等荀彧回来了,秦政这边也把皇位什么的都搞定了,那个时候生米煮成熟饭,还有唐蘅在,不怕到时候转不过荀彧的观念来。徐妧一边想,一边将这些都简略地记在纸上,然后打算继续在朝中搜罗一下有用的人,把那些刚入朝没多久的还没有调动到重要官位上的年轻人全都塞进队伍中去。

她把那张纸好好收起t来,觉得一趟跑下来,这些人的观念就会大为改观,以后多跑几趟,这扩土开疆之事也就该提上议程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