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贵妃是份好职业 > 第59章 059 不来她明秋宫很正常。……

第59章 059 不来她明秋宫很正常。……(1/2)

目录

第59章 059 不来她明秋宫很正常。……

然而等特制的软榻做好了, 萧言却一连数日没现身于凝辉殿,姜莞倒没有怀疑什么,礼亲王父子的事还没有解决, 接下来有他和柳太后忙的。

不来她明秋宫很正常。

母亲和离翌日,礼亲王府就被围了起来, 隔日母亲就递了信入宫, 说她已经搬去了城南那座宅院, 姜芙和姜菡也陪她一块去住。

起初姜家是不允的, 尤其是姜承, 虽然他不喜孟玉华的几个孩子,但并不代表他可以接受和离后的孟玉华带走姜家的女儿。

白氏倒是想连两个便宜孙女一块赶出去,在她心里没得到姜莞手里的财富也就算了,居然连孟玉华手里的东西也没抠出一丝一毫,现在孟玉华带着她那些嫁妆离开姜家, 留下的两个女儿居然还要她来养,凭什么。

然而这些白氏只能在心里想想, 真让姜芙姜菡姐妹俩随孟玉华一道出府, 怕是前脚离开后脚燕京城里就要传姜家的不是。

所以白氏中纵使有千般不愿, 也只能忍下。

当然,也有人给她出主意, 说这不就是相当于留下两个活生生的人质, 孟氏离开了姜家,看不到两个女儿的近况, 到时候还不是随你搓扁。

白氏经营姜家数年,也做了十多年的当家夫人,在燕京自然有自己的交友圈子,只是她打心眼里看不上这群夫人而已。

对几位‘好’友的建议, 她内心呵呵,若此办法可行,自己还至于在她们面前抱怨?

那姜芙姜菡是谁的妹妹?姜莞那个死丫头的!

当年落水一计没成,后面十几年自己吃了多少亏,白氏可一直都记得。

孟氏之所以两个女儿的归属权争都不争,不就是因为知道自己为难不了她们,这不,她前脚刚搬去城南,没两日两个丫头就借口想娘,背着自己的小包袱去往城南小住了。

偏你还不能说什么,人家只是去小住,又没有将家搬过去,姐妹俩就带了三两件换洗衣裳,连身边伺候的婢女都各只带了一个。

借口婚事?

更不可能,姜芙今年才十三,姜菡就更不必说了,再者姜芙上头还有两个姐姐,就算姜家再急着嫁孙女也嫁不到她头上。

最后在孟玉华搬离姜家的第三日,姐妹俩就顶着姜家众人复杂中掺着怒意和憋屈的目光,光明正大地去找娘了。

后来姜莞安插在府里的眼线还告知孟玉华,说两位姑娘离府后,老夫人砸了一整套茶器,还有老爷,据前院的人说,打扫的人进去好几回,全是碎得不成样的砚台。

砚台一次可砸不碎,姜莞收到孟玉华的信后,甚至还有闲心和满春试了一回,至少七八次才能砸成像孟玉华信里描述的那般。

此时的城南孟宅。

得知女儿和离后孟家老夫人亲自过来看望,孟老夫人长年卧病在床,尤其是去岁冬日几乎已经到了下不了床的地步,所以才有年后孟玉华过去照看月余的事情。

不过随着天气转热,孟老夫人的身子骨也跟着好转,日常下床走动是没问题的,尤其是在得知女儿要与女婿和离,知道消息的当日午膳足足用了一碗米饭。

老夫人身边的王妈妈和孟玉华感叹:“老夫人盼这一日不知道盼了多久。”

孟玉华随着王妈妈的目光看向正由小辈们陪着说话的母亲,眼睛一热,垂眸道:“当年的事,我从未怪过母亲。”

王妈妈却道:“这世间做母亲的,都不希望自己孩子留下一辈子的遗憾。”

孟老夫人当然知道女儿没有怪自己,只是知道是一回事,这么多年女儿究竟过得是什么日子,她也同样看在眼里。

若是事情可以重来,当年她就算拼了命也不会让丈夫悔了女儿与李家小子的亲事。

如今女儿能够顺利脱离姜家,不管下半辈子归宿何方,至少此刻,孟老夫人可以确认女儿是真的快乐。

她当年的懦弱,到底没有完全毁掉女儿的一辈子。

这对孟老夫人来说,或许也算是一点安慰。在来孟宅的路上,她还同王妈妈说,就算立马让她去死,她也无憾了。

王妈妈的话,孟玉华很有共鸣,顿了顿道:“是啊,所以日后烦请妈妈多多劝慰母亲,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也同样如此。”

“只要姑娘你和几位姐儿过得好,老夫人自然身心顺遂。”王妈妈连忙道。

孟玉华温柔地笑了笑,随后想起什么,又问:“母亲过来我这,父亲没说什么?”

