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公主当年欲占春 > 第151章 抓人抓到我跟前来了

第151章 抓人抓到我跟前来了(1/2)

目录

关存立刻小跑上前:“大人您吩咐……”

见何义臣把玄鹰卫关存带到一旁,小声交代需关存去的事,元扶妤又转身同杜宝荣道……

“你进宫一趟,把今日龙舟竞渡翟鹤鸣画船被撞后朝谢淮州画船撞来,且朝谢淮州连射两箭之事,告诉小皇帝。”

杜宝荣皱眉:“安平公主不让我见陛下。”

“你尽管入宫,元扶苧会带着小皇帝见你的。”元扶妤肯定道。

杜宝荣点头:“好,我试试。”

“我和宝荣一同去吧!”余云燕开口,“宝荣木纳,我怕他分不清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让宝荣一人去,正是因宝荣木纳,他的话才更可信。”元扶妤看向杜宝荣,“什么不该说,你应当明了。”

“嗯。”杜宝荣点头,抱拳行礼后离开。

何义臣对玄鹰卫关存将事情交代清楚,同元扶妤道:“我们也过去看看。”

元扶妤颔首。

他们一行人正要入郑家凉棚,玄鹰卫抬手拦住。

卫衡玉立刻上前,将拦人的玄鹰卫手臂按下,同何义臣、余云燕行礼:“谢大人吩咐,三位大人与崔姑娘皆可入内。”

说着,卫衡玉侧身将路让开。

这举动引得守在门口的诸多官员,朝此处看来。

“何大人……”胡尚书胡安恒刚赶过来,正巧瞧见何义臣他们一行人要入内,便唤了一声。

何义臣是长公主心腹,曾经主管校事府,朝中哪怕官位高于何义臣的臣工,见了何义臣都得客客气气称一声何大人。

何义臣同胡安恒行礼:“胡尚书。”

胡安恒同余云燕行礼后,视线落在头发湿答答的元扶妤身上。

他没忘谢淮州重伤时,这位长公主心腹崔四娘也在长公主府,且对外是称崔四娘重伤。

可见这崔四娘曾经忠于长公主,如今也是忠于谢大人的。

胡安恒还惦记着在谢淮州昏迷未醒之时,是谁……仿冒谢淮州的笔迹,替谢淮州批阅公文。

裴渡……胡安恒了解,肯定不是他。

谢淮州性子孤僻,身边除了裴渡和他们这些追随多年的朝臣之外,从不招幕僚。

那段时间也没听说谢淮州身边得了其他能人。

裴渡带最为信任的玄鹰卫,将谢淮州的住处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不许任何人靠近。

唯一的变数,便是这个住进长公主府的长公主心腹,崔四娘。

胡安恒打量了元扶妤一番,开口:“一道进去看谢大人有什么吩咐。”

元扶妤跟在身后并未做声,同胡安恒一道进了郑家围起的凉棚内。

郑家凉棚里,只有裴渡、郑江河、杨戬成和谢淮州,其余人皆已退下。

谢淮州坐在软榻上,他已换上干净的衣裳,正交代郑江河处理此次翟鹤鸣撞画船之事,见元扶妤进来,谢淮州视线望向元扶妤。

郑江河立在谢淮州身侧,低声同谢淮州道:“大理寺卿马大人还未伤愈,如今大理寺由杨少卿主事,偏偏今日杨少卿也在谢大人的画船上,若翟国舅也派人进宫,拿此事与陛下说嘴,这个案子便很有可能不在我们自己人手上办,所以还是让杨少卿与我一同入宫,让杨少卿自己同陛下阐明,为何他会登上翟国舅的画船。”

“余将军这儿有一样东西,或能帮上忙。”

元扶妤一开口,几人目光皆望向她。

双手环抱在胸前的余云燕,更是一脸疑问盯着元扶妤。

“王家三郎王峪,死前曾留下一封文书……”元扶妤看向杨戬成,“文书中,写明了当初长公主之死,乃是翟鹤鸣为夺权联合世家所为。杨少卿可带此文书入宫,面呈陛下,便与陛下说……这是余将军交给杨少卿的,但事关长公主与国舅,又牵连甚广,杨少卿便想查明之后再上报陛下。今日出了这样的事,便不能不提前将信呈到陛下御前了,请陛下让他连同两件案子一同查,事关重大,知道的人越少越少,杨少卿便能顺理成章自请为陛下分忧。”

有这封文书在,不论小皇帝之前对翟鹤鸣还存有多少情谊,也能在小皇帝面前坐实翟鹤鸣是为争权不择手段之辈。

关于翟鹤鸣的罪证,元扶妤这里还有,谢淮州那里也有。

迟迟没有用,一来是还指望着翟鹤鸣查圈地案,推进清丈田亩。

二来,是为她报仇不是杀一个翟鹤鸣的事,此事牵连到世家,倒了一个王家,还有卢家、崔家。处置了翟鹤鸣,那到底要不要动卢家和崔家?是否能动摇得了卢、崔两家,这也是问题。

王峪死前敢写这东西,把东西交给她,是为保王家外,也是因文书内容牵扯几大世家,他料定了元扶妤暂时不会让这文书面世。

三来,也是元扶妤不清楚小皇帝会不会为她这个姑姑报仇,而要了亲舅舅翟鹤鸣的命。

此次,元扶妤也想看看,谢淮州教了小皇帝这么久,她也算是教过小皇帝,批过小皇帝的功课,小皇帝会如何利用这封文书。

此文书送到小皇帝案前,相当于把翟鹤鸣的把柄交到他手中。

若小皇帝真如他课业那般,已有上位者的决断。

应命杨戬成明着查清曲江画船相撞的案子,暗中秘密查清长公主之死的案子,拿住翟鹤鸣死罪证据,压制、拿捏翟鹤鸣为他办事。

元扶妤相信,杨戬成他们入宫去见皇帝,元扶苧必定会在小皇帝身边。

她也想知道,对她之死的详情了如指掌的元扶苧,在看到王峪那封文书后,会是什么反应。

是着急维护翟鹤鸣,还是……与小皇帝和盘托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