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嘴碎达人苏轼(2/2)
这实在太不像话了。
其余几人:感谢转移火线。
【还有苏辙,你们一兄一弟,车把手和车印子真的是够优秀的。
在喷司马光主张弃边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喷苏辙啊。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北宋和西夏作战好不容易拿下西夏的腹地——河湟地区。
“欲取西夏,先复河湟。”
可以看出河湟地区的重要性,结果司马光要归还和西夏议和。在其余臣子的劝说下,司马光都放弃了割战略意义重要的兰州而是割让其余四寨。
苏辙却坚持割让兰州,后面西夏进一步要兰州旁边的两个山寨,宋朝大臣范育反对。
这时候苏辙又跳出来了,他指责范育无端生事,应当放弃二堡,不然“夏人不堪其忿,窃出作过,我曲彼直,何以御之”。】
【老母鸡猛啄床头柜:苏轼你……】
【呦呦鹿鸣:这么看廉颇蔺相如将相和多有含金量了。】
【咕咕小鲤鱼:我说他咋一直被贬,原来嘴这么碎。】
【真知棒真棒:没想到还有苏辙的事儿。】
【蝉鸣空想:一句奴仆、外戚,正印证了那句话,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哈好好:卫青从全世界的贬低中路过。】
北宋。
苏洵皮笑肉不笑地挤出一声冷呵。
苏辙:跪了。
【两人的父亲可是写《六国论》的苏洵,“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苏辙这是一点没把自己老爹的话听进去。
另外,苏洵在《御将》中对卫青霍去病的评价是:汉之卫、霍,才将也。
人家在文章里说啦,卫青、霍去病的人品那是杠杠滴好,是有才能的贤良的将领。】
咸阳宫。
公子高扬唇一笑:“主播又开始叫人外号了。”
还是熟悉的配方。
北宋。
苏洵长叹一声:“怎可因一时之困废百年之计?需知,边陲之守,在御外敌,亦在安内民。”
“若弃边,则边疆之民、中原之民均难保安宁。”
苏辙额头触地:“子由知错,儿……深感惭愧。定谨记父亲教诲。”
宋朝被后世诟病诸多,苏辙心中反思良久,如今说开反倒开阔起来。
程夫人看向跪在另一边的苏轼亦是语重心长:“娘知你大才,然言多者必失人和。吾儿切记,祸从口出。”
处世之道,贵在谦逊,重在慎言。
苏轼尴尬挠头:“谨遵母亲教诲。”
苏洵说完又与妻子合计,两人在天幕上言辞恳切地替两个儿子道歉,当然两人也是要道歉的。
【主播很喜欢霍去病也喜欢卫青,保家卫国的人是值得尊敬的最可爱的人。
“长平桓桓,上将之元,薄伐猃允,恢我朔边,戎车七征,冲輣闲闲,合围单于,北登阗颜。”
这是东汉史学家班固对卫青的评价。
容主播跑个题,这里的舅舅好帅!】
【可惜现在总有很多人想展示自己的独特与小众,跳出来总结说卫青的“七战七捷”,汉军总共出动60万人次,堪堪俘斩59017匈奴人,但缴获牲畜百万余,夺取河套和朔方。
这“堪堪”二字多有灵性,一边是模糊不清的万,一边是精确到“个”的人。
说李广是被卫青命令调转方向迷路替他背黑锅的,哦他一个三朝老将迷路不是一次两次了吧,次次都是听初出茅庐的卫青的话呗。
再说这是汉武帝刘彻的战略。
卫青带领汉军以极大损失收获匈奴五万多颗人头,匈奴是看他可怜自己远遁的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