提起这事,王妈妈一整个扬眉吐气道:“老爷哪还敢说什么,得亏姑娘您和离了,但凡晚一日和离,那件事......”说到这里,她声音低了许多,“说不定孟家也得被牵连进去。”

孟老夫人今日说什么也要过来瞧瞧女儿,就是怕姜家出事会连累到女儿和几个外孙女,直到看到她们安然无恙才放下心神。

静郡王将最后的铁证呈上去后,不仅礼亲王府没了希望,连定南伯府上下也被单独看押起来,定南伯世子屁股上的伤还未养好,就又被弄进了潮湿脏乱的大牢中,朝中与两家交好的朝臣皆要被查处,姜家也在其中。

如今姜德姜瑞父子虽未正式被革职,却也被告知暂时不用去上职了,等一切结束,上面处置下来,才能知道最终定论。

姜蔚与闫家庶女的婚事自然也不了了之,因为闫家上下也没躲过去,八百里加急的圣旨早到了西南闫家。

如今定南伯夫人闫氏的兄长嫂嫂侄儿侄女们已经在押解入京的路上,全都躲不了。

不仅闫家,西南那一片有不少官员明里暗里给了礼亲王父子一些投靠的讯息,只要礼亲王府得事,他们便是头一批拥护者。

而闫家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不言而喻。

说起这事,王妈妈都后怕:“幸好姑娘您动作够快。”

孟玉华却言:“若没有阿莞,和离一事不会如此顺利。”

“贵妃娘娘在宫里一切可好?”当年得知老爷要将姑娘嫁去给人当继母,王妈妈可是担心了好几年,知道看见姑娘和继女相处和气,她才松了口气。

这些年,俩人不是亲母女胜似亲母女,王妈妈也慢慢把姜莞当姑娘的亲女儿对待,提起姜莞时,话里是真真切切的关心。

“阿莞挺好的。”孟玉华回道,“后宫如今只有她一人,陛下待她和气,太后娘娘亦是如此。”

“那就好那就好。”王妈妈笑着松了口气道,“贵妃娘娘是有福气的。”

“你俩在聊什么呢。”那边正听外孙女们说笑打闹的孟老夫人眯眼看过来催道,“菡姐儿捏了小兔子,玉华,你快过来瞧瞧。”

陈玉宁和穆兰以及柳三娘得知姜芙的母亲和父亲和离后,便相约一块来姜芙母亲的新家做客,顺便看望好友。

先前姜芙去了庄子上,前前后后加起来她们有一个多月没见面了,尤其是近些日子燕京城里连续发生了不少事情,攒了好多好奇和八卦,她们也特别想知道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她们来得巧,刚到没有半个时辰,孟老夫人和王妈妈便也到了。

孟老夫人脾气好,对小辈纵容,彼此虽是第一次见面,但三个小姑娘还挺喜欢老夫人的,总感觉对方身上的味道像家里的祖母。

没多久便相处得如亲祖孙一般。

几个小姑娘凑到一堆说话,孟老夫人就在边上坐着,嘴角含笑地听,从不打断,也不会说一些否定的话。

聊天的内容天马行空,上一句说到谁谁谁出门遇到了什么糗事,后一句就问午膳吃什么。

穆兰提出想吃凉面,陈玉宁和柳三娘点头表示也想,姜芙提议说吃凉皮,三人没吃过,好奇,但又舍不得凉面,于是商量决定都吃。

只是同时做凉面凉皮,太辛苦阿桃,于是几人商量,凉面她们自己来做,阿桃只需要专心做凉皮即可。

所以才有了姜菡用面团捏小兔子的机会。

姐姐们在专心和面,她手劲小,只能拿着姐姐们给的面团在一旁玩儿。

孟老夫人就看着小姑娘们闹,在她心里,孩子们闹得越自在开心,才能证明日子过得是真舒心顺畅。

孟玉华和王妈妈走近看姜菡捏的小兔子,还别说挺活灵活现的。

姜菡举着小兔子期待地问:“母亲,小兔子可以蒸馒头吗?”

孟玉华笑了笑:“这个小兔子不行。”

姜菡不解:“为什么呀?”

一旁的王妈妈替其解释道:“菡姐儿,做馒头的面得发一遭蒸出来才会暄软,否则会咬不动的。”

姜菡垂下脑袋:“好吧。”

姜芙听到妹妹失望的语气,忙说:“明日阿姐陪你捏小兔子馒头。”

姜菡眼睛亮了亮,点头:“好。”

末了,想到什么又期盼地问:“能给大姐送几个吗?”

姜芙还没来得回答,就被陈玉宁抢先道:“当然可以,玉宁姐姐可以帮菡姐儿带哦,不过菡姐儿得给玉宁姐姐捏几个做报酬。”

“兰姐姐也可以。”穆兰也争道,“兰姐姐只需要一个小兔子馒头做报酬。”

柳三娘瞥了眼两个小表妹幽幽道:“她们骗你的,只是想骗你小兔子馒头吃。”

陈玉宁穆兰目光唰唰看过去,流露出怨念,仿佛在说:不带你这样破坏规则的。

柳三娘挑眉:话说得漂亮,有本事你们入宫去啊。

陈玉宁、穆兰:......

上回逃离皇宫的记忆忽然就冒了出来。

还是不了。

“没关系。”姜菡甜甜笑道,“谢谢三位姐姐,我可以等大姐回家的时候再做给她吃。”

陈玉宁继续逗道:“那明日的小兔子馒头还有我的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