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良计(2/2)
皇帝随手接过温度正好合适的茶水,不紧不慢啜饮了一口,放下手里的奏折,终于擡起头,看向下方跪着的人。
“给朕说说,你为何认为不能轻易放过程遂?”
谢景湛俯身磕个头,开口道:“回陛下,程遂身为户部侍郎,虽然次居户部尚书,但仍掌管我朝重要财政事务,但此事罪大恶极,这些时日已经查出许多与之有关的人,不该就此放下。”
皇帝看起来似乎对他说的话有几分兴趣:“接着说。”
“臣以为,可以程遂为鱼饵,钓出背后手脚不干净的人,杀鸡儆猴,震慑天下,另其不敢再犯。”
“再者,虽则户部向来掌管全国政令、贡赋、征役之事,但毕竟关乎国库是否充盈,若非这次程遂之事无意暴露,还不知有多少银两暗中流向贪污腐败之人手里,长期以往,国库必然空亏,朝臣骄奢淫逸,我朝根基不稳,必生大乱。”
“是以程遂之事,表面虽只是一桩贪污案,但从长远来看,必须严加整治,重振朝纲,稳固我朝根基!”
皇帝看着底下伏跪着的谢景湛,眸光晦暗不明,不知过了多久,他才开口:“你的意思,是要朕收回户部的权力?”
谢景湛不假思索:“正是。”
“可六部从前朝起建立,一直沿用至今,若朕收回户部的权力,这财政之事又该归谁管?众大臣又如何异议?”
谢景湛道:“财政向来关乎国家命脉,臣以为,不该将财政事务全权交给户部,此次程遂之事便是教训,陛下适当收回一些户部的事务,或由陛下亲自掌管,又或另设一处机构,与户部并立,两者制衡,方可稳固长久。”
“至于朝臣异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此举是为了我朝百年生义,用心良苦,想必他们定然会同意的。”
谢景湛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听不见其他声响,曹高义站立在底下,眼观鼻子嘴观心,像是个聋哑人一般,没有丝毫反应。
过了许久,皇帝终于开了口:“你说的不无道理,朕考虑一番。”
谢景湛俯身:“一切皆听陛下圣意。”
皇帝垂下眼皮看他,眼里露出些许玩味:“朕怎么觉得,你似乎对程遂有恶意?”
谢景湛一僵,但很快放松下来,回道:“程遂利欲熏心,贪得无厌,若让这样的人掌管国库财政,将来必定酿成大祸,臣虽一介平民,但不忍看他为祸朝政,加上心有良计,想要献与陛下。”
这一细微的反应自然没有逃过皇帝的眼睛,他轻轻摩挲着手里的茶盏,没有说话,让人琢磨不透想法。
殿内一片沉默,不知过了多久,曹高义眼皮跳了跳,眼珠微微一转,看向上面的皇帝,犹豫着是不是该开口说些什么的时候,皇帝终于开了口:
“你这计策,的确算得上良计。”
谢景湛仍伏跪在地,没有丝毫动摇。
“我大梁有谢爱卿这样的良臣,属实有幸。”
“陛下谬赞。”
过了一会儿,皇帝看向他,缓缓道:“若朕采纳了爱卿的计策,该封个什么职位给爱卿才合适呢?”
谢景湛道:“臣一心只为陛下,为大梁效力,并无任何求取功名之心。”
殿内一时鸦雀无声,过了一会儿,皇帝轻声笑出来:“好,好,好。”
“你能有如此纯真之心,朕实在欣慰。曹高义,你亲自送谢公子出宫。”
曹高义立马上前:“是。”
谢景湛依言从地上起来,双腿因为长时间的跪立早已僵直麻木,强行起来时控制不住地趔趄了一下,曹高义立马伸手扶住了他。
谢景湛面不改色,行了一礼后退了出去。
行至殿外,曹高义一边搀扶着他,一边道:“谢公子,要不奴才给你唤辆软轿来吧?”
谢景湛轻轻笑了笑,不碍事,只是有些麻了,走一会儿便好。
曹高义叹了口气,扶着他慢慢往外走。
一路快到了宫门,谢景湛停下来:“曹公公,就送到这里吧,马车已经停在外面,我就不耽误你了。”
曹高义看了看宫门外,道:“谢公子今日这番良计,若是陛下采用了,说明公子就不是普通人,日后必定会前途无量的。”
这话说的极为漂亮,谢景湛笑了笑:“谢曹公公吉言。”
曹高义看着他走出宫外,上了马车,这才原路返回。
回到了养心殿,皇帝正低头批阅奏折。
他恭恭敬敬地在一旁候着,给皇帝研墨,什么话也没说。
过了一刻钟,皇帝一边把刚批好的奏折放在一旁,一边头也不擡道:“出去了?”
曹高义道:“回陛下,已经送出宫了。”
“他说了什么?”
曹高义答道:“谢公子什么也没说,只是刚出去时腿有些麻,奴才说给他寻一辆软轿来,谢公子拒绝了。”
皇帝没说话,从鼻子里轻哼一声,殿内一时之间又安静下去了。
不知过了多久,批好的奏折已经垒成很高一摞了,皇帝从众多奏折中擡起头,伸了个懒腰,长吸一口气。
曹高义眼疾手快地上前,替他按摩肩颈。
皇帝闭着眼享受,不知过了多久,他突然道:“你说谢景湛这个人有多恨程遂?”
曹高义一顿,很快继续手上的动作:“陛下真是说笑了,奴才……哪能看透别人的心思呀。”
“但说无妨。”
曹高义顿了顿,小心翼翼开口:“许是……因着崇德公的缘故罢。”
皇帝眼也没睁:“怎么说。”
曹高义想了想,继续道:“毕竟……去年崇德公在牢狱时,程大人暗自敲打了牢里所有人,不许任何人受贿。或许就是因为这事儿……谢公子把他给记恨上了。”
皇帝没说话。不知过了多久,他嘴角微扬:“这毛头小子,还是太年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