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致奔跑的自由(一)(2/2)
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过着重复而无趣的日子。
柳刀不知道这是好还是坏。若要当皇后,这自然是好的,这样陛下的心不在皇后身上,她就不会难过。
可是她希望小小姐永远是小小姐,而不是皇后、谁的妃子、谁的正妻、谁的小妾。
她想,这种情感是那些大人物口中所调笑的嫉妒么?如果是的话,那她嫉妒小姐。
缠了足的小姐连走路都要人扶,不可能不依附于谁自己独立过活,她这些想法都是在害小姐,那自然是嫉妒。
翌日清早,皇后准时准点醒来,由柳刀与叶剑给她梳妆打扮。
平日里的装扮都是叶剑一手决定,今日也是。她们坐在上位等待妃子来请安。
妃子们一个接一个地来了,陆陆续续地请安完,贵妃方姗姗来迟。
为了表达自己迟到的歉意,贵妃给皇后送了一方砚台。
皇后目光触到砚台时,眉毛微不可察地挑了挑,这一变化太过微小,无人发现。
贵妃继续道:“臣妾早就听闻皇后娘娘写得一手好字,臣妾在闺中时有幸得了一副墨宝,爱不释手。
“听陛下说,如今皇后娘娘已不再写字,臣妾心里多为惋惜,借此砚台,万望娘娘重拾技艺。娘娘不再着墨,是这世间的损失。”
叶剑擡眸看了一眼贵妃,又看了一眼皇后。
是了,小姐写得字是世间最好看的字。她不识字,但小姐写出来的东西就是最好的。
旁的妃子便有人讥讽笑道:“贵妃娘娘可真会说话,叫我们这些嘴笨的人自惭形秽。”
叶剑轻轻拧了拧眉,她转头,看到柳刀与自己是一样的神情。
怎么会呢?她记得这个妃子。
之前小姐未出阁的一场赏花宴,小姐的帕子被风吹跑。
当时顾及到主人家的颜面,客人都只带了两个下人。柳刀留在小姐身边照顾小姐,她一个人去追没有追到,险些被陌生男子捡走。
就是这个姑娘像如今这样,看似柔弱却句句带刺地将人赶跑,让叶剑能捡回那方帕子。
那日,这姑娘与小姐聊了一会儿天,她说自己喜欢写一些酸诗,如若有一天能亲眼得见江南春景就好了。
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为什么大家嫁了人以后,就会变成这样呢?
叶剑想到丞相府里那些针锋相对的姨娘。
她过去真的很讨厌那些人,因为她们整日里不是在想怎么害别人的孩子,就是如何能让自己怀上一个。
可如今她忍不住去想,她们在未出阁时是不是也是那样色彩鲜明地爱写诗,或是钻研刺绣,或是饱读诗书。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个个面目恶毒。
怎么会变成这样呢?为什么要变成这样呢?
她想不通。
贵妃丝毫不动气,仿佛没有听出那妃子口中暗藏的机锋,只温柔答道:
“怎么会呢,我听闻妹妹作得一手好诗,否则怎能在千千秀女里被选中进了宫。”
那妃子一愣,似是想起了什么,视线狼狈地移开,深深吸吐了一口气。
皇后沉默不语,一手抱着乌圆儿,一手摩挲着砚台。
乌圆儿琥珀色的眼珠子看着皇后的下巴,忽地跳到皇后面前的桌子上,引得下首众妃子小小惊呼。
乌圆儿绕着那砚台走了两圈,长长的尾巴扫过砚台,小爪子按住砚台,人模人样地将砚台往皇后身前推了推。
它那双漂亮的眼睛专注地与皇后对视,就好像有一个人困在了它的身体里那般灵动。
皇后缓慢地眨眼,她看了很久,最终还是将乌圆儿从桌上抱回自己的怀里,慢吞吞地说:“多谢你的砚台。”
皇后不爱说话,大家都习惯了。还能说这么一长串感谢,说明她确实心里很喜欢这砚台。
贵妃抿唇一笑,在宫人的搀扶下微微一拜,便首先告辞。
贵妃走了,其余的妃子便也起身告辞,皇后斜斜靠在榻上,看着那方砚台,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柳刀俯下身,试探问道:“娘娘,这要收起来么?”
