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5章 昼短(64)(2/2)
商礼忍无可忍夹起一只虾饺,趁费童张嘴的间隙狠狠一塞,“闭嘴。”
“唔!”
费童被堵得猝不及防,三两口把食物咽下,眨眨眼,“还挺好吃,再给我一个。”
“没了。”
商礼适时夹走最后一只虾饺,幸灾乐祸地怼费童:“吃什么都赶不上热乎的。”
费童瞪他一眼,幽幽抛出一句:“比你好点,你是压根没吃到。”
“……”
商礼被他气笑了,“有意思吗?”
“挺有意思的啊,哎,你说三儿到底跟没跟刘孟野分手?你当哥的也不问问?”
“你也是当哥的,你怎么不问?”
“那显得我多八卦。”费童扫了眼桌上的残羹剩饭,又捏起一只春卷塞进嘴里,“那你再说说,假如说他们已经分了,那三儿能看上章询不?”
“看不上。”
“此话怎讲?”
“不怎讲,看不上就是看不上。”
商礼咽下最后一口饭,放下筷子,重新拿起一旁的财报:“别忘了帮我催提车,后天三儿就回剧组了。”
-
这些年商礼变着花样给沈三伏送生日礼物,都很昂贵,却也实用。
送市中心的工作室,送绝版影碟和黑胶,亲自出面跟赵静要假期,然后亲力亲为订好所有行程,把沈三伏打包到地球对面的海岛上强制他度假看风景。
今年商礼送的是车,一辆平常的商务用车,一辆房车,加在一块也价格不菲,尤其是那辆房车——近年来赵静大抵也是钱赚够了,不再给沈三伏安排那么多综艺和广告,接戏多了起来。电影拍摄周期长,郑梅在这方面很挑剔,有时两年才接一部,宁缺毋滥。
其余时间就拍剧,常驻影视城,一年里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剧组打工。别人的房车多是租的,租车本身也是条很完善的产业链了,并不麻烦,但商礼仍执意给沈三伏买了一辆。
一是自己的车到底安全,不必时常担心有疯狂粉丝在车上装针孔摄像头和定位器,二是沈三伏跟着商礼生活多年,虽然平时嘴上不说,但洁癖也很明显,睡不知道多少人睡过的床,总是翻来覆去觉得心里别扭。
沈三伏拒绝过,说浪费钱,但商礼没管,亲自去挑了车,付了款,叫人开到剧组酒店楼下去,车里还塞了一堆生活用品,都是平时沈三伏用惯了的牌子。
费童为这事没少嘲笑商礼,说他年纪渐长,越发像个絮絮叨叨的老妈子。
商礼没搭理他。
如今他心里很多情绪都沉淀了下来,学会不再胡思乱想,把精力都放到眼下。
守三娱乐的商业版图从一开始就没有规定死,做影视多少有沈三伏的原因,而艺人规划签约和新媒体那一块则是费童感兴趣的,他俩这些年各司其职,配合得很好。
后来公司稳步上升,马前进莫名其妙非要来融资,出手阔绰,直接把守三娱乐托举上市,公司再度扩招,摇身一变成了守三集团。
商礼绕了一圈,又回到了老本行,握着马前进给的资金四处投资,马前进早早退休坐上股东席位,每天笑呵呵地抓着商礼聊时下最火热的投资领域,从新能源到AI大数据,人老心不老,什么都想插两脚进去。
影视具体业务早分管给了从别处高薪挖来的专业人士,不过挂名在商礼手下,商礼平日里也并不经常过问,但凡关注的,都跟沈三伏有关。
影视部的老总也八面玲珑,凡是牵扯到沈三伏的工作,都专门拢到一个小组里,定期去找商礼汇报。
眼下正有个项目,盯着的人很多,不少演员都在试探,其中不乏许多有名有姓的中生代演员都表示愿意放弃片酬,只为一个戏份不多的配角。
项目是李石早些年拉着人攒起来的,因为体量庞大,进展缓慢,期间还是葛政负责选角,天南海北广撒网去捞合适的面孔,李石不缺钱,他自掏腰包想做点自己真正想做的,因而各方面都极为挑剔,宁缺毋滥。
商礼早先就找李石吃过饭,表示守三愿意做最大出资方,并且不做上限,条件当然也显而易见,希望能给沈三伏一个试镜机会。
李石当下没有表态,饭后葛政叫住商礼,斟酌着用词告诉他:“其实李石本来不打算用小伏。”
“为什么?”
“原因很多。”
葛政看了看商礼脸色,“一方面,他现在有公司,站在公司角度考量,一定是利益至上。李石这个人你知道的,喜欢用实景,慢工出细活,他早年间最高记录是一部片子连拍带剪用了八年,放到现在,不可能有哪家公司愿意让艺人花这么长时间去拍一部戏——而且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放出来。”
商礼沉吟片刻,“还有呢。”
“还有就是——”
葛政想了想,还是把话说得很直白:“这些年小伏营销太过,曝光太大,说难听点,李石觉得他已经不适合拍电影了。”
“我明白。”
商礼点头,“小伏这些年的表现,光谈业务能力,葛老师,你给什么样的评价?”
见葛政讳莫如深的神情,商礼笑了笑,“没关系,您直说。”
“中规中矩。”
葛政也没留情:“他年轻时有灵气,这有目共睹。可签了天和以后,在我看来弊大于利,戏接得太满,综艺上得太过,做演员是需要沉淀和反思的,如果始终没有机会停下来做调整,那么最终只会越走越远。”
“您觉得还能掰得回来吗?”
“看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