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今日吉时 > 第130章 血祭 巽驾风,算天时

第130章 血祭 巽驾风,算天时(1/2)

目录

第130章 血祭 巽驾风,算天时

又至岁末, 冬。

大凛昱城城门紧闭,城墙上无兵士。一队人马轻装纵马,为首之人面戴黄铜面, 身着玄色武服, 在城门口停下。他擡手止住身后人马,正欲攀城墙, 城门却被人放下,激起一阵尘土。

一袭阴阳道袍的人站在城门洞当中, 挡去他们去路。

他戴遮半面的银白面具, 束道髻,托拂尘。见他们来,他笑道:“诸位来得可巧,巫主今日起了大祭坛,正愁无人观礼。”

隐十七眼中漠然,并不入城。

他攥紧缰绳,冷声道:“大巫历来是求太平。你们巽族择妖道, 就不怕积罪业吗?”

守在昱城的,正是大巫附族之一的巽族。巽驾风,算天时, 他们口中所谓大祭坛便是山石垒祭台, 起八方幡请问神明。他们择主大凛帝师,又出现在这里,那昱城怕是拿不下了。

“隐十七, 许你隐族择一个女人为主, 就不许我巽族择一个杀伐果决的明主吗?”巽远拂尘一扬,笑道,“罪业?你隐族择主就是护苍生, 我巽族择主就是积罪业,这话说得未免……”

巽远话音未落,隐十七短刀出手,银白光芒一闪,巽远虽躲得快,却还是被他削落一缕发。

“快至天时了,我便不跟你纠缠,隐十七,你等口口声声说着为天下太平,可若天下不乱不合那又何来太平?”他说罢,城门徐徐关上。

隐十七眸中更冷,大祭坛……大凛之中已是那般模样,昱城一个小小边城又如何能拿得出起大祭坛的贡品?

他勒马转身,他要尽快回去临北城告知他主巽族一事。

等他们跑出很远,昱城之中才有火光起。城中,巽远展臂站在高台上,冬日寒风凛冽,带起他的袖摆。他将手中拂尘高举过头顶,口中念念有词,最后烧符请神。

高台底下围着一圈又一圈人,他们将贡品高举,以求得神明眷顾。他们像是没有瞧见高台之下堆积的尸首,只一味地拜神明。

巽远下了高台,他执火把将尸首连同高台一并点燃,唇角挂起一个笑。

而临北城中粮草将近时,许小曲点兵三千杀出,打了大齐军一个措手不及。一击即中她便不再同他们纠缠,且战且退,最后安稳撤回城中。

她站在城墙上,遥望战场。

“叫星忱领先锋军从侧翼击出,咬虎尾。”薛煜传令下去,苏星忱带两千先锋军自侧门而出斜切大齐军阵尾,死死咬住虎尾拖住。

大齐军果真掉头来护尾翼,她略看一眼,只见苏星忱所领先锋军快要被围,她擡手接过鼓槌重重击在鼓面,薛煜纵马而出。

“阵出东南,击天门。”边月站在她身侧,抱臂而立。

他随她冲杀太过,负了伤,这两日出战不得。

“三千战两万只能周旋,周旋一刻,等新滚木搬来。”她极快扫一眼他肩头,便又去看底下战场。

底下有薛煜撕扯,苏星忱纵马突围,领兵后撤。

凌煦不像是领兵新手,他攻城这些时日来,她屡次出兵突袭,虽她旨在周旋,但他亦是不差。此刻,他两万先锋打头,总想吞掉苏星忱和薛煜所带的兵马。

如今临北城中已不如初时,粮草有些紧了,她才派隐十七前去昱城讨粮。按说他四日前去昱城,就算是押送粮草,这个时候,也该回了。

若他今日傍晚还未归,就需再派去一个斥候探探。

“许小曲。”边月的声音响起。

她下意识望向他,他笑:“至多三日,三日再无粮草,我便带人去杀上一场。”

“不行。”她看向底下归来的苏星忱和薛煜,他们二人瞧着都未受伤,她才松一口气。许久,她笑道,“边月,若真的守不住,你我就带人后撤。宋家仁至义尽,他们不会放出最后余粮,来供我们守城。”

她说得轻巧,可他也知,她每一步都太过挣扎。

从前她守大盛,是为守大盛国门,如今守临北城,是为守百姓。若真的要说,临北城,不该她来拼命。

“该放人了。”

她此言一出,他便明了,点头道:“确是该放人了。”

岳成秋被押至城墙上时,大齐军已至城门下。

大齐军阵中,凌煦银甲握剑,那日的使臣站在他身侧,道:“将军,攻吧。”

“不可!”

