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此生足矣(2/2)
新朝更替,首当其冲的便是新帝登基大典,其次便是册立王君,安抚民心。
宋允灏听他缓缓道来,眉尾挑起,“这江山是哥哥得来的,这皇帝之位也合该哥哥来坐,哥哥为何要将它拱手让出来?”
准确说来,是让与他。
梁昀摇了摇头,指正他,“不对,这江山是哥哥捡来的,不是哥哥得来的。”他只是隔山观虎斗,并未费去一兵一卒。
宋允灏眉头轻蹙,“就因为这般,哥哥便要将这个重担子甩到溪云身上?”他只想做个闲散人,可不想被权力束缚。
梁昀将人拢在怀里,头搁在他的肩上,给他解释,“非是哥哥想要溪云挑起这个重担,只是如今整个江山百废俱兴,亟需有人来开拓、治理,而溪云就是那个合适的人。”
他揉了揉怀里人柔软的发顶,接着道:“放心,哥哥会替溪云分担的,溪云若是累了乏了,交由哥哥来办便好。”
在昏庸的景明帝手上,朝代日渐颓靡,百姓有苦不能言,现今确实需要有人来扭转态势,将局面翻转。
梁昀看他眉眼柔和下来,继续劝哄,“等朝代复兴了,咱们也就不做这帝王了,哥哥与溪云游遍这大好江山,如何?”
宋允灏自然也明白现下不是任性的时候,便在他一声声温柔的劝哄中,戴上了冕旒,完成了登基祭天大典,封号景乐帝。
一月后,朝堂上。
大臣们为册立王君之事吵得不可开交。
梁昀站在大臣队伍之首,脸色黑沉如锅底。
那些大臣们看他不吭声,也便得寸进尺,说什么圣上册立王君可以,但必须要同时册立妃子,毕竟一国不可没有储君。
宋允灏好笑地看着那些不知死的大臣,又看了看梁昀的脸色,觉得时候差不多了,淡定开口道:“朕天性好南风,诸位大臣该是知道的吧。”
觑见梁昀脸色稍有回缓,他又接着言道:“何况,朕已心有所属,此生也只认他一人,”说着,眼神直勾勾地盯着梁昀,“那人便是我们的摄政王殿下。”
目光在梁昀身上驻留,片刻,他撇转桃花眸,好笑地看向那群大臣,“诸位明知如此,还一个劲儿让朕册立妃子,岂不是笑话一桩。”
前番摄政王毒发之时,圣上毅然决然地搬离摄政王府,是以众人都以为他们感情浅薄,经不得一点风浪,如今听得圣上当众表明心意,众人一时被惊得道不出话来。
有个不知死的大臣怯怯开口:“皇上的意思是?”
“众爱卿还不明白么?”宋允灏没好气瞪他一眼,“朕此生有摄政王一人,足矣。”
“至于立储之事,诸位爱卿更不需替朕操心,朕和摄政王已养了六个调皮蛋子,往后就从里面找个顶用的做太子便可。”
“可他们终究不是陛下所出…”
宋允灏不耐,“只要是朕养的,是不是朕所出,又有何要紧。胡爱卿,若你再乱说话,别怪朕拔了你的舌头。”
胡爱卿赶紧闭紧了口。
有前车之鉴,其他大臣也就不再这件事上小题大做了。
梁昀步出金銮殿的时候,嘴角高高翘起,满面春风。
回到御书房,看到埋头批折子的人,他一把将人捞进怀里,由衷感叹道,“溪云,你真好。”
宋允灏眉尾轻佻,“溪云自然是好的,奈何哥哥是个坏胚。”
昨夜说了不可,还硬是拽着他胡闹至半夜,今早坐着,腰肢还直犯疼。
梁昀知道自己过分了,低垂着眼道歉,“是哥哥不是,溪云怎么罚哥哥都可。”
宋允灏早等他这句话说来了,一甩手,将手中的折子扔过去,“今日起,折子都由你来批。”
梁昀接过折子,嘴角微勾,他家夫君待他真好,昨夜那般胡闹还只罚他批折子,看来下次还可更过分。
正盘算着坏主意,腰间被人狠捏了一把,“想什么呢,今日批不完,午膳就免了。”
梁昀笑出声,“好好好,都依溪云的。”
大手一捞,将人捞入怀里,一边批阅折子,一边帮着自家夫君按揉酸痛的腰肢。
宋允灏乐得不批折子,便随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