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因为懂得所以守护(2/2)
李天昂的话让熊雨姗陷入沉思。她想起自己家乡的小镇,那里的人们大多安于现状,生活节奏缓慢而重复。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县城,他们的世界被局限在熟悉的街道、固定的圈子,对外界的认知往往来自电视新闻或道听途说。
而大城市的人,从小就被各种资源包围——顶尖的学校、丰富的文化活动、开阔的视野,他们更容易接触到前沿的信息,也更有机会去影响世界。小地方的人如果想要改变命运,往往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甚至还要靠一点运气。
她和邵知言都是努力的人,也都是幸运的人。她们不仅走出了小县城,还找到了想做的事业。但熊雨姗知道,更多的“小地方人”可能终其一生都在追赶,却始终无法真正融入更大的舞台。他们或许能通过努力获得体面的生活,但想要真正影响世界,仍然需要跨越巨大的鸿沟。这种差异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是思维、眼界和机会的不平等。
熊雨姗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其实很多小地方的人不是不想改变,而是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改变。有时候,光是看到更大的世界,就已经是一种奢侈了。”
“没错,邵知言正是因为知道这个,所以才愿意帮助屋里那两个男孩,现在,他们一个要做最前沿的人工智能,一个要去上海研究经济。”
李天昂看着熊雨姗:“对邵知言来说,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去探索世界,实现自己的价值。姗姐,邵知言想留下来远程办公,并不是贪图小地方的安逸,她是在这段时间,发现自己能为家人和朋友做些事情。但我从不觉得她只会局限在这里,天高海阔,未来她随时可能去别的地方,去做她想做的事情。”
“那你呢?你愿意接受她可能随时会飞走吗?”
李天昂擡起嘴角:“说心里话,她在这个世界上,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幸运。在她身上我能看到我无法实现的一切。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当年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听说她留北京了,是有些失落的,但更多的是庆幸,庆幸她做了她该做的事,也让我知道这世界上和我出身、起点差不多的人,可以去做那样的事。”
熊雨姗不再看李天昂,她没必要再打量他了,因为她理解了邵知言为什么在漂了十年之后,还会选择最初的这个人,因为这个人就是从始至终最懂她的人。
“你们聊什么呢?”邵知言穿着家居服从屋里走出来。
“冷不冷啊?”李天昂皱眉。
“不冷,我专门带的厚的。”她摸了摸衣襟。
熊雨姗扯出笑容:“我们聊你的英雄事迹呢,拿篮球砸人,跑 800 米。”
“啥?”邵知言一时没想起来。
“你们聊吧,”熊雨姗把空间交给他们,“我回屋披件衣服。”
李天昂要脱下外套给邵知言,她拦着:“我真的不冷,我这是冬天的睡衣,就怕这边冷,专门带的。”
李天昂不听她的,霸道地把衣服披在她的身上:“感冒就后悔了。”
“你好像我妈。”邵知言嗔怪道。
“当然了,我是她的学生。”
邵知言忍不住笑,随即又假装严肃:“你是不是说我坏话了?”
他笑笑,把她那两大事迹讲给她。邵知言做了个深呼吸,感叹:“天啊,你讲的事情已经快过去二十年了吧,时间怎么这么快啊。”她想起曾经的画面,忍不住怀念起初中时代的美好时光,那时候觉得未来有无限可能,想象自己会飞出溪源县的山,成为了不起的大人。
她突然问:“李天昂,你对你自己现在的样子满意吗?”
李天昂想了想:“满意啊,我小时候不像你,有远大的志向,后来有了开餐厅的目标,就一步步往前走,做到现在,我是满意的。你呢?”
“我……”邵知言顿了顿,“也是满意的。但我觉得,我还可以做更多。”熊雨姗对玉河山庄的好奇给了她启发,她发现自己习以为常的一切,在外地人眼里却是新奇有趣的。她做互联网多年,最近几年因为流量见顶,各大互联公司都在抢占下沉市场,可是在她看来,在当下这种环境,通过互联网让小地方的风土人情被更多人了解,促进地方经济更有意义。
“花生毛嗑儿来啦!”
一个粗犷的声音划破静谧的氛围,打断了邵知言的思路。民宿老板左手提着一个篮子,右手拿着暖水瓶:“还给你们烧了热水,不要是要看星星么,可以边吃边看。”
他俩回屋把人喊了出来,一起坐在小院子嗑瓜子、聊天、看星星,一群人东拉西扯,一会儿说上学时候的趣事,讲溪源县的风土人情,一会儿吐槽北京职场的暗黑,笑声频频划破山庄的宁静。此时的邵知言完全不知道,坏消息会在第二天一早传来——奶奶神志不清,一直说看见了不干净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