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何以铸剑 > 第233章 天门渡10 将军的旧病犯了,快喊大夫……

第233章 天门渡10 将军的旧病犯了,快喊大夫……(2/2)

目录

钱景福猛地睁大眼睛,问道:“可是撤到信阳渡?”

公冶明终于点了点头。

信阳渡,咱们得撤到信阳渡。将军想的没错,不能原路撤退,咱们得把粮草运到对岸,不然梁将军他们就完了。

钱景福三步并作两步地冲上甲板,把这个消息带给船上的众人。

他在船舷上往西方看了一眼,此刻太阳正从江面升起,朝霞照耀在远处的恩山上。

山脚下的河湾处,密密麻麻的船只如蚂蚁般遍布了整个江面,它们竖着风帆,迎着朝霞的方向,向东方快速驶来。

咱们也得扬帆!不然就会被他们追上了!钱景福心急如焚。无需等他吩咐,船上训练有素的缭手们已经喊起了口号,船帆很快就被拉起,船只开始迎着风向,往东航行。

咱们按照将军的吩咐,撤退到信阳渡,应当就安全了。钱景福乐观地想着,往船舱回去。

公冶明已经按大夫的吩咐,将一块浸透了冷水的巾帕敷在额头。小兵刚刚把药煎煮完毕,正来回地倒在碗里,令其凉得快些。

钱景福返回时,药汤正好冷却完毕,公冶明一手端着药碗,颤抖着往嘴里送。

他喝得很急,仿佛这药服下得够快,他身上的病也能好地更快些。

“将军,咱们的船队我已经吩咐好了,大伙儿正在往信阳渡有序撤退。”钱景福道。

公冶明颤抖着放下药碗,嘴角的药渍都来不及擦,气若游丝的声音道:“让所有海沧船掩护运粮船撤退,其他船应战。”

这话的声音极轻,可钱景福听得字字清晰,他忙道:“将军,敌船足有四十多艘,咱们只剩下十二艘船,恐怕敌不过啊。”

公冶明眉头紧皱,说道:“我方才想的正是此事。天门卫的四十艘船,应该都是海沧船吧?”

钱景福回想了下方才江面看到的情景,点头道:“确实,都是小船。”

“这些红夷人大船,航速比不上海沧船,从此地退到信阳有数百里路,势必会被追上,不如背水一战。”公冶明道。

钱景福点头道:“还是将军想得细致,我这就再去传令。”

天门卫此行的船队由左丘实指挥,他是天门卫指挥使,亦对水上作战很有研究。

此次集结在天门渡的船只有四十二艘,而天门卫调动的船只,却不止这些。

在恩山的东侧,约莫三百里开外,有一条河流。此河名为丰谷河,河面不宽,仅两百尺,河床却很深,蜿蜒在山谷中,两岸都是密密的树丛。

十日前,梁曲带领的数万大军轻而易举地渡过此河,他们也没想到,就在这条小河的上游,亦有一只船队在伺机而动。

这只船队仅有十艘海沧船,每艘都装备着四门佛郎机炮。

它们本是在汉阳湖用作测试的战船,此次事态紧急,在左丘实的要求下,这些战船不得不出击,带着尚未测试完毕的武器,伏击反贼。

左丘实站在船头远眺,三千尺开外的位置,黑色的大船调转了船帆。

它们的船舷向西,上头是黑色的炮口。

左丘实举起了拳头。士兵们收到他的信号,收起船帆,停止了划桨,等待他的下一步命令。

船身随着江面的细浪前后微晃,远处的炮声响起,这一批炮弹全数落在距船十几尺的江面上。

“将军,反贼的粮船已经跑了,咱们要撤退吗?”士兵问道。

“不退。”左丘实道。

“可于将军说了,反贼的火炮能射三千五百尺,不退的话,下一波咱们就中弹了。”士兵道。

“中弹也无妨,咱们现在就是靶子,就是要让他们打咱们!损失几首海沧船不算什么,粮船跑了也不算什么,于将军的命令是,击沉这些大船!”

左丘实看了看太阳的位置,旭日刚好完全浮出水面,按照计划,丰谷河上伏兵应该行动了。

隐约一阵沉闷的轰响从远处传来,士兵们畏惧地抱紧了脑袋。可炮弹并没有打来,船底的波浪微微大了些,推的船身左右也摇晃起来。

“不要怕,那是我们的炮。”左丘实对畏畏缩缩的士兵们道。

“将军,我们的炮声可不是这样的。”士兵道。

“这是我们炮,只是炮弹和我们平常用的不一样。”左丘实看着远处的黑色船队。

那一行船队受到突袭,显然有些乱了阵脚,队伍也不似方才那样整齐,有个别几艘失去了平衡,开始在江面上打转下沉。

这新的炮弹果真有用。左丘实看着这一切,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将军,那是什么炮弹?也能打三千五百尺吗?”士兵问道。

“三千五百尺倒是打不了,但这些炮弹的威力是普通炮弹的百倍,且弹无虚发,我们叫它公孙弹。”左丘实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