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七零之雪肤美人 > 第70章 鱼跃 情深海

第70章 鱼跃 情深海(2/2)

目录

“住口!”

他怒吼一声,双目顿时赤红,望着她那张死不悔改的脸,顿时意兴阑珊。

也是……

人都说了几遍不喜欢,不喜欢呵。

他想要什么没有,何必来?

他死死地望着林月歌,望了好一会儿。

她却不肯再看他一眼,只是余光扫到他高大的身影,似乎有些委顿。

他从床上下来,仿佛用尽了力气,又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如你所愿。”

“我袁砺,不强求女人。”

他没再看林月歌,扯了扯衬衫领口,打开门锁,又关上了门,随着他脚步声的远去,林月歌在床角,用手臂圈住了自己。

袁小宝还在哼哼唧唧,她去把他抱出来,喂了点吃的,自己也吃了点东西。

谁能知道,她差点坚持不住……

当他用那样温柔的目光看着自己,仿佛看到了世界上最闪耀的宝贝,有那么一瞬间,她陷入在了那种目光之中。

情深似海,又怕不寿。

那一晚,她没睡沉,似梦非梦中,似乎总是见到袁砺用各种目光看着她,到最后,他一点点变成了黑夜之中的浓雾,再也不见。

可那黑夜,又似乎开始用着同样的目光看她。

看的她很难受。

林月歌蓦然惊醒,挨了好一会儿,才又睡过去。

第二天葛大娘回来了,第三天,还是没见到袁砺。

第三天,陆老师也回来了,她终于可以离开。

陆燕萍也很诧异,袁砺怎么又不打招呼就离开了,估摸着领导办完了海军部的事,直接跟着回海军基地了。

她本来还想着捎点吃的过去。

林月歌关心了两句医院里老人恢复的情况,陆燕萍说还不错。

趁着她心情好,林月歌就把姑妈林雅琴分房子的事说给了陆燕萍听。

陆燕萍当下同意了,“改天让老袁给他老战友去个电话的事,没什么。”

林月歌谢过了,陆燕萍留她再住几天,她又住了两天,临走时,陆燕萍把服务员的津贴交给她,足足三十块钱,“拿着,过年用。”

她回到了子弟中学的宿舍。

天寒地冻的北京,她偶尔会去看窗外挂满的冰凌,连干枯的柳条上,都结满了冰晶,姜雁领着她,在北京的天安门拍了一张照,照片洗出来之后,她在r />

天安门的城墙很红,看着沉甸甸的。

等回到家,她一定要告诉爸妈,她去过天安门,看到了城楼上挂着的主席照片。

又一天,她去毛巾厂找姑妈,她最近忙着工作,说是条子拿到了,房子也就很顺利,分到了朝南的大间。

“一起去顺义吃个饭吧。”

林月歌帮她把这事儿办成,林雅琴也就没再置喙她从领导家里出来,去高考的事了。

林月歌就等着她下班一起去。

有工友来找林雅琴,恰巧见到了坐在窗户边看书的林月歌。

女工友年纪不大,三十岁上下,一见到林月歌眼睛都亮了,“你是雅琴侄女?”

上下打量了几下,一直盯着林月歌身上穿的面包服。

“真好看,这衣服。”

“哪儿买的,多少钱?”

林月歌低头看了看这身面包服,确实,款式挺新颖的,比普通市面上的棉袄都有特色。

“西单信托部买的,几十块。”

那个女工友吓了一跳,“这么贵,要是有便宜点的就好了。”

她挥挥手走了。

林月歌坐在那里读书,也不知怎么的,女工友的话连绵不绝在心底绕着,忽然,她灵光一闪。

她本就会一些简单的缝纫技巧,这里是毛巾厂,林雅琴跟她讲过,有一台换下来的旧机子,缝纫绣花都能使。

她身上这件面包服,只要配好了辅料,比如拉链,面料,里料,填充的棉花,并不难复刻出来。

只是……

她需要找到材料来练手。

吃晚饭的时候,林月歌问起林雅琴面料的事情,林雅琴想了想,“毛巾厂没那种面料,哎,你姑父有个老同学,就在服装厂,我让他帮你问问。”

几天后,一些布料按照林月歌的要求,买来,送到了她的手里。

她摸了摸,跟她身上的相去不多,只是色彩没那么鲜艳,不过,搭配好,做些花样,会更好看。

正巧她闲着没什么事,她索性钻进了毛巾厂,趁着晚上没人的时候,拿旧的机子练习绣花,锁边和缝纫的技巧,偶尔,林雅琴也会过来指点她一下。

机器缝纫绣花都比她手工快,但就是难掌握。

林月歌一点也不怕苦,偷偷开夜工,练了足足一周,才有信心开始做身上的面包服。

大致把面包服的尺寸复制了出来,还找了一些缝纫书籍,又浪费了几次材料,终于,做到第七次,她终于做出了跟身上差不多的一件面包服来。

有一些地方没办法做的太细致,但至少,能穿,好看,便宜。

她用十五块的价格卖出去了第一件,又很快在毛巾厂外的商贸街外卖出去了五件,十件。

林雅琴帮她数钱,喃喃道“二丫头厉害了。”

“二丫头厉害了。”

重复了好几遍,她不但帮了她分房子,还能用脑子挣这么多钞票。

足足,一百五十块钱,普通五六口之家能用好几年了。

接着,好消息再度传来,林月歌高考成绩出来了,她考了291,超过了绝大多数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分数线在300分以上。

不过,她这个成绩,几乎可以随意挑选。

她那一向紧闭柴扉秀园小的人生,于此时打开了一扇宽广的大门,缓缓展现在她的面前,里面,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世界向她敞开了真面目,一切仿佛唾手可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