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发无定处1-4

发无定处1-4(2/2)

目录

杨梅疮

杨梅疮的发生有两种情况,精化和气化是其根源,精化是因淫欲传染,气化是因接触传染,气化证适宜发汗治疗,精化证适宜攻下痊愈。

【注释】这种病症又叫广疮,因为它的毒邪源自岭南;又叫时疮,因时令气候异常、邪气侵袭所致;又叫棉花疮,因为它缠绵不愈;又叫翻花杨梅,因为疮窠破烂后,肉反而向外突出,呈黄蜡色;又叫天泡疮,因为它夹湿而生出白疱。有的形状像赤豆,嵌在肉里,坚硬如针,名叫杨梅痘;有的形状像风疹一样发痒,名叫杨梅疹;先起红晕,后发斑点的,名叫杨梅斑;颜色发红且发痒,疮圈大小不一,两三个相互套叠,因食用秽毒之物进入大肠而引发,名叫杨梅圈。它们的名称和形态虽有不同,总不出气化、精化两种病因。但气化传染的病情较轻,精化因纵欲传染的病情较重。气化型,是接触了生这种疮的人,闻到其气息,或误食不洁之物,或上厕所接触了梅毒的不洁之气,脾、肺受毒,所以先从上部显现症状,皮肤发痒,筋骨微痛,疮形小而且干燥。精化型,是因性交不洁,泄精时,毒邪趁肝、肾虚弱侵入体内,这是因纵欲传染,先从下部显现症状,筋骨多痛,或小便涩滞淋漓,疮形大而且坚硬。气化型毒邪在表,尚未入里,刚有萌芽时,应赶紧服用透骨搜风散;元气充实的,用杨梅一剂散发汗。精化型毒邪在里,深伏骨髓,未透至肌肤,应服用九龙丹,通利大小便,以泻出骨中的毒邪,严重的服用两剂,将毒物泻下后,用土深埋。泻下之后,身体结实的,服用升麻解毒汤;身体虚弱的,服用归灵内托散,服到筋骨不痛、疮色淡白、内毒已解,再用金蟾脱壳酒一剂清除余毒,以断绝根源。如果梅毒刚发作,服用解表药时,担心毒邪上攻头面,应预先服用护面散;或疮势已发在面部,痊愈后斑痕不消退,可用翠云散点涂,以消除痕迹。若梅疮溃烂时,脓秽浸淫成片且疼痛的,用鹅黄散撒在患处。还有翻花杨梅,也用本方加雄黄末,用香油调敷。另外有护从丸,在发疮时,让侍从的人服用,可避免传染。梅疮初起,头痛,筋骨不痛,小便通畅,疮形碎小、颜色鲜亮,头面部稀少,口角没有疮,胸背部稠密,肛门部位无异常的为顺证;如果先发生下疳,接着生便毒、鱼口,随即感觉筋骨疼痛,而梅疮随之发作,颜色发紫、质地坚硬,手足多生,形状像被开水烫过起的疱,为险症。总之,自始至终调治得当,轻的半年,重的一年,才能完全痊愈。如果患者不遵循正确的方法治疗,想求速效,强行服用轻粉、水银、白粉霜等劫药,胡乱使用熏、擦、哈、吸等方法,导致毒邪潜藏骨髓,又会引发倒发结毒,轻的累及妻子儿女,重的腐烂身体、损伤形体,不可不谨慎。

透骨搜风散

透骨草(白花者,阴干) 生脂麻 羌活 独活 小黑豆 紫葡萄 槐子 白糖 六安茶 核桃肉(各一钱五分)

生姜三片,红枣肉三枚,水三钟,煎一钟;露一宿,空心热服,盖被出汗,避风。

【方歌】透骨搜风散梅毒,筋骨微疼痒皮肤,脂麻羌独豆葡萄,槐子糖茶核桃肉。

杨梅一剂散

麻黄(蜜炙,一两) 威灵仙(八钱) 大黄(七钱) 羌活 白芷 皂刺 金银花 穿山甲(炙,研) 蝉蜕(各五钱) 防风(三钱)

山羊肉一斤,河水煮熟,取清汤二碗,用黄酒一碗,将药煎至一碗,令患者空心将羊肉淡食令饱,随后服药,盖被出汗,避风。

【方歌】杨梅一剂元气壮,上部生毒气化疮,麻黄羌芷威灵刺,银花风甲蝉大黄。

升麻解毒汤

升麻 皂刺(各四钱) 土茯苓(一斤)

水八碗,煎四碗,作四次,一日服尽。每次炖热,加香油三茶匙和匀,量病上、下,食前后服之。

如疮生顶上加白芷。咽内加桔梗。胸腹加白芍。肩背加羌活。下部加牛膝。

【方歌】升麻解毒筋骨疼,梅毒缠绵壮服灵,土苓皂刺香油服,按部须加药引经。

归苓内托散

人参 木瓜 白术(土炒) 金银花 防己 天花粉 白鲜皮 薏苡仁(各一钱) 当归 熟地 白芍(酒炒) 川芎(各一钱) 土茯苓(二两) 威灵仙(六分) 甘草(五分)

水三钟,煎二钟,作二次,随病上下服之,渣再煎服。下部加牛膝五分。元气虚者倍加参、归。毒气盛者倍金银花,加蒲公英。外以麦冬五钱去心,薏苡仁五钱,土茯苓一两,煎汤常服以代茶。

【方歌】归苓内托参木瓜,术银四物己天花,土苓鲜薏威灵草,梅疮体弱服堪夸。

金蝉脱壳酒

醇酒五斤,大蛤蟆一个,土茯苓五两浸酒内,瓶口封严,重汤煮二炷香时取出。待次日饮之,以醉为度。

无论冬夏,盖暖出汗为效。余存之酒,次日随量饮之,酒尽疮愈。又治结毒筋骨疼痛,诸药不效者更妙。服酒七日后,禁见风为效,忌口及房欲。

护面散

女人头发(煅存性) 明雄黄(各三分)

共研细,香油半酒钟调匀,滚黄酒冲服,一日三服。

【方歌】护面散医梅疮现,预服毒不攻头面,香油调药黄酒冲,只用雄黄头发煅。

翠云散

轻粉(一两) 石膏(煅,一两) 胆矾 铜绿(各五钱)

共研极细末,湿疮干撒,干疮以公猪胆汁调浓点之每日三次,斑疮自退。

【方歌】翠云散去疮后斑,轻粉石膏共胆矾,铜绿共研湿干撒,猪胆汁调能润干。

鹅黄散

轻粉 石膏(煅) 黄柏(炒。各等分)

共为末,干撒患处,即可生痂;再烂再撒,毒尽即愈。

【方歌】鹅黄散治梅疮烂,脓秽多疼浸成片,轻粉石膏黄柏研,干撒止疼解毒验。

护从丸

雄黄 川椒(各五钱) 杏仁(炒,去皮、尖)

共研末,烧酒打飞罗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白滚水送下。

【方歌】护从丸避梅疮患,雄黄川椒各五钱,杏仁百粒酒糊入,从人服之毒不传。

九龙丹(见下部悬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