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墙纸 慢一点(1/2)
第36章 墙纸 慢一点
李屿淮失踪了。
这个消息, 如同一支淬了毒的利箭,狠狠扎进了西且弥军区的心脏。
李屿淮失踪那晚所有参加宴会的官员,都被审查了三遍又三遍, 然而,并没有任何异常。这也意味着没有找到李屿淮的线索。
高彦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紧急召开了军区会谈。
“都哑巴了?”高彦怒声喝道, 猛地抽出腰间佩刀,重重地砸在那泛着冷光的青铜沙盘上。
“砰”的一声闷响, 惊得沙盘上的三根令旗歪斜倾倒,摇摇欲坠。
这位相貌清俊、举止文雅的亲卫长,此刻眼角赤红如血,满脸尽是怒容。
“七千戍卫,竟找不回一个活人?”
满座虎背熊腰的军官,大气都不敢出。
“把地皮给我掀开三尺!”
“李校事莫不是被沙匪掳了去?”江齐突然冷声说了一句, “还是说……有人借机清理门户?”
李屿淮在校事府失踪, 实在匪夷所思, 联想到之前李屿淮假死后清理王廷之事,不少官员纷纷猜测,这又是李屿淮在玩“狼来了”的把戏,说不定又是要借机整谁。
高彦心下冷笑,李屿淮还没找回, 这些人就忙着唱反调,不过,现在不是收拾这些人的时候。
他眼珠布满了血丝, 缓缓地转动着。“你们有这胡乱猜测的精神,不如现在就去搜山检海,”他的嘴角忽然向上咧起, 露出的森白牙齿,在光线的映照下,泛着冷冷的寒光,“再找不到李大人,今日在座的诸位,怕是都要去诏狱喝盏茶。”
孟叶压低声音在谢晗耳边道:“高大人好重的火气啊,你我可要小心。”
谢晗勾唇笑了笑。
下一刻,高彦毫无预兆地看向了谢晗。虽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但高彦总感觉李屿淮失踪与谢晗脱不干系。
他冷冷盯着谢晗道:“听闻谢大人最近总不在公署,是有什么紧急重犯要抓?”现在任何事都没有寻找李屿淮紧急,高彦这话暗指谢晗不尽心。
谢晗垂眸整理了一下官服,正色道:“巡查外城防御工事,是李校事三个月前就定下的,高大人有意见?”
其实谢晗是偷偷去画舫审问李屿淮了,可惜一无所获。
高彦冷哼一声,他知道谢晗的性格,就算真有李屿淮的消息也不会告之实情。
不多时,西且弥的其他官员也陆陆续续来了。
众人依次入了座,开始分析李屿淮失踪之事,他们表面一副担心李屿淮的模样,实则不然。毕竟,李屿淮平常是出了名的笑面阎罗,御下严厉,这些人在他的威压之下怕得要死,只恨不得李屿淮永远都别回来。
凭心而论,在场所有人中真正担心李屿淮的只有高彦一人罢了。
“李校事失踪一案,事关重大,还是应该禀明夏朝,由夏朝派官员来详查。”
“正是。黑甲军都束手无策,我们怎么可能找得到。”
高彦眼神冰冷,直直地注视着这群人。他们如同蛆虫一般,熙熙攘攘地挤满了军帐。藏在广袖之下的手,正止不住地兴奋颤抖着。
唯有高彦还记得,四年前蛮族围城的那个危急时刻,是李屿淮不顾刀光箭雨,毅然带领黑甲军冲锋陷阵,大败敌人。而他自己,却因为这场战争,身上多处受伤,险些丢了性命。
高彦怒极反笑道:“李校事虽然是夏朝御史,人却是在西且弥失踪的,西且弥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全都逃不掉罪责。”
“这、这是什么话?”西且弥官员不满道:“李校事失踪,我们也是无能为力啊。”
“无能为力?”高彦冷冷道:“我索性告诉你们,李校事不仅是夏朝御史,他真正的身份是夏朝太子!若是殿下少半根头发,整个西且弥王廷都要陪葬!”
这话犹如春日惊雷,直接在众人耳边炸响了,谢晗眸光一冷,下意识看向孟叶,只见孟叶眼里同样写满了不可置信。
李屿淮。
夏朝太子?这怎么可能?!
“荒唐!太子怎么可能扮作五品监察御史。”官员颤颤巍巍地道。
若是丢了一个御史,西且弥尚且能够承担,但若是夏朝的太子在西且弥境内失踪,绝对会给西且弥带来覆国之灾。
“太子印信在夏阳关验过三次。”高彦冷道:“西且弥的官员们,竟能让活人在你们眼皮子底下蒸发?”
他又道:“夏国锦衣卫不日便会进入西且弥寻找太子,这期间,西且弥每一座城池都要戒严,任何人不准随意出入。”
“疯了吧?夏国太子此刻应当在东宫批阅奏折,怎会出现在西且弥边境?”年迈的典客丞山羊胡子猛地翘起。
“上月十八,长安驿马分明传来夏朝太子监国的邸报!”户部侍郎陈子豪压低声音道。
“陈大人此言差矣。”礼部参事王弼大有深意地道,“三皇子月前派暗探潜入校事府,怕是早知李屿淮身份有异。”他刻意拖长的尾音像毒蛇吐信,引得众人倒抽冷气。
散会之后,孟叶将谢晗拉到一旁道:“谢老弟,你究竟把李屿淮弄到哪儿去了?”
孟叶还以为谢晗揍李屿淮一顿,便会放人离开,谁知这么久了李屿淮还未归来。
谢晗该不会杀人灭口吧?!
“倘若李屿淮真是夏朝太子,你万万不能对他下毒手啊。”
谢晗道:“不必担心,我自有分寸。夏朝的锦衣卫就要来了,你替我盯着高彦的动向。”
孟叶微微颔首。
全城戒严之后,谢晗并不敢掉以轻心,他的反侦察能力极强,很快发现有几个人在暗中跟踪他。
一更时,谢晗一闪身,迅速拐进了鱼骨巷。然而,青石板上那三串轻重不同的脚步声,却如影随形。
第二日,他欲从雀羽巷前往码头,却发现临河的茶楼,二层的竹帘微微晃动。
第三日,他想去拜托孟叶前往画舫照看李屿淮,却瞥见斜后方货郎担子里,寒刀反射出了光亮。
第四日、第五日,他发现孟叶、江齐家宅附近,乔装成更夫、轿夫和卖花婆的暗影们,已借着街市的嘈杂,悄然编织着一张天罗地网。
谢晗已经整整五天,找不到机会去画舫了,他想去见李屿淮,又担心暴露自己。
这期间,李屿淮是夏朝太子的消息甫一传开,便如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
朝中的清流们,连夜虔诚地焚香祝祷。而民间的百姓们,在热闹的茶肆里,讨论着东宫的旧事。
五年前,黄河突发决堤之祸,太子身着素服,亲自指挥抢险救灾。三年前,饥荒肆虐,太子毅然决然地打开自己的私库,拿出财物赈济那些流离失所的流民。
这桩桩件件往事,都被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谢晗既忧心李屿淮的失踪会引发朝局倾覆,更害怕李屿淮独自留在画舫会被活活饿死。
等到第六日暮色四合时,谢晗仍旧没有甩掉跟踪他的小尾巴。
他终于控制不住脾气,直接将人揪出来痛打了一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