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何以铸剑 > 第226章 天门渡3 四面开花

第226章 天门渡3 四面开花(2/2)

目录

“速速传令,死守黄州,江夏卫、江夏左护卫、江夏右护卫、江夏中护卫全部支援黄州,不得令赣西军再进一步!”梁曲道。

那斥候刚刚出去,另一个又神色匆匆地跑了进来。

“报!”

“还有何事?”梁曲问道。

“太子殿下回来了,要见将军您。”斥候道。

梁曲深吸一口气,心知这位“大人”定要为遇袭事问自己不是,但也无力回绝,只好道:“请他进来。”

白朝驹穿了一身素净的白衫,衣袂翩翩地从门口进来,朗声道:

“梁将军,咱们不应当抓紧时机,从益津渡、兴阳渡这两个安全的渡口渡江吗?”

这岂不是胡闹?现在战事四面开花,也并不知道敌人是如何设下的埋伏,太子怎么可以轻举妄动?

梁曲深吸了口气,按捺住内心的焦躁,好言好语劝道:“殿下不要焦急,战场之事还请相信老夫的判断。”

白朝驹歉意地笑了下:“战场的事我自然相信梁将军。但我所说的,是捉拿内鬼的事。敌人设伏如此精准,一定是有人暗中走漏了我的消息,梁将军也是这样想的吧!”

捉拿内鬼?梁曲虎躯一震。面前的年轻人所言不虚,如今首要之事,的确是捉拿走漏太子风声之人。

如此一来,就连身边的斥候也不能随意相信。多亏有他提醒,不然自己的一举一动,就完全暴露在敌人的股掌之间。

梁曲脸上露出爽朗的笑,点头道:“太子殿下才思敏捷,知文善武,所言之计甚妙。老夫这就下令,叫将士们重新集结,从益津渡、兴阳渡两处重新渡江。”

九溪卫的将士们还未来得及休整,就收到了再次渡江的命令。两名指挥同知接替了阵亡的指挥使谭向天,分别带队,在益津渡和兴阳渡集结。

带着太子的队伍抵达了兴阳渡,一切准备就绪,正欲渡江,指挥同知倪正阳突然下令道:

“全队向东北渡江,行到江面三分之一处,转为东向,行至益津渡。”

“将军,咱们不是渡江吗?”士兵诧异道。

倪正阳微微笑了下,道:“咱们此行不为渡江,只为找出那个走漏消息的内鬼!”

船队行至距对岸两千尺的位置,意料之中的炮声响起。

士兵们知道此行只是虚晃一枪,也不像先前那样大乱,井然有序地将船头转向正东,顺着江水往益津渡撤去。

天门卫内,豫南提督于鹏达收到了一封箭书:

太子并未从兴阳渡江。

他攥紧了拳头,把纸条捏成一个皱皱巴巴的小团。

“义兄为何愁眉苦脸的?咱们未损一兵一卒,就将反贼困在洪广,连长江都渡不过,岂不妙哉?”

说话的是名身姿曼妙的女子,名叫符荔,她身惬意的轻纱,一双明眸顾盼生辉。

“符妹别说笑了,这太子也是狡猾之人,设计将我的眼线逼出,日后咱们就没这么容易拿捏他了。加上洪广军力强盛,这场仗,未必容易啊。”于鹏达叹气道。

“义兄可还记得那位白象阁的故人?我已经命他行动了。若能叫太子的人从内部瓦解,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他们拿下。”符荔道。

沧州繁华依旧。

几名身材魁梧的镖师护着一辆装满箱子的马车,停在了一家药馆门前。

掌柜满面笑容地迎上来,问道:“各位镖爷,要什么?”

“咱们有个弟兄受了伤,你给咱们备点金疮药,再腾个地方,咱们自个儿包扎。”领头那人把一锭大银放到掌柜手里。

掌柜满面笑容的接过,连声道:“好嘞,好嘞!镖爷随我来。”

四名镖师跟他走进药馆,其余几人留在店外,看着马车。

掌柜给他们找了个屏风后的空位,又把金创药送进去,心里其实还有几分奇怪:这几个镖师走路生风,全然不像受了伤的样子。

但这些人银子给的多,他也没有多问。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几个壮汉还未从屏风后走出。

掌柜终于放心不下,走到屏风边上,小心问道:“各位镖爷,需要帮忙不?我这儿有个姑娘,会点医术,包扎的手艺很不错。”

屏风后头没有半点回应。

“镖爷?镖爷?”掌柜又叫唤两声,还是无人应当。

他疑惑地走到屏风后,哪里早就空无一人,只有一件小巧的衣衫,不知从谁身上丢下的,安静地躺在地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