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内痈部1-2

内痈部1-2(1/2)

目录

脾痈

脾痈是因湿热与瘀血凝结而成,发病时章门穴会出现肿胀并伴随隐痛。患者还会有腹胀、咽喉干燥、小便短少的症状。治疗需先通利湿瘀,后期再补气收功。

“注释”这种病症刚开始发作时,章门穴一定会有隐痛和轻微肿胀。多因过量食用生冷食物,加上湿热侵袭,或是瘀血郁滞在脾经引发。发病后会导致腹胀、咽喉干燥、小便短少不畅。初期适宜将大黄汤与赤豆薏苡仁汤合用,以攻逐滞瘀。等到大小便通畅、腹胀完全消退后,就该用六君子汤健脾调理,扶助脾?。判断病情顺逆的方法,和胃痈是一样的。

章门穴又被称为脾募,位置在肚脐旁开六寸、向上二寸处。

大黄汤(见“大、小肠痈”相关内容)

赤豆薏苡仁汤(见“胃痈”相关内容)

六君子汤(即香砂六君子汤去藿香、砂仁。见“溃疡门”相关内容)

肝痈

肝痈多因愤懑郁怒、气机逆乱而形成,期门穴处肿胀并伴有明显疼痛,躺卧时易受惊,两胁胀满,小便不畅。清泻肝火、滋养肾阴就能取得疗效。

“注释”这种病症刚发作时,期门穴必定隐隐作痛并伴有轻微肿胀,使人两胁胀满疼痛,侧卧时容易受惊,大小便困难,多由愤懑郁怒、气机逆乱引发。初期服用复元通气散,接着服用柴胡清肝汤;疼痛肿胀缓解后,适宜服用六味地黄丸;若出现脾虚食少的情况,则辅以八珍汤,通过滋补肾阴、补益脾气来治疗,能取得效果。禁止使用温补药物和针灸疗法。

期门穴又叫肝募,位于乳头旁开一寸半,再向上一寸半的位置。

复元通气散(见“肿疡门”相关内容)

柴胡清肝汤(见头部“鬓疽”相关内容)

六味地黄丸(见面部“雀斑”相关内容)

八珍汤(见“溃疡门”相关内容)

心痈

心痈发作时,巨阙穴处会有隐隐的肿痛。这种病症多因酷好冷饮热食,火毒积聚而形成,患者会面露赤色,口渴难耐,喝再多水也无法缓解,全身还会伴有疼痛。治疗时,总以清除阳热之毒为原则。

“注释”这种病症刚发作时,巨阙穴必定有隐痛和轻微肿胀,使人出现恶寒发热、身体疼痛、头面部发红、口渴不止、饮后即刻又觉干燥等症状。多由心火过于旺盛,再加上过量饮用烈酒、偏好热烫食物引发。适宜服用凉血饮清热凉血;若是因酒毒引发的,适宜用升麻葛根汤治疗。此症较为少见,但治疗方法不可不预先知晓。巨阙穴又称心募,位于肚脐上方六寸五分处。

凉血饮

木通 瞿麦 荆芥 薄荷 白芷 花粉 甘草 赤芍 麦冬(去心) 生地 山栀子 车前子 连翘(去心。各等分)

以灯心草作为药引,若体内燥热加淡竹叶,水煎温服。

“方歌”凉血饮善治心痈,瞿荆荷芷草翘通,赤芍山栀干生地,车前花粉麦门冬。

升麻葛根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