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文化英雄联盟 > 第570章 日特密语:暗夜的文化绞杀(1)

第570章 日特密语:暗夜的文化绞杀(1)(1/2)

目录

地下室的空气像浸透了墨汁的棉絮,厚重得让人喘不过气。煤油灯的光晕在斑驳的土墙上微微晃动,将七八个身着和服或西装的身影拉得扭曲变形,如同壁龛里供奉的修罗像。佐藤松本的拇指从勃朗宁短枪的扳机护圈上挪开时,金属与牛皮枪套摩擦发出的 “嘶啦” 轻响,在这密不透风的空间里格外刺耳,像一根细针精准地扎在每位在座汉学家的脊背上,让他们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却不敢抬头。

他将短枪缓缓推入和服内侧的暗袋,动作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慑力。木屐底与榻榻米接触的瞬间,“嗒、嗒” 的声响骤然清晰起来,一步步敲在众人的心跳上。“今天的会议不是内斗。” 这句话从佐藤牙缝里挤出来时,桌上几只青瓷酒杯里的清酒还晃着细碎的光,酒液折射的昏黄灯光,让他眼角的皱纹显得愈发深刻。

佐藤踱步到会议桌中央,那张用整块樱木打造的长桌被岁月磨得发亮,桌面上还留着几道深浅不一的划痕,像是承载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他的目光如同鹰隼般扫过每一个人,掠过考古学者江上波夫沾着黄土的外套衣角,掠过汉学家滨田耕作紧抿的嘴唇,最终落在了角落的藤原朴田身上。

朴田正低头摩挲着桌上一本泛黄的《论语》译本,封面已经有些脱胶,露出里面泛黄的纸页。书页间夹着一枚银杏叶书签,那是他去年深秋在北平琉璃厂淘书时偶然捡到的,叶片早已干枯发脆,边缘卷成了细小的弧度,却仍固执地保留着一丝淡淡的秋意,仿佛还能嗅到北平街头的桂花香。他的指尖轻轻划过书签上清晰的叶脉,心里却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 那座古城的韵味,那些学子们蓬勃的朝气,是他在日本从未感受过的。

“第十一届国际联盟大会上月在日内瓦落幕,中国公使伍朝枢再次出任首席全权代表。” 佐藤的声音刻意放缓,像是在斟酌每个字的分量,又像是在强迫众人消化这则消息,“国联想用大会会长的虚职当诱饵,让他放弃非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惊愕的表情,继续说道:“可伍朝枢拒绝了!诸位都清楚,国联会长不过是个空架子,连调派秘书的权力都没有,他却偏要攥着‘理事国’这个头衔不放。这说明什么?”

佐藤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这说明中国文人的骨头里藏着劲 —— 那股劲,比我们的三八式步枪更难打穿!”

朴田推了推鼻梁上的圆框眼镜,镜片反射的灯光恰好遮住了他眼底翻涌的情绪。他听懂佐藤说的 “劲” 是什么了。去年深秋,他受东京帝国大学的委托,前往北平考察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在协和医院旁的一座小礼堂里,他偶然听了胡适先生的演讲。台上,胡适先生穿着青布长衫,语气平和却字字铿锵,台下数千名学生齐声高呼 “教育救国”“文化复兴” 的口号,震得礼堂的木梁都在微微发颤,那股蓬勃的朝气、那种对国家未来的热切期盼,是他在日本从未见过的。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中国的强大,从来都不是靠坚船利炮,而是靠这些根植于文化血脉中的精神力量。

“反观大日本!” 佐藤的声音打断了朴田的思绪,他手中的桃木拐杖重重地戳在榻榻米上,发出 “咚” 的一声闷响,“1930 年,广田弘毅就任驻苏大使,诸位都是聪明人,该明白他这是在为执掌外交大权铺路,为帝国顺利进入中华腹地扫清障碍!” 灯光下,佐藤的瞳孔缩成了细缝,里面闪烁着狂热的光芒,“可日皇还在犹豫,军部的意见也不统一!而中国文化,却像野火烧荒一样,越烧越旺!再这样下去,我们的计划就要落空了!”

他猛地从黑色公文包中抽出一叠泛黄的情报,重重地拍在会议桌上,纸张碰撞发出的 “哗啦” 声让几人下意识地瑟缩了一下。“《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你们看看,我们对中国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 佐藤的手指点在情报上,语气急促而沉重,“1930 年 3 月,中共‘中央文委’牵头,把鲁迅的语丝社、郭沫若的创造社、茅盾的文学研究会这些原本分散的文学团体拧成了一股绳,在上海正式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左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