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远赴梁州 重逢(1/2)
第71章 远赴梁州 重逢
李汝萤微怔。
“阿耶, 不会有那一日的。”
其实金至简所言不无道理。
届时如果阿耶真的身死,就算娄侃成功带兵将金至简及雅柯人驱逐,主少国疑之下,难保各地不会再起纷争。
那时的大宣才更加的凶险万分、危机四伏。
她相信李祐会是如阿兄一般良善的新帝。
可是良善的新帝是无法在分崩离析的乱世中存活的。
史书之上的种种教训, 令她不敢拿阿兄曾看得比自身性命还要重的大宣未来去赌。
至于由她摄政, 她更是从未想过。
诚然, 阿耶可能并非完美无暇的君王,但却是有十二年执政经验、深谙帝王权术的成熟君王。
曾经,他也曾带领大宣走向盛世。如今,盛世倾颓, 他定有法子令它重现光辉。
至少, 阿耶此刻被禁锢至此, 却仍旧冷静而理智。
就像她的阿兄一样。
她信得过阿兄,亦同样信得过能将阿兄抚育成人的阿耶。
她再度隐入皇帝御座后的墙壁之内,经蜿蜒曲折的密道来到青青所居住的御兽苑, 将玉玺埋在了青青常伏着的软垫之下。
藏好玉玺之后,她又折返回了甘露殿。
她推开殿门,来到甘露殿的外门前, 隔着门对卫守在外的侍卫说明了她想见金至简的想法。
侍卫很快便将金至简请来。
此时已近三更天了,金至简是穿着寝衣来的。
他衣上的血色消失不见, 血色转移在脸上, 脸上现出喜悦。
“阿萤,你想通了?”
李汝萤点了点头。
“就按你先前所言, 我同意嫁给你。但你要保证不能伤害皇城中的所有人, 包括阿耶。现下不能,以后亦不能。如有违背,当遭天谴。”
金至简立刻起誓:“我答应你, 届时你我大婚,定由咸徽帝为你我亲眼见证。”
他说完,想要伸手将她揽入怀中,但李汝萤却借着转身的动作将他避闪。
“我既然决定嫁给你,便想按照我家乡的习俗嫁给你。”
“什么习俗?”金至简问。
“在我的家乡,女子出嫁前,需焚香为亡亲诵经七七四十九日,在感激亡亲的养育之恩后,才能嫁为人妇。”
她转身柔和地望向他,“阿娘、阿婆与阿公,一直期盼着我健康长大,我想让他们知道我现下找到了如意郎君。
“所以,我想在同章观为他们诵经祈福四十九日之后,再开开心心地嫁给你。”
她的眼神中流露出缱绻的企求,“好吗?”
他的确因她这看似由衷流露出的情愫而令心神漏跳一瞬。
但他深深吸了口气,避闪过她近乎恳求的目光,不愿从她眼中看到分毫失望的颜色。
“不行,四十九日太长。”
“世人常说,为人妇后便不再是家中的女儿,我只是想再以女儿、孙女的身份再陪伴他们月余。”
她主动上前握住金至简的手,“只要四十九日,我们以后还会有很多的四十九日,甚至是四十九个月,四十九年。”
金至简喉头一动:“十五日,至多十五日。”
他反握住李汝萤的手,“阿萤,我等了你太多年,我想要你早日成为我的妻子。”
蜀道艰险,十五日,虽不能保证她可策马去到益州,却也足够她走出朔安了。
只要出了朔安,哪怕金至简在十五日后发现她不见了,也已鞭长莫及。
她将眸中的冷意悄然隐藏在垂首时的阴影之中。
“雾月还在万年县的牢狱中,我想叫她来陪我。”
金至简:“好。你还有什么想要的?”
“有。”
她眸光潋滟地望着金至简,“从前在越州时,阿公曾为我在家中埋下了一坛花雕酒,想要待我出嫁时再将之取出,宴请亲朋。”
金至简道:“此事容易,我这便派人快马加鞭为你取来!你可记得阿公将酒埋在了何处?”
“当初埋的位置我记得清楚,阿公将它埋在了一棵桂花树下,只是如今多年过去,不知家中的那棵桂花树是否还在院中,我没法子亲自前去……”
她的眸光忽黯淡下去,却又突然明亮起来。
“但是有一个人可以替我去,从前,他与我是邻居。”
“谁?”金至简问。
“前阵子我才见过他,他名秦绩,现今是万年县的司户县尉。”
李汝萤期待地瞧着他,“可不可以派他去越州将酒取来?”