皇后没有反应,只是一下接一下地抚摸着乌圆儿的脑袋。
皇后不说话,柳刀与叶剑也不好自作主张,于是殿内落入寂静,风也安静地等着。
她们并没有等来皇后的答案,有宫侍走进殿内,禀告有客来访。
是前几日递了帖子说要来拜访皇后的佟小姐与庞小姐,皇后这才掀起眼皮,简短道:“宣。”
她的声音不响,但在这无人敢说话的殿内却宛如一声落地惊雷。
宫侍退下,很快,佟小姐与庞小姐便在宫人的搀扶下走了进来。
她们见了礼便自来熟地坐到两边的椅子上,庞小姐眼尖,第一个发现皇后身前小几上多了一方砚台。
她家中是书香世家,一眼就看出那砚台无论是成色还是材质都属上乘,她惊喜道:“光……娘娘是打算重拾书法么?”
不等皇后回答,佟小姐便兴奋异常地接上一句:“我早说啦,娘娘墨宝世间千金难寻,娘娘对书法的热爱自然也是千金不换。
“如今这世间也总算是迎回了娘娘这尊书法大佛。”
庞小姐嗔她一眼:“你瞧瞧你这说的都是什么话,旁人都不晓得你这是在夸咱们娘娘,还是明褒暗贬呢。”
佟小姐弯起眉眼,作出一个发誓的手势:“娘娘呀,草民的忠心天地可鉴,日月可证。”
“呸呸呸,发誓的事儿可不能乱发。”庞小姐忙伸手将佟小姐的手势按下,“好啦,咱们娘娘肯定都知道的,是也不是?”
皇后的脸上露出一个并不明显的笑意,她没有回答,但在场人都知道了她的答案。
“娘娘复笔第一张书法打算写什么?”庞小姐从椅子上探出身,双手搁在座椅把手上,脆生生地问,“要我说,就写梅花香自苦寒来。”
“嘿——那有什么意思?”佟小姐的眼珠子在眼睛里转了一圈,她想出一个鬼点子,“要我说,就写光娘的名字。”
“名字有什么好写的呢?”庞小姐一挑眉,斜了佟小姐一眼。
佟小姐挺直脊背,梗着脖子反问:“你可还记得自己的名讳为何?”
庞小姐摸了摸自己的脸颊,佟小姐如此突兀地问了这么一句,她一时之间确实还想不起来。
“你瞧瞧,若不把自己的名讳记下来,往后还有谁会记得?”佟小姐抓住了庞小姐的话柄,拍着手道。
“莫说咱们了,就是咱们府中的嫡子与庶子都可能无法被后人记住名姓,自然要用能留得下痕迹的东西写下咱们的名字。
“若有一日我们的名字被世人遗忘,至少还有一份墨宝记得住我们的名讳。”
佟小姐看庞小姐被自己问住了,乘胜追击:“不往远的说,你就说,你还记不记得你母亲的名讳?”
庞小姐彻底呆住了。
她们二人都是庶女,母亲或许是父亲一时兴起临幸的下人,或许是父亲买来的小妾。
就算有名字,大约也是桃红柳绿那类没有意义的名字。
可倘若她们的女儿都不记得她们的名字,又有谁还能记得她们呢?
