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83:长白山上采参忙 > 第127章 再赶红榔头市

第127章 再赶红榔头市(1/2)

目录

\"定时炸弹!\"王部长厉声喝道,\"所有人撤离!\"

曹大林却站着没动,眼睛死死盯着郑卫国:\"密码多少?\"

\"你猜?\"郑卫国狞笑着,突然咬了下后槽牙——是氰化物胶囊!

王部长眼疾手快,一把掐住郑卫国的下巴:\"想死?没那么容易!\"但已经晚了,老特务的嘴角溢出黑血,眼神迅速涣散。

\"走!\"曹大林拽起王部长就往洞外跑。定时器已经开始倒计时,秒针\"咔嗒咔嗒\"的声响在洞中格外刺耳。

众人拼命往外冲。刚冲出洞口,身后就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气浪将所有人掀翻在地,碎石像雨点般砸下来。曹大林护住头脸,感觉有温热的液体顺着额头流下——是被飞石划伤了。

\"清点人数!\"王部长灰头土脸地爬起来。

万幸,除了几个轻伤,大家都安然无恙。但老秃顶子已经彻底坍塌,洞口被几十吨重的岩石封得死死的。

\"铀矿...\"魏铁军忧心忡忡地看着冒烟的废墟。

防化兵检查了下盖革计数器,松了口气:\"辐射值在安全范围,爆炸把大部分污染都埋在地下了。\"

回屯的路上,队伍沉默得像送葬。虽然捣毁了间谍网,但郑卫国临死前的狂言让人不安。曹大林摸着怀里的烟袋锅,总觉得事情还没结束。

黎明时分,队伍回到草北屯。屯口的重建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十几栋新房子的框架立了起来,妇女们正在往屋顶铺油毡纸。王秀兰和曹晓云站在老榆树下张望,看到曹大林的身影,小丫头立刻飞奔过来。

\"哥!\"曹晓云一把抱住曹大林的腰,差点撞到他额头的伤口,\"黑箭找到个好东西!\"

曹大林这才发现猎犬没跟上来。正纳闷着,黑箭箭一般蹿到跟前,嘴里叼着个油纸包——是战斗时掉落的干粮!

\"好小子!\"曹大林揉了揉猎犬的脑袋,从兜里掏出块肉干奖励它。

王秀兰红着眼圈上下打量儿子,生怕他少了一根汗毛。看到额头的伤,女人立刻拽着曹大林往医疗所走:\"赵大夫等着呢!\"

医疗所里,赵春桃正在给一个战士清理伤口。见曹大林进来,她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坐下,脱衣服。\"

曹大林乖乖坐下,忍着疼让姑娘处理伤口。赵春桃的手指冰凉柔软,动作却干净利落,酒精擦过伤口的刺痛让他忍不住\"嘶\"了一声。

\"忍着点。\"赵春桃轻声说,呼吸拂过他的额头,\"马上好。\"

包扎完毕,曹大林刚想道谢,魏铁军突然推门进来:\"大林!审讯结果出来了!\"

原来郑卫国背后还有人!根据俘虏交代,这个间谍网直通某个高层,代号\"老爷子\"。而更令人震惊的是,草北屯的山火不是意外,是有人故意放的,为的就是掩盖铀矿的秘密!

\"还没结束...\"曹大林握紧了拳头,目光投向远方的长白山。在那连绵的群山中,还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第二天,曹大林蹲在自家门前,用猎刀削着一根硬木箭杆。

刀锋与木料摩擦发出\"嚓嚓\"的声响,木屑簌簌落下,在晨光中像飞舞的金粉。

\"哥,再细点。\"曹晓云蹲在一旁,小手托着下巴。小丫头今天换了件红格子衬衫,是赵春桃用旧衣服改的,领口还留着拆线时的针脚。

曹大林手腕一抖,刀尖在箭杆尾部旋出个完美的凹槽。这是给五六半自动做的备用箭杆,虽然比不上正规厂出的,但在山里应急足够了。他举起箭杆对着朝阳看了看,纹路笔直如箭,是上好的\"铁青冈\"。

\"儿啊,把这个带上。\"王秀兰从屋里出来,手里捧着个粗布包。布包里是六个刚出锅的粘豆包,每个都点着红点,\"进山吃。\"

曹德海蹲在磨盘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突然开口:\"老秃顶子北坡有片沼泽,绕道走。\"

曹大林点点头。老爷子说的那片沼泽当地人叫\"鬼扯腿\",表面看着是草地,底下却是无底泥潭。上辈子屯里有头牛陷进去,转眼就没了踪影。

黑箭\"嗖\"地蹿到院子里,脖子上新换的铜钱项圈叮当作响。猎犬已经完全康复,精神头十足,围着曹大林直摇尾巴。

\"黑箭今天不能去。\"曹大林揉了揉猎犬的脑袋,从兜里掏出根肉干喂它,\"在家保护好娘和小妹。\"

小丫头立刻抱住黑箭的脖子:\"我照顾它!\"

