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成了举人家的恶毒夫郎 > 第117章 转换一下思路 彭希明动心

第117章 转换一下思路 彭希明动心(1/2)

目录

第117章 转换一下思路 彭希明动心

江大河是真的急了。

他要求本就高, 若是江柳再错过最佳婚配年龄,那就更不好找了。

而且吧,自打江麦也进了私塾, 他在原有的条件上,又添了新要求:

他想招个读过书的女婿。

女婿是半个儿嘛, 他对儿子的期许, 自然要投射到女婿身上。

可这么一来,合适的人选就更少了。

读过书诶, 要是家境不好, 那能去读书吗?

而且, 每一个读书郎,都是全家的期望, 谁家肯让自家的期望去给人当上门女婿?

他又不跟余县尉似的位高权重。

是以,他真的愁坏了。

在家坐不住,就过来找江纪、叶厘了。

江纪听完他的话,有些意外:“二叔, 你想招个书生?”

“不不不, 是读过书的, 不是正在读的。”

江大河摆手。

有余采的例子摆着,他可不愿供白眼狼。

“进过私塾, 不跟我似的是个睁眼瞎就成。”

他说着咳了一声:“我知这个要求高了,但你和厘哥儿认识的人多,万一真有呢?”

许愿嘛。

先许了再说。

江纪闻言笑:“不算高,我和叶厘多打探打探。”

这话让江大河脸上愁绪散去不少:“行, 小柳一辈子的幸福,就指望你们夫夫了。”

他没多留,又叮嘱几句, 然后就高高兴兴的走了。

江纪继续生火。

叶厘继续洗黄瓜。

夫夫两人一边忙活一边在脑中搜寻合适的人选。

其实,自打去年江大河江柳父女俩解开心结,到目前为止,媒人已给江柳介绍了三个。

但江大河都不满意。

他中意的女婿,要高高壮壮,踏实勤快,模样也不能差。

可这样的壮小伙儿,若不是家中吃不上饭了,谁会给人当上门女婿?

如今,江大河还又多了个读过书这一要求,不好找哇!

翌日,叶厘、江纪、叶阿爹做完豆腐从作坊那边回来,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叶两便赶着牛车进了院门。

他从牛车上跳下,转身从背篓里拎出三条一尺多长的鲤鱼。

刘饴最近爱喝鱼汤,他今日买鱼时,多买了三条,好叫叶厘炖鱼吃。

叶厘走过去,将鱼接了过来:“哥,两条就够了,下次不用买这么多,还有其他菜呢。”

叶两笑呵呵的道:“小纪、小麦都在家,人多。”

“成,那今个儿就不炖猪肉粉条了,炖鱼。”

叶厘拎着鱼往水井旁走,准备现在就收拾了。

江纪拎着剪刀过去,想要帮忙,叶阿爹见状,忙道:“你明天一早就回县学了,哪能收拾这个,太腥了,我来。”

这鱼腥味能在手上缠一日还不散!

他一把将剪刀夺下,口里还道:“你和厘哥儿都去歇着吧。”

他的好儿婿,可舍不得厘哥儿一人干活。

叶两闻言笑:“你们俩都歇着,我和阿爹择。”

叶两一开口,叶厘立马将鱼递了过去,笑眯眯的道:“那辛苦大哥和阿爹了,我叫江纪去牛叔家买点羊奶,待会煮饮子喝。”

江纪听了,回屋揣上铜板,买羊奶去了。

于是叶厘搬来小板凳,坐水井旁一边磕南瓜子一边看择鱼,口里还问:“大哥,今日镇上生意如何?”

“还行,我将你饴哥送到镇上时,豆腐泡快卖完一陶罐了。”

“而且,已有熟客等在摊前,准备买豆乳米麻薯。”

叶两高兴道。

叶厘听了,也高兴:“那以后出摊再早些,早些卖完早些回去。”

夏日,刘家饼摊都是天不亮就出摊了。

因此豆腐泡也得跟着出摊。

可没人会在天亮之前买凉饮子喝,叶两一般都是辰时末才将刘饴送到镇上去。

叶阿爹闻言,也点头道:“厘哥儿说的对,天热,早出摊,早回家,他怀着身子,别太累了。”

“生意不如娃重要。”

叶两应下:“今个儿回去我就劝劝他。”

饮子生意超出预期。

而且冬季就没了生意。

是以刘饴想趁着现在多赚些。

镇上也有卖饮子的,但不是专门的饮子店,是饭馆、酒楼卖饭食时顺手卖的——八仙镇一入冬就没外地商旅了,开饮子店风险太大。

如此一来,竞争就不大。

还有,刘家饼摊位于镇外,凡是入镇的商旅,都得路过刘家饼摊。

地理位置很不错。

当然,更重要的是饮子出众。

刘饴卖的饮子有两种。

一种是最便宜的茉莉绿茶,扛大包的也喝得起。

一种是豆乳米麻薯。

这豆乳米麻薯里加了炼乳。

口味比鲍北元卖的豆乳米麻薯更浓郁。

但价格也更高。

本地人舍得喝的不多,可如果有商旅入镇,那卖的就很好。

大热天的,都想喝点凉的降降温。

而且只有本地有豆乳米麻薯,对外地人而言,这道饮子很是新鲜。

所以,光是豆乳米麻薯,一日就能卖出去一百八十提。

一提子能挣三文钱。

一共是五百四十文。

茉莉绿茶便宜,卖一提子只能挣上一文。

但薄利多销,一日也能卖一百多提。

两道饮子加一起,那能挣个七百文。

刘饴、刘帆兄弟俩平分,每人一日能有三百五十文。

一个月下来,差不多有十两。

而且,刘饴只负责做炼乳、米麻薯、红豆这些小料。

茶汤由刘帆煮。

每日的活计不算重。

不过,天热,不好叫刘饴一直在镇上待着。

依他看,今后刘饴不用去镇上了,由他负责将小料送去镇上。

大不了多给刘帆分些钱。

他都二十四了,孩子要紧!

江纪将羊奶买回来后,叶厘起身拎到灶房和茶叶一起煮了。

煮好后盛到陶罐里,用绳子吊着放到水井中,饭后喝正合适。

这时,三条鱼也收拾好了,他将鱼剁成块,先煎一下,然后倒入开水大火猛炖。

快炖好时,他往里放了些海带、嫩豆腐。

之后盖上锅盖,再炖上一刻钟,那就可以吃了。

不过,天热,将锅盖掀开,晾了好一会儿众人才拎上碗筷开吃。

饭后,江芽把碗筷一推,起身就往屋里跑。

他昨日才学针线,今个儿就会缝沙包了。

刚才沙包只缝到一半,他得赶紧回房收尾,争取下午就能踢上!

次日一早,天不亮叶厘就起床做早饭。

饭后,他赶着牛车送江纪、江麦回县学、私塾。

去年,江纪都是前一日下午回校。

今年就没这个必要了,不就是一日早读,翘就翘了,不影响什么。

送完两个读书郎,他赶着牛车去了半闲居。

他认识的人少,想给江大河挑个合心意的女婿,那肯定得拜托余采、彭希明。

可他来的早,余采、彭希明两人不在。

他便问张副掌柜借了纸笔,给余采留了字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