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被撞破的小秘密(1/2)
某个周二,她排练完话剧,心情激动,很想找人分享,便铺开信纸,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塞进邮筒。
过了两天,她收到了回信。
秦泽的字迹一如他的人,清隽有力,内容却不多,只是简单问了问她辩论赛的准备情况,又提了一句他们最近的一次物理竞赛很难。
就这样,通信的习惯保持了下来。
信纸传递着彼此的生活碎片,有时一周一封,有时两封。
再后来,家里装了电脑,连了早期的网络,他们开始尝试发送电子邮件。
哒哒的拨号音后,屏幕上缓慢加载出来的文字,似乎带着一种不同于信纸的神秘感。
通信的内容,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变化。
从最初金姝礼单方面的汇报和斗嘴挑衅,渐渐多了些真正的分享和关心。
一种朦胧而微妙的情愫,就在这一封封书信和邮件的往来中,悄然滋生蔓延。
……
与此同时,锦鲤集团也在稳步发展。
姜云舒敏锐地捕捉到九十年代中期消费水平提升带来的变化,指示食品厂推出了全新的产品。
采用了更精致的包装,更优质健康的原料,主打中高端市场,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城市白领和新兴中产家庭的欢迎,进一步巩固了锦鲤在食品行业的领先地位。
而她倾注心血的启明女校,更是佳讯频传。
毕业生们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步入社会,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综合素质和独立自信的精神风貌,屡获佳绩,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启明女校已成为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成为了无数女孩和家长向往的地方。
而在更前沿的科技领域,姜云舒早先布局的那颗种子正在悄然发芽。
清华的那个团队,没有辜负她的期望和投资。
他们成功开发出了一款基于互联网的即时通信软件原型,虽然界面还非常简陋,功能也仅限于最基础的文字聊天和好友列表,但稳定性已经有了很大提升。
软件最初只是在高校和部分科技公司的小圈子里传播,用户数增长缓慢,但却非常稳定。
每一个新用户的加入,几乎都会沉淀下来。
团队负责人,那位当初戴着厚眼镜的年轻老师,如今已是副教授,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向姜云舒汇报进展,语气一次比一次兴奋。
姜云舒耐心地听着,并不急于求成。
她再次追加了投资,并凭借着超越时代的眼光,给出了几条关键的战略建议:
比如,注重用户身份的独特性,比如,尽快推出群组功能,强化社交属性,再比如,界面要尽可能简洁友好,降低非技术用户的使用门槛。
那位副教授在电话那头听得连连称是,最后忍不住由衷感叹:
“姜总,您的这些见解真是太独到了!每次和您聊完,我们都感觉豁然开朗,方向明确了很多!您要是搞技术,肯定也是个顶尖专家!”
姜云舒在电话这头只是淡淡一笑。
她心里清楚,她只不过借着重生的优势,窥见了未来的一角。
但能推动这未来早一点,哪怕只是一点点到来,并且参与其中,这种感觉,让她感觉自己真切地与这个奔腾向前的时代融合在一起。
周末的晚餐时间,家里的气氛温馨而融洽,金砚书也回来了,他今年高考,学习有些紧张。
姜云舒特意让阿姨多做了几个孩子们爱吃的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