说话的是杨烽。

十五六岁的少年郎远不及青年那般高大,但他挺直了脊背,微微擡头看到城墙上被绑得严严实实的岳成秋。那是征北大将军岳成秋,是他爹好友,更是他半个师父。

有人开了口,兵士就更是踌躇。

大齐军军中跟岳成秋不甚熟悉,只有那些跟着岳成秋攻北疆的兵士应和道:“岳大将军曾退北疆,为大齐换百年和书,我们怎能弃他于不顾?”

“是啊。当年杨大将军病重不能前行时,是他翻天北山脉杀至北疆王廷。若是杨大将军在,亦不会不管他死活。”

他们都摸不清守临北城的是何人,只知若是当真强攻,他们就算是撤也会先杀了岳大将军。

众人议论中,只有杨烽没再说话。

他死死盯着凌煦,可凌煦还是寻常模样,找不出丝毫破绽。是凌煦本就是从前那样的人,还是他装得太好,骗过了他们许多人?

凌煦似是不经意间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岳大将军同凌某乃是至交,若有别的法子,我定然也会将他救下。可如今,我们若想攻破大凛,就只有攻破临北城。君上早来信,若再不破临北城,死的,是我们。”

“攻大凛,是倾全国之力,若是攻不破,我们如何跟君上交代?又如何跟那些上赋税的百姓交代?”他顿了顿,重新看向杨烽,“杨小将军,我知成秋与你交好,可事关重大,你也该知晓,我们已耽搁不起。”

“还是说……你在为临北城守城之人拖延?”

目光齐刷刷落在杨烽身上,杨烽竟不知如何反驳。

他不敢说,那日火烧连营,戴黄铜面的那个女子,他应当猜到是谁了。除去她,他想不出还有何人敢这样大胆,直入敌营火烧粮帐。

他虽从未见过她,但他爹在时曾说,当世英豪,你岳大哥只能排第二。

那时候,他还不知何意,直到他真的见到她才知,他爹,所言非虚。试问天下英豪,谁敢十万大军前,仅带千人冲阵还能毫发无伤撤回城中?

他思绪回笼,迎上众人探究的目光,无畏无惧,扬声道:“为扩疆土起战本就不该,这些时日来,岳大将军被俘,他们不要钱粮,只要我们退出十里外。”

“为何拦下我们?真的是为那大凛昏君守国吗?若真的是为守大凛,他们数次攻伐,我们死伤多少?”

大齐军内鸦雀无声,众人这才想起,他们虽攻,但甚少将他们置于死地,直取战旗或是烧粮草,都在阻他们步伐而已。

他步步紧逼,站定在凌煦面前。

“凌煦,人人都说凌家公子心善,这些,你难道看不出吗?”

此时的杨烽,像极了那时候的杨柒。军中有曾跟着杨柒和岳成秋的兵士也踏前一步,手落在腰间战刀上。

“征战,我们征战是该为了百姓安定。凌煦,你敢说,你会放过临北城中一城百姓吗?只要你点头立下军令状,不伤城中百姓,我便敢带着军令状只身前去临北城一谈。”

凌煦止住欲开口的使臣,终于开口:“杨小将军,攻或退,其实我等能决定的?我来之时,君上也下死令,后路已断,只进不退。我知你心有怨怼,可……恕凌某无能为力。”

“来人,杨小将军连连上阵已是累了,带他回帐中好生歇息吧。若有人想跟他一路,凌某也不拦。其余人等,跟我一起,攻!”

站在他那方的兵士一并被押下,凌煦递出一碗酒给使臣,唇角微弯:“大人,请吧,待攻破临北城,你我便是大齐的大功臣。”

“凌将军,也请。”使臣满意接过,一口饮尽。

凌煦将他手中满满的一碗酒放到桌案上,听到外面终于吹响号角,才扣好甲胄踏出营帐。

“起战攻伐,罪不责兵士,罪不责百姓。可是啊……战起烽烟便不论此。”她看着底下二次整军的大齐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