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后浪(2/2)
看着看着,最后一行字傻了眼,“预知后事如何,请待明日!”
“怎么这般行事,这让我今个如何吃饭入睡·······”男子起身抓狂,门口的下人闻声而进,傻了眼。
“公子?”
“出去,出去,我没事。”男子打开窗,看着/>
如同这样的场景,京城内外处处可见。
*
皇宫内,亦看完报纸的陛下连声夸赞好好好。
这大周日报可是有他股份,而且每一天发行的都会提前一日先让他过目,就连这故事他都看的最多。
刘爱卿说是虚假的神话故事,就勾着那些买了的人心,但着实也把他的心勾着了。
丞相连带六部尚书恭贺陛下,心下却说不出的滋味。
不是简单的担忧或是觉的什么,而是他们都是聪明人。
读书人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他们却能看到将来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比如读书人谈论的都是过时的、家里当官的吐露出的几句闲言,就这都是壁垒。
官员之间的优越和力量,此刻在这简单一张报纸前面溃不成军。
往后但凡认识字的,京城下发的政策可就无所遁形。
最最重要的,这样的成果竟不是出自他们这些老臣,看着工部尚书被皇帝单独对待的场面,其他官员又是憋屈又是不甘又是恐慌。
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为何让他们这个年纪明白这个道理?
出宫后回到自己办公房做凳子上呆滞,怎么那年轻人就这么多奇点子,无穷无尽似的。
刘宅内,先是天使带着圣旨降下赏赐,再是世家大族再是各大小官员,排队送礼直到下午。
妙莲打起精神,凡超过百两银子一律按照太贵重为借口拒收,只收下点心等常礼。
申时左右想着郎君下值看到这场面会头疼,秦妙莲直接拿出当家主母的风范来让客人们明早再来,东西硬放下也被容氏兄弟提到了马车上。
第一次,这没什么名气、普通的湖青巷,成了风水佳地的称谓!
没看这刘大人搬来这就是青云直上吗,连带着整条巷子都涨了价钱。
得知王氏家族的老夫人亲自登门拜访,妙莲郑重对待,亲自去门口迎了进来。
正堂屋谈话后知道了是来感谢将家中后辈调工部的恩情,现在这又因大周日报的火爆直达陛下耳前,都是多亏了自家相公。
眼看着老夫人话里话外都是感谢,妙莲一点没顺着,反而说着自家相公一直佩服王大哥的才华,还收藏笔墨挂书房呢。
这是事实,只不过话语加工了些,但她此刻出口就是妥帖又小辈的姿态。
王老夫人诰命在身,面对皇后都是一个姿态,可此刻听着这些话,恨不得收做亲孙女。
扶着老夫人上了马车,妙莲目送到转弯才转身回家。
这些世家大族可跟勋贵都不亲近,连丞相家世都看不起。
今个这态度着实让妙莲体会道自家郎君多么厉害,多么神奇。
不管是勋贵、外戚、太监还是朝臣们都亲近的关系,现在连氏族都登门特地来感谢,想到这她心里美滋滋的,自家郎君他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