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孤注为苍生(2/2)
郭靖听到“提一个要求”,心中猛地一动。他抬眼看向蒙哥,只见对方目光深邃,似乎看穿了他心中所求。
若能赢得这个承诺,或许……或许能为襄阳,为宋国争取到一线生机?
哪怕希望渺茫,也值得一试。
思及此处,郭靖深吸一口气,抱拳沉声道:“既然大汗盛情难却,又有此承诺,郭靖……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宴席散去,夜色笼罩草原。
杨过来到郭靖下榻的帐篷。
帐篷内陈设简单,符合郭靖一贯的简朴作风。
“过儿,你来了。”郭靖正在擦拭他的强弓,见杨过进来,脸上露出欣慰之色,“今日多亏你机变,否则局面难以收拾。你孤身深入险地来寻我,这份胆识情义,师父……”他顿了顿,厚重的手掌拍了拍杨过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杨过摇了摇头:“师父言重了。您于我恩重如山,襄阳于我是家国所在,此乃过儿分内之事。”
他走到帐门边,侧耳倾听片刻,确认无人窥探,这才压低声线,语气变得凝重起来,“师父,您可看出蒙哥此举的真正意图?”
郭靖面色沉静,缓缓点头:“他以重利相诱,又以言语相激,逼我出手。其意……恐怕并非仅仅为了看一场比武。那‘第一勇士’的名头是假,借比武之机,让金轮法王等人联手格杀你我,永除后患,恐怕才是真。”
杨过眼中寒光一闪:“正是如此。他既不能劝降您,便决计不会放您返回襄阳。此番比武,擂台恐成杀场。”
郭靖走到帐边,望着远处连绵的蒙古包和闪烁的篝火,默然片刻,道:“我何尝不知。然蒙哥许下承诺,允诺胜者可提一个要求。这或许是唯一的机会。”
他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着杨过,“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只要能免去刀兵之灾,让百姓少受些苦楚,我郭靖个人冒些风险,又算得了什么。”
杨过望着郭靖被火光映照得棱角分明的侧脸,忽然低声道:“师父,我小时候,听过一个‘闻鸡起舞’的故事。说的是祖逖与刘琨二人,半夜闻鸡鸣便起身练剑,刻苦自励,终成栋梁之材。”
郭靖嘴角微扬,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闻鸡起舞?在桃花岛,你师娘笑着同我说过,你这孩子最爱把正经典故编成俏皮话,说什么‘鸡你太美’。”
他粗糙的手掌轻轻拍了拍杨过的肩头,“这般机灵劲儿,倒像你爹年轻时的模样。”
杨过嘿嘿笑了两声,接着说道,“小时候我只觉这两人毅力惊人,很是佩服。后来才知,他们生于晋室衰微之时,纵然一身本领,终究难挽狂澜……祖逖率军北伐,收复大片失地,但朝廷羸弱,终究难竟全功。而刘琨同样一生坚守边关,抗击外虏,最后……皆是为国捐躯,壮志未酬。”
帐篷里安静了片刻,只剩下油灯芯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杨过抬起头,目光灼灼:“郭伯伯,您…怕不怕…死?”
郭靖闻言,缓缓摇头,嘴角竟浮起一丝坦然的微笑:“死生之事,我早已看淡。但求问心无愧,不负中原百姓,便对得起天地君亲师。”
(衷心感谢所有一直追更、打赏和鼓励我的朋友们。一路走来,离不开大家的支持,是你们让这本书走得这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