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摄政王长在了心巴上,不要白不要 > 第104章 比喻恰当

第104章 比喻恰当(2/2)

目录

“臣妾实在心焦,除了叮嘱他按时吃药,还吩咐御膳房给他熬了好些汤水,皇上不知,好些日子过去了,灏儿那病,才有了那么一点点的起色。”

“那时臣妾可真是高兴得彻夜辗转反侧,难以安歇。”

皇后说着,眼里溢出欣慰的光,像是为儿极尽担忧的慈母,着实令人动容不已。

她揩了揩眼角的晶莹,嘴角漫上笑意,“宫外不比宫内,他又是个对自己身子极不上心的,臣妾原还记挂着他的身子,这些日子见他,他面上倒有了许多血气,看着也颇为精神奕奕的。”

“想来是这段日子没有了政事烦心,无须再费心费神,整个人便也活泛起来了。”

“比之往日更有气色了。”

欣慰之余,她转眸看向太子,颇有些恨铁不成钢,“不像太子,这段日子总也一副疲倦之态,就连给臣妾请安的日子也比平日少了许多,每每问起,就总说是在侦查案子,没有余闲到宫里来。”

说着,她兀自笑了笑,“皇上不知,臣妾还以为坤儿这小子是嫌请安麻烦,在糊弄本宫呢,结果啊,今日才知,这小子不曾诓骗本宫,真的替皇上查案子去了,却也没干出真章来。”

她转眸看向太子,眼眸里有怨怪,也有谴责,“坤儿啊坤儿,你说你,父皇让你查个案件,你这些天也查不到半点东西,我看你啊,就是个‘银样镴枪头’。”只中看不中用。

余下的话,她没有说完,但在场的人都听明白了。

皇上本对太子不满,但见皇后如此不留情面地当众指责他,心生愉悦,“皇后这比喻,果真是恰当。”

皇后见把虎毛给捋顺了,嘴角漫上笑意,“臣妾还以为,这比喻还不够恰当呢。”

言外之意,皇后对于她这个不中用的儿子,即便身为生母,也颇觉嫌弃。再者,她没有因为生母的身份而对太子诸多偏袒,反正直言不讳,大义灭亲。

这一点,足以看出她深明大义,比之旁人高出一截。

而她刚才的那番话,话里话外看似是在替宋允灏说话,实则暗讽他胸无志向,甘于屈居人下,即便有些谋略又如何,终究是个囿于后宅的不堪大任之辈。至于她的孩儿,尽管办事不称心,至少为了朝廷前仆后继,终日奔忙,连身子都顾不上。

两相对比,孰高孰下,高下立见。

太子是个明白人,见气氛缓和了,趁势跪了下来,一本正经地认错,“父皇、母后说的对,儿臣就是个‘银样镴枪头’。”

“儿臣辜负了父皇和母后的期待,实在惭愧。”

皇上被他那模样给取悦了,尽管心头还有些不耐,但也没打算再计较了,“行了,起来吧。”

他顿了顿,“皇后说的不无道理,户部尚书那狗贼着实狡猾了些,朕以为,这事也不能全怪你。”

“回去之后,除了宅子之外,多从旁的地方着手,争取早日将案子破了吧。”

太子掩下心头的喜悦,“是,谢父皇恩典。”

正当他以为危机解除之时,皇上转眸看向了锦衣卫手上的玉佩。

“这玉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