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暗流涌动(2/2)
温亭羽接过茶杯却不饮用:下官不过尽职而已。
是吗?王瑾突然开口,可我听说,你与秦将军......关系非同一般啊。
温亭羽的手微微一颤,茶水差点洒出:下官只是为将军治过几次伤,并无特殊交情。
哦?严景明挑眉,那琴笛合奏,月下同行,又作何解释?
温亭羽心头狂跳,他们竟然连这些细节都知道!军中必有眼线!
边关生活枯燥,偶尔娱乐罢了。他强作镇定,将军体恤下属,常与将士们同乐。
王瑾冷笑一声:温御医何必遮掩?朝中早有传言,说秦战有龙阳之好,专宠俊秀少年。你与他形影不离,不是正好印证了这说法?
温亭羽猛地站起,脸色煞白:王大人慎言!此等污蔑之词,不仅辱没将军威名,也是对我温家声誉的诋毁!
坐下。严景明沉下脸,本官不妨直言,大皇子对秦战拥兵自重早有不满。你若肯如实汇报秦战的一举一动,将来必有重赏。否则......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你父亲在太医院的位置,恐怕难保啊。
温亭羽如坠冰窟,手指紧紧攥住衣袍。他们竟以父亲的前程相要挟!
下官......不明白大人的意思。他艰难地开口。
王瑾凑近一步,压低声音:很简单,我们需要秦战的把柄。他私下可有怨怼朝廷之言?可曾擅自调兵?与蛮族往来可有隐情?只要你如实汇报,我保你温家前程似锦。
温亭羽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怒火:下官......需要时间考虑。
严景明满意地笑了:识时务者为俊杰。三日后给我答复。他拍了拍温亭羽的肩膀,记住,站对位置很重要。
离开钦差营帐,温亭羽的双手仍在微微发抖。夜风拂过面颊,却吹不散心中的寒意。他擡头望向将军大帐的方向,灯火依然明亮,秦战想必还在处理军务。
温亭羽没有回自己的营帐,而是径直走向将军大帐。守卫见是他,直接放行。帐内,秦战正在灯下研读兵书,见他进来,立刻放下书卷。
如何?将军单刀直入。
温亭羽将钦差的要求和盘托出,包括他们以父亲前程相要挟的部分。说到最后,他的声音微微发颤:他们......他们甚至污蔑将军有龙阳之好,说我与将军......
秦战猛地拍案而起,眼中怒火熊熊:好个王瑾!好个严景明!
将军息怒。温亭羽轻声道,下官绝不会背叛将军,但家父......
秦战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你父亲那边,我会派人送信提醒。至于你......他走到温亭羽面前,罕见地流露出一丝担忧,这几日不要单独行动,小心他们使阴招。
温亭羽点点头,突然想起什么:将军,他们怎会知道我们琴笛合奏、月下同行的事?军中必有眼线!
我早有所觉。秦战冷笑一声,已经让周岩暗中调查了。
两人相对无言,帐内只有油灯偶尔爆出的轻响。温亭羽看着秦战紧锁的眉头,忍不住轻声道:将军不必为我担忧。无论如何,下官都站在将军这边。
秦战的目光柔和下来,伸手似乎想碰触他,却又在半途收回:我知道。简单的三个字,却重若千钧。
就在这时,周岩匆匆入内,脸色凝重:将军,京城密信。
秦战接过信迅速浏览,表情越发阴沉。他将信递给温亭羽:你也看看。
信纸上的字迹潦草,显然是在匆忙中写就:大皇子授意御史台收集将军与温御医过从甚密之证据,欲以败坏军纪为由弹劾。王瑾此行实为取证,望将军谨慎。
温亭羽的手微微发抖,原来王瑾是专程来搜集证据的!难怪他对琴笛合奏之事如此关注。
下官连累将军了。他愧疚地说。
秦战摇头:与你无关。大皇子早就想削我兵权,不过是借题发挥罢了。他转向周岩,加强营中戒备,尤其是温御医的营帐附近。
周岩领命而去。秦战走到窗前,望着漆黑的夜色,声音低沉:明日我会故意疏远你,做给那些眼线看。你别往心里去。
温亭羽心头一酸,却知道这是必要的伪装:下官明白。
还有,秦战转身看他,眼神复杂,若情况危急,你立刻离开边关回京,不要犹豫。
不!温亭羽脱口而出,我绝不会丢下将军独自面对危险!
秦战的眼神微微一动,似乎被他的坚决所触动。两人四目相对,帐内一时寂静无声。
时候不早了,回去休息吧。最终,秦战轻声说道,记住,无论发生什么,先保全自己。
温亭羽行礼告退,心中却已打定主意——他绝不会在秦战最需要支持的时候离开。走出大帐,夜风凛冽,星光黯淡。这场政治风暴才刚刚开始,而他,已经做好了与秦战并肩作战的准备。
回到自己的营帐,温亭羽点亮油灯,取出日记本。他深吸一口气,提笔写道:
钦差至,王瑾随行,意在构陷将军。彼以家父前程相胁,欲使我为间。虽千万人吾往矣,此心已决,誓与将军共进退......
写完后,他吹灭油灯,和衣而卧。黑暗中,他摸到枕下秦战所赠的匕首,冰冷的金属触感却给了他莫名的安心。无论前路如何艰险,至少此刻,他们的心是在一起的。
与此同时,将军大帐内,秦战也站在窗前,望着温亭羽营帐的方向出神。手中那封密信已被他攥得皱皱巴巴,眼中的怒火渐渐化为坚定。
我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他轻声自语,仿佛在向夜色中的某个存在许下承诺。
月光如水,洒在两个相隔不远却各自无眠的营帐上,也照进了两颗在黑暗中依然相互守望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