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成了举人家的恶毒夫郎 > 第100章 去彭家 彭家的情况

第100章 去彭家 彭家的情况(1/2)

目录

第100章 去彭家 彭家的情况

邢管事来时, 余采正坐在桌旁,拿着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马上要过年了,店里的生意一日比一日好, 不少食客反馈说,想在过年时也吃上芋泥。

是以, 他便想做个调查, 看年三十和大年初一那两天到底要不要营业。

听到邢管事说,是彭希明想见他, 他微愣之后, 轻轻点头:“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 彭希明掀开棉门帘进来了。

他在门口站定,先搓了搓大手, 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余采见状,温声开口:“但说无妨。”

听到这四个字,彭希明擡手挠了挠头,仍有些难为情。

他平日迟到、早退也就算了。

现在还想请假!

但这事儿吧, 必须办。

他不敢去瞧余采, 眼睛盯着地面, 解释道:“余掌柜,江老弟怜我家贫, 不仅愿赊给我一批变蛋,还要帮我运回家去。”

“我想请两日假,将这门小生意安置妥当。”

余采:“……”

他呼吸一顿。

不用说,这定然是叶厘的主意。

上次叶厘向他举荐了彭希明后, 这期间虽时常来半闲居找他,但并未再提及彭希明。

他以为叶厘就这么算了,不想暗地里, 竟有实际行动。

他不由握紧了手中的毛笔,这个厘哥儿!

这是铁了心的要撮合啊。

暗暗呼了口气,他瞧着眼前的人,问:“这是好事,的确不能耽误,你回去吧,办妥当了再回来。”

得了这话,彭希明顿时松了口气,忙道谢:“谢掌柜宽仁。”

他本想表两句忠心,比如回来后会更努力干活之类的。

可又想到他现在已经是尽最大努力、绝无一丝偷懒的干活了,于是他就闭了嘴,朝余采作了个揖,撩起门帘出去了。

出了门,他先是同邢管事说了此事,之后就离开半闲居,去了野枣坡。

中午放学那会儿江纪同他交代了,明天一大早就去他们村,因此,今天就得将变蛋数出来、装车。

考虑到家家户户都要置办年货,江纪愿赊给他三千个变蛋!

更重要的是,每一千个变蛋,江纪让利三百文!

这个让利,是在最开始的价格也就是一千个变蛋,能挣八百多文的基础上让的利,而不是后来龚力生提了价格后让的利。

如此一来,他们家出售变蛋时,也能给顾客稍稍便宜些,比如买三十个送一个之类的。

有这个优惠在,即便大桥镇远不如八仙镇,那变蛋肯定也好卖。

江纪将这一切都安排好了,他们家等着卖变蛋数钱即可。

这叫他激动得真真是不知该如何道谢。

恩人呐!

三千个变蛋,一辆车子挤一挤可以装得下。

但考虑到万一有事情耽搁了回程江纪会走夜路,叶厘就拜托江通跟着走一趟。

两辆车子,空间一下子宽裕了许多。

为了明日能早些走,当晚,彭希明在江家留宿。

他住在老房子的西屋,也就是之前叶厘、江纪的房间。

次日一早,等作坊那边开始运转,江纪、江通同彭希明也出门了。

彭家所在的大桥镇位于县城西南,而野枣坡在县城北边,因此他们直接绕过县城。

若是等城门打开穿越县城,那就太耽误时间了。

这会儿绕路,虽说会多走一段路,但晃晃悠悠走上三个多时辰,待天色大亮,便可抵达彭家。

江通不在,叶厘便顶上他的位置。

将今个儿的芋泥送走后,叶厘去作坊那边过滤豆渣和做豆腐。

下午,江大河梁二香几个又过来清洗芋头。

他也跟着帮忙。

有正经活计做,这一日就过的飞快。

冬日天短,晚饭吃的也早,饭后,叶厘陪着江芽玩了会儿,等小家伙回屋睡觉,他便打开钱箱,开始数铜板,好为作坊的员工准备年终奖。

其实距离发年终奖还早。

今个儿才腊月十四。

但这不是没事做嘛。

看书打瞌睡,针线他不会,也就数钱能让他注意力集中了。

作坊一共二十八人,算上江芽这个小家伙,还有远在县城的江顺,一共是三十人。

因村作坊建立的时间短,所以这年终奖肯定不能按照全年算——每人三百文,也就差不多了。

一人三百文,三十人就是九两。

这个支出不算小。

而且,年礼是三倍节礼,也就是每人十五斤米面肉。

这点儿东西瞧着不多,但换成铜板,差不多是五百文。

一人五百文,三十人就是十五两。

这一个新年,他就支出二十四两。

不过,这部分支出是早就定下的。

不影响他的月盈利六十两。

作坊一直到腊月底才停工。

粗略算来,算是运行两个月。

一斤豆腐泡他可挣五文七厘,一日六百斤,他可挣三千四百二十文。

两个月的总盈利就是二百零五两。

但他要给员工发工钱。

腊月底江纪回来时,作坊发了第一个月的工钱。

一人一日三十文,共二十八人,头一个月作坊运行了三十三天,因此总工钱接近二十八两。

第二个月也就是腊月,运行三十天,工钱支出算作二十六两。

两个月的工钱加一起是五十四两。

另外,还有冬至、腊八两次节礼的支出,一次支出算作五两,第二次因有腊八粥,算作六两,两次就是十一两——生辰礼不多,可以忽略。

如此一来,二百零五两减去五十四两再减去十一两,那还剩下一百四十两。

这一百四十两,他只拿一百二十两。

余下的二十两,明年用来盖村塾、买农具、打水井。

反正他是不会亏的。

他数啊数,将三十人的三百文全数出来,依次全放入钱箱。

但江纪还是没回来。

没有表,他不知具体到了什么时辰,只知道又等了好一会儿,外边终于传来了江纪同江通的交谈声。

他赶紧起身出了小客厅。

一踏入院子,他就冲着大门喊道:“江纪?”

“哎!”门口,江纪响亮的应了一声,还交代道:“有热饭没?让大通哥吃了再回家。”

“有有有!都在炉子上温着呢!”

叶厘笑了起来,忙回屋端起油灯去了灶房。

这时,江纪、江通两人也牵着牛车进门了。

待两人洗手进灶房,叶厘已将饭菜摆到了桌子上:“大通哥,快坐下喝点热乎的。”

今晚他煮的是红薯汤,这汤煮得久,差点儿把红薯给煮化了。

哪怕不放糖也有明显的甜味。

汤一直温在炉子上,略有些烫嘴,此时喝来正好去去寒气。

江通也没客气,他同江纪在桌旁坐下,端起碗先喝了口红薯汤。

其实两人回程时,彭母给他们准备了白面饼子、鸡蛋,可路上走了三个多时辰,这点东西已消化的差不多了。

江纪也端起碗喝汤,等甜滋滋的味道在口中散开,他不等叶厘发问,就解释道:“彭大娘太热情了,中午宰了鸡,这一吃饭,就有些耽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