金至简这次并没有立即应下。
他眉峰一挑,显然是对秦绩有印象的。
此人进士出身,前不久又制举高中,虽不过八品县尉,可是朔安的官从来不是以官品来论尊卑的。
天下一千余县,犹以分管京师的长安、万年二县为尊,这两县的县尉是不会轻易授人的。
多少士人辗转几任官职才能得到这样的位置。
而这个秦绩,却在最初释褐便能得到这个官职,不难看出咸徽帝所对他寄予的器重之意。
而在如今这个敏感的时间节点,放任皇帝的亲信外出京师,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为。
金至简细细观察着李汝萤脸上一丝一毫的神情。
“阿萤,你当真只是为了那酒?”
李汝萤自然不是为了那坛本来就不存在的花雕酒。
“不然我是为了什么?”李汝萤语气中带了些嗔怨,“难道是为了让他偷偷跑出去带兵救驾?”
她讥笑,“他一个文弱书生,你派武艺高强的卫兵伴他身侧,他还能逃了不成?”
“阿萤,我不是这个意思。”金至简忙将她的手贴放在他心上。
李汝萤将手从他手中挣脱,背对着他。
“既然你不信我,就算日后真的嫁给你,我们也会继续两相猜忌,不如这场婚事便算了吧。你心安,也免得我……真情错付。”
金至简听出了她话中的委屈之意,上前从后将她抱住。
“阿萤,不要这样,我明日就派他去将酒取来。”
李汝萤身体一僵,遏制住一把推开他的本能,缓缓从他怀中挣脱:“我累了,想要睡了。”
金至简看着她的背影柔和一笑。
哪怕她现下如何抗拒他,可她都将会是他未来的皇后。
此刻看着她隐入帷幔的背影,他只觉得心中某处无比柔软起来。
她总会想通的,就像今夜一般。
……
金至简走后,李汝萤和衣而眠。这一夜她什么也不再去想,只专心入眠。
她需要养足精神,如此才能在十五日之内,专心策马前去益州。
次日,金至简派人将李汝萤送去同章观,又对秦绩下达了去越州取来那坛花雕酒的命令。
秦绩从没听说过那坛酒的存在,却也觉得李汝萤应当不只是为了那酒。
是以,秦绩临行前,特意请得金至简允准,前来同章观面见李汝萤。
李汝萤并没有避着跟随秦绩一同前来的卫兵,而是趁着给秦绩斟茶的功夫,令雾月递了张纸条给秦绩。
纸条上写了“带我出城”四个字。
其实李汝萤并不知道如今的秦绩究竟还值不值得信任。
但比起怀疑他,李汝萤更加不相信自幼便心怀仁爱之心的秦绩,会悖逆国家,作出对外邦之人俯首称臣的事。
秦绩的确不负她的期望,在马车中见到一身褐布衣裳的她后,对她点了点头。
随后,她跟随秦绩先来到秦绩的府宅,趁秦绩更衣的间隙,换上他家中小厮的衣裳,候等在秦绩房门外。
不多时,在卫兵的跟随下,李汝萤作为秦绩的小厮,得以策马出城。
随行的兵士十余人,皆是新罗人,全都身手了得且都是金至简的亲信。
在他们出宫前,曾接了金至简的命令——一旦秦绩有异动,便将他当场格杀,不必请示。
因此,李汝萤若想在这些人眼皮下离开秦绩身侧,其实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李汝萤并不着急与秦绩分别。
李汝萤一行人越过雅柯人的重重关隘,在暮色四合前抵达了城外已被雅柯人接管的官驿。
原本李汝萤与秦绩商量好的方案是:
第二日李汝萤早上醒来,高热不退,但仍坚持赶路,却在路上忽然昏厥不醒。
当卫兵前去查看时,发现李汝萤手臂上起了密密麻麻的红疹,令随行卫兵误以为李汝萤起了风疹。
为了不耽搁行程、防止她将众人传染,秦绩便可以顺势将李汝萤遗弃荒野,李汝萤可借此改道益州。
但天不遂人愿。
等众人重新策马踏上驿道,来到两人原本提前商议好的坠马之地后,还未等李汝萤坠马,密林深处便响起了一声兼一声骇人的虎啸。
众人皆知,恐怕附近即将有老虎出没。
李汝萤也怕这会儿坠马当真会给老虎打牙祭,眼看便要行到两条驿道的分叉口,她只得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赶。
老虎的身影忽然在众人前方的灌木丛后闪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