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如果再见不能红着眼(2/2)
“商量?”张佩兰看着张俊伟,“那我不同意。”
张俊伟悻悻地收起笑容,摸着鼻子。邵知言是十分不愿意理会这种家长里短的事情,张佩兰和邵裕隆的兄弟姐妹都不少,每次遇见这种事,她就远远看着,从不插嘴,更不插手。不过这次特殊,张睿泽的实习工作是她帮着推荐的,她和张睿泽虽然差了 8 岁,还差着辈分,但是还挺投契的,可能同为学霸,共同话题比较多。张睿泽一口一个“小姑”叫着,但他俩的关系更像是朋友。
邵知言拿起手机,给张睿泽发微信:“你爸在我家。”
张睿泽秒回:“孙玉娇也在吧?他俩想让我去当兵,你说是不是奇葩?”
“你在哪呢?这大过年的,有地方吃饭吗?”
“我在 KTV 呢,发泄发泄。你也来呗?跟他们在家有什么意思。”
的确是没意思,张佩兰正在苦口婆心给张俊伟讲就业选择的重要性,但她其实也知道,张俊伟难道不知道就业很重要么?他只是更在意自己的生活质量罢了。说白了就是自私、责任心差,不然他也不会出轨。邵锦程遇到这种事向来是当“和事佬”,两边都不得罪,谁火气更大,她就劝谁。邵知言心想,与其看着他们没个定论,还不如去关心下张睿泽,年底家家户户都在团圆,可怜的孩子却独自躲在 KTV。
“我吃完了,下去溜达溜达。”邵知言借口开溜。
张佩兰和邵裕隆觉得奇怪呢,邵知言一年回来的次数不超过四次,每次都是宅在家里,最多去一两次何嘉琳家,但是这么晚了也不像,她要去干嘛?还顾不上问她,她就要开门下楼,张佩兰站在门口问:“穿得厚不?外头可冷啦!”
*********************
下了楼,邵知言看到街边的树被彩灯装点得五颜六色,是溪源县一贯的节庆氛围。还不到九点,街上已经没什么人了,这个时间的北京,一半的打工牛马刚走出写字楼,还剩一半的继续在工位上“耕耘”。她擡头望向两侧的居民楼,果然像小红书上晒的一样,好多东北家庭喜欢在窗子上挂那种一闪一闪的彩灯,邵知言是真的不懂:他们是真心觉得好看吗?她本来想走着去 KTV,消消食。但是长期不在老家呆着,抗寒能力大大下降,没走几步就觉得冻脸、冻屁股……于是伸手拦了一辆出租车。
车停在张睿泽说的“M+”门口,她一愣,十字路口的三层小楼,暗黄色的灯带装点楼体边沿,“M+”的 logo 设计简洁,和周边的五颜六色相比,小楼显得十分突兀。她走进去了才知道,这里三层是 KTV,二层是餐厅和酒吧,一层是足疗按摩。邵知言心想,好家伙,吃喝玩乐一条龙,也不知道是哪个返乡青年带回来的“创业成果”。这几年她虽然不常回家,但是每次回来都能在街上看到风格“另类”的酒吧、餐厅、花店,闺蜜何嘉琳跟她说,大部分都是他们这种走出去的大学生,看到大城市里这种店赚钱,就想回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过基本都赔钱,因为县城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留下来的基本都是岁数大的人,没有这种消费需求。
张睿泽发语音说他在“三零一”,邵知言径直上了三楼,看到右手边第一个门上写着“301”。推开门的那一刻,她的脚步顿住了。包间里居然坐满了人,有笑声也有歌声,而她的目光定格在一个侧脸上——时隔十年,她还是一眼认出了他。
是李天昂。
她的心跳骤然停滞,呆呆地看着他。她设想过无数次他们重逢的场景——煽情的、抓马的、平淡的。但是从没有给画面配过 BGM,没想到真实的重逢是,李天昂自己配了。他站在包间中央,手里握着麦克风,另一只手随意地插在裤兜里。他的声音带着淡淡的沙哑,唱的是那首《匆匆那年》,歌词一字一句地敲在她的心上:“如果再见不能红着眼,是否还能红着脸,就像那年匆促刻下永远一起那样美丽的谣言……”
邵知言像是被钉在了原地,她想揉一揉眼睛,因为这画面居然能这么得……像偶像剧?
就在这时,旁边突然有人特别大声地冲她喊:“邵知言?真是你?”溪源县的东北话一律只有平舌发音,“sao zi yan”三个字听起来很刺耳。她回过神来,看到李天昂好像也愣住了,隔了两秒才回过身。
他的目光与她的视线交汇。邵知言看到,他的眼神很复杂,带着惊讶和探寻,还有一丝她无法读懂的情绪。他的歌声戛然而止,包间里瞬间安静了下来,只剩下背景音乐的低沉旋律在空气中流淌。邵知言这时候发现,包间里全都是既陌生又熟悉的面庞,判断出是李天昂高中的同班同学。显然,她走出错包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