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老爹的教诲(1/2)
腊月里的白毛风刮了整宿,清晨推门时雪堆齐了腰眼。合作社院当间却扫出片净地,曹德海披着光板老羊皮袄,烟袋锅敲着冻硬的钱票子,敲一声骂一句:
“一个个钱串子脑袋!刘二愣子——你爹当年咋没的?为追头瘸狼掉冰窟窿,捞上来手里还攥着半拉窝头!如今你揣着两千八烧包,要学城里人戴蛤蟆镜?”
满院人缩着脖子不敢吱声。栓柱媳妇怀里那台崭新缝纫机罩布叫风掀开,露出锃亮的针板,老头烟袋锅立马指过去:“老赵家媳妇!六零年你婆婆用纳鞋底的针换半斤小米,这会儿你拿缝纫机扎鞋垫?”
曹大林蹲在屋檐下磨冰镩,镩尖在磨石上刮出刺耳锐响。昨夜里毒参坑又渗黑水,井台冻出蛛网似的冰裂——钱票子到底买不来地气暖和。
“都不服气?”曹德海突然踹翻粮囤,金黄的苞米粒混着雪沫子滚了满地。他抓起把往天上扬:“瞅瞅!没有这玩意儿垫底,钞票擦腚都嫌硬!”
王奶奶颤巍巍捧出个陶罐,里头是六零年的树皮粉。黑褐色的粉末倒在钞票堆上,像给纸钱上坟:“瑞龙兄弟临闭眼前说...咱草北屯的根脉,是饿死也不动种粮的气性...”
转机出在晌午查账时。新买的计算器冻得失灵,老会计掏出祖传的算盘。珠子噼啪声里,突然有颗算珠迸裂——里头竟滚出张发黄的欠条!展开是曹德海三十六年前写的:“借赵瑞龙参籽三两,来年还参苗五百”。
“看看!”老头嘴唇直抖,“那会儿半两参籽能换一亩地!瑞龙兄弟说啥?他说——参苗满山日,便是太平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