日头刚爬上东山尖,屯口就聚集了十来个人。除了刘二愣子和张翠花,还有赵春桃和几个年轻猎户。赵春桃今天换了身利落的打扮——劳动布裤子,蓝布褂子,头发编成一根粗辫子盘在头顶,辫梢系着根红头绳。

\"都听好了。\"曹大林站在磨盘上,声音低沉,\"红榔头市就这一个月,错过了就得等明年。这趟活凶险,怕冷的、怕黑的、怕野牲口的,现在退出。\"

没人动弹。刘二愣子甚至往前跨了一步,吊着的胳膊已经拆了绷带,活动自如:\"操,老子早就想会会那帮野猪了!\"

曹大林开始分发装备:每人一把索拨棍,一捆红绳,一把鹿骨签子,还有特制的铜钱。这些都是采参人的必备工具,每一样都有讲究——索拨棍用来拨草寻参,红绳系参防止逃跑,鹿骨签子挖参不伤根须,铜钱则是给山神的买路钱。

\"春桃,药包带了吗?\"曹大林问道。

赵春桃拍了拍腰间鼓鼓囊囊的皮囊:\"止血的、解毒的、防蛇的,都齐了。\"

队伍出发前,曹大林领着大伙儿来到屯口的老榆树下。树干上缠着褪色的红布,是屯里人祭拜山神的地方。曹大林从怀里掏出三张黄表纸,点燃后插在树下的香炉里。

\"山神爷老把头在上,\"曹大林双手合十,声音庄重,\"草北屯曹大林带兄弟进山讨口饭吃,求您老开恩,给条活路。\"

其他人也跟着跪拜。这是跑山人的规矩,进山前必须拜山神,否则会招来祸事。曹大林重生后更加笃信这些——上辈子他见过太多不信邪的愣头青把命丢在山里。

拜完山神,队伍正式出发。晨雾渐渐散去,长白山露出它雄伟的轮廓。八月的山林郁郁葱葱,柞树和椴树的叶子肥厚油亮,林间点缀着野百合和铃兰,空气中弥漫着松香和腐殖土的气息。

\"停。\"走了约莫两小时,曹大林突然举手示意。前方是片茂密的椴树林,树冠遮天蔽日,林间飘着淡淡的雾气。他蹲下身,拨开一丛蕨类植物,露出几个新鲜的脚印,\"有人来过,不超过两天。\"

刘二愣子凑过来看了看:\"几个?\"

\"五个。\"曹大林指着脚印,\"三个大人,两个孩子。\"他眉头紧锁,\"是'放山'的。\"

\"放山\"是当地人对采参的别称。按照规矩,发现参帮踪迹后应该避开,以免争抢山货。但曹大林重生后知道,这片林子深处藏着株罕见的\"六品叶\",上辈子被个南方参客以五十块钱贱买了。

\"改道。\"曹大林指了指右侧的山脊,\"走'老虎背'。\"

赵春桃闻言皱眉:\"'老虎背'太险了,去年老吴家的小子就是在那儿...\"

\"信我。\"曹大林打断她,眼神坚定,\"那儿有好货。\"

队伍改道向\"老虎背\"进发。这是一条狭窄的山脊,两侧都是陡坡,像老虎的脊背一样险峻。曹大林走在最前面,索拨棍不时拨开挡路的枝条。重生这一世,他在山林里比在家还自在,每一步都踏得稳当有力。

正午时分,队伍到达\"老虎背\"中段。曹大林示意大家休息,自己则爬上一块突出的岩石,俯瞰下方的山谷。八月的阳光炽烈,照得山谷里的红松林泛着金红色的光——正是人参果实成熟的季节,当地人称为\"红榔头市\"。

\"看那儿。\"曹大林指向山谷深处一片不起眼的洼地,\"有货。\"

刘二愣子眯起眼睛:\"啥也看不见啊。\"

赵春桃却突然倒吸一口气:\"是'灯台子'!\"她指着洼地边缘几株特殊的植物——三片掌状复叶呈轮生状,中间挺立着一簇鲜红的果实,像盏小灯笼。

曹大林赞许地看了赵春桃一眼。这姑娘眼力确实毒,\"灯台子\"是人参的标志,三片叶代表至少是\"三品叶\",在市面上能卖个好价钱。

\"怎么下去?\"张翠花望着陡峭的山坡,脸色发白。

曹大林解下背包,掏出捆粗麻绳:\"拴腰上,我打头。\"

众人用麻绳系成串,像串蚂蚱一样缓缓下坡。曹大林的每一步都经过精心计算,脚尖先试探岩石的稳固程度,确认安全后才将全身重量压上去。重生带给他的不仅是经验,还有一种近乎直觉的判断力。

下到半山腰时,曹大林突然停住,示意大家安静。他耳朵动了动,捕捉到一阵细微的\"沙沙\"声——不是风吹树叶的声响,而是某种大型动物穿过灌木的动静。

\"野猪。\"曹大林用口型说道,手指向右侧的灌木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