这么想着,庞小姐扭过头,坚定地对皇后说:“写你自己的名字吧,光娘。
“写你的名讳,就算史书不记得你,你也能记得你自己。”
皇后的目光一顿,飘向远方,陷入沉思。
她的名字叫什么?她忘记了。
她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她也忘记了。
好像有很多很多的事情等着她去做,有很多很多的人在等着她的帮助。
可她全部都忘记了。
她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去做,然而现在不止想不起来,也提不起劲头。
怪没意思的,她想。这世界没什么意思。
但她心里莫名有种感觉,只要这样安安稳稳地过完一生,她的任务就能完成一项。
她的眸光落下,复又看向桌上那方砚台。
砚台是那节外生枝,贵妃是,庞小姐是,佟小姐也是。
她并不喜爱变数,她不可以喜爱变数,变数会招致严重的灾难,她只想如此过完一生就好了。
“喵——”
怀里的乌圆儿夹着声音叫了一声,将皇后的注意力唤回来。她低头一看,乌圆儿两只爪子抱着她的手腕,努力地往砚台上够。
小猫的力气不大,又没有伸出爪子,肉垫几乎没有什么力量,皇后轻而易举地就将自己的手抽了回来。
她还是没有去碰砚台。
小猫挫败地趴了下去,脑袋靠在皇后瘦骨嶙峋的手腕上。
“娘娘。”庞小姐扶着扶手站起来,她身边的下人上来搀扶住她的手臂,她推开那人的手,靠自己纤细的脚腕摇摇晃晃地站稳。
“娘娘,你从前不是这样的。”她的眼眶红起来,声音也变得哽咽。
皇后看她不语。
“娘娘,您还记得吗?小时候,您、我与极娘出远门踏青,您说——”
那是相当明媚的春天,暖融融的阳光平等地笼罩在每个人的身上。
彼时的小皇后已失去一魄,坐在马车里安静地看书。
庞小姐与佟小姐在下人的搀扶下在外放风筝,但试了好几次都不得要领,又不肯让别人帮忙,于是她们想到了小皇后。
遣了人来敲响了小皇后的窗户,庞小姐细细的声音用尽全力大喊:“光娘,出来晒太阳啦——”
为了保护三位千金——主要是小皇后的安全,这一片草地都被清空了,否则庞小姐这大逆不道的举动就该被她父亲罚了。
但尽管她全身都在用力,那轻飘飘的声音却没有在草地上传多远。
小皇后撩起车帘,她看到阳光下闪闪发光的草地与露珠,还有那两轮比太阳更为耀眼的笑容。
她摇了摇手,示意自己不下车。
佟小姐撩起裙摆,像是踩高跷的艺人一般一瘸一拐地往马车这里走来。她走得不稳,时常维持不了平衡,身子一歪就要倒到地上。
她推开所有想来帮忙的手臂,额头上渗出细细的汗珠,硬是咬着牙靠自己的双腿走到窗边。
她扒着窗户,就那么几步路的功夫便让她气喘吁吁,可她看起来一点也不累,反而笑得极为开心。
她拖长声音撒娇道:“出来嘛,好不容易出来踏一次青,你总是待在马车里有什么意思?”
小皇后漠然地垂眸看了看佟小姐发白的指关节,低声道:“我走不了路。”
佟小姐用袖子点去额头上的汗水,一张脸晒得红彤彤的:“那你一个人待在马车里岂不是很无聊?”
“没关系,我习惯了。”小皇后递出一张帕子给佟小姐擦汗,顺带将她脸上的脏印子都擦去,“别把脸弄得太脏,小心回府后被罚。”
“没事的。”佟小姐抿着唇笑,“他心里只有他那两个有出息的儿子,才不会管我呢。”
小皇后为佟小姐擦汗的手一顿,将手里的书放到边上,摸了摸佟小姐的脑袋。
“你的发髻都乱了。”小皇后扶正了佟小姐的发髻,佟小姐身后的下人便上来替佟小姐重新绾头发。
“就乱今天这么一天。”佟小姐眨眨眼,“你看,头发乱了,但是天不会塌。”
庞小姐又大喊:“极娘快来,风筝飞起来啦!”
听到庞小姐的话,佟小姐也顾不上再劝小皇后了,又迈着她那小心翼翼、一步一摔的步子往回跑。
小皇后看着她的背影,摔了那么多次跤,昂贵的裙摆和手心都沾上了泥土,似乎还有擦伤。
但她的脸上还全是傻气的笑容。
她看过自己的弟弟放风筝,对于自己的弟弟而言,这只是一项平常的活动。她的弟弟从来不会因为风筝飞起来而感到开心。
甚至在短暂地牵了一会儿绳子以后,就会失去耐心将手里的东西一甩,也不管风筝会不会飞跑。
只是将风筝放起来,就值得她们这么高兴。
皇后回了神。
她们就放过那一次风筝,皇后庆幸那次太阳正好,风也正好,让她们的风筝飞起来了。
既然风筝飞起来了,就永远不要落下。
她伸出手,握住了那方砚台。
她想看到她们的笑容,所以——
“叶剑,替我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