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核心技术 文学性肯定是没得说的,……(1/2)
第69章 核心技术 文学性肯定是没得说的,……
文学性肯定是没得说的, 男主这叫一个惨,从出国开始,没有一件事能顺心的。
身边只要出现一个, 哪怕是对他散发一点善意的人, 最后的结局都很惨。
而对他散发恶意的人,则是一个比一个过得好。
这种纯悲剧式的文学, 其实也是种对生命和社会的探讨。
《我在这里死去》,是李稻花获得星云奖之后, 写的第一本小说。
也算是李稻花游历阿美莉卡之后, 对阿美莉卡的一次批判。
如果阿美莉卡真的像小说里写的这样, 那稻花老师不加入阿美莉卡也不是不能理解。
作为第一个获得星云奖的国内作家, 全国作协邀请李稻花参加文学交流会。
这次参加交流会的, 不再是学生,而是同样在文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作家。
交流会在九月召开,赶在十一之前,这样, 外地的作家们参加完交流会, 有时间还可以在北平庆祝国庆。
北平作为首都, 很多重要部门都在这里, 也正因如此,李稻花不用三天两头的全国跑。
要办交流会是提前发的消息,就是为了能让其他省的作家有时间赶来。
火车上, 几个刚刚交流过信息的作家坐在一起,讨论李稻花。
“听说, 她写起小说,文思泉涌,改小说的速度也很快, 哎,着实令人羡慕啊。”
不像他,一部中篇小说写一年了也没写完,有这时间,恐怕稻花老师不知道写几本了。
“这算什么,我听说,她写小说的时候,为了保证自己写的东西不出错,要查很多资料的,之前的改革三部曲,经济报一直说她是被文学耽误的经济学家。”
众人听到,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屑,不是对李稻花的,是对经济报的。
这个年代,作家的社会地位是很高的,人们也都尊重作家。
经济学家呢?在这时候大部分人的眼里,尤其是在一些文人眼中,大家都是羞于讨论金钱的,觉得钱俗不可耐。
仿佛跟钱扯上关系之后,自己就会变得不体面,显得自己贪财,没素质……
所以他们觉得,李稻花当作家才是正经事。
“哎,对了,我老家那边,我这次回去,看到村里小学,多了个稻花图书角,听说,是稻花老师捐赠的。”
她回老家去村小,也是为了给孩子们带点东西,虽说她也没挣几个钱,可给孩子们带东西更用不了多少钱。
村小的图书角,除了有十几本文学名著之外,还有好几份报纸,老师说,这报纸是订的全年的。
报纸到后,老师会提前看一遍,接着挑选合适的文章给孩子们读,让他们学习。
这样的条件,比她上学的时候不知道要好多少,简直就是天堂。
《西游记》、《红楼梦》……这些书,她第一次完整地看到,还是在考上高中之后。
“真的吗?这个我还不知道呢,是只有你们那的村小,还是别的地方都有?”
“那就不知道了……”
“你们那跟稻花老师有什么关系吗?比如说是稻花老师的家乡之类的。”
“肯定没有啊,要是有,我早就登门拜访了。”
“我!我知道!”一个风尘仆仆的男人举手。
“我在陕北的小学也看到过这个稻花图书角,还不止一个学校。”
陕北,跟上一个人的老家不是同一个地方,这就基本可以确定,至少有两个省的村小,都在进行图书角工程。
这个工程到了现在,才算是逐渐在全国铺展开。
工程最复杂的地方就是统计到底有多少贫困学校,解决了这个问题,图书角的搭建就十分简单。
一个简易的图书角,学校甚至不需要有专门的书架,也可以是直接放在老师的书桌上,或者是老师休息的地方。
图书的派送也很简单,钱到位,邮递员们可以把书和报纸送到每个学校。
“这可不是个小工程。”
“我支持稻花老师,稻花老师不愧是德艺双馨,我辈楷模!”一个年轻的女作家举起自己的水杯,遥敬李稻花。
有作者开口制止:“优秀确实是优秀,德艺双馨还有待商榷吧。”
他觉得,李稻花有些太猖狂,也不懂得谦虚内敛,完全不像个成熟的作家。
“稻花老师愿意把自己的钱拿出来,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这还不算德艺双馨吗?你们为那些孩子做过什么。”
“我们搞文学创作,可以丰富人们的心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