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成了举人家的恶毒夫郎 > 第71章 江大河向江柳认错 房子竣工

第71章 江大河向江柳认错 房子竣工(2/2)

目录

江纪闻言笑:“不用认错,没到这地步。”

但话音落,他忍不住去吻叶厘的唇。

在这件事上,他与叶厘虽有分歧,但无争执。

这种状态,实在是令他愉悦。

叶厘不知江纪心思,但他这个人一向是有错就认。

既然他揣测错了,那道歉就是了。

此刻,见江纪吻过来,他就笑眯眯的与江纪交换了一个短暂的吻,待结束后,两人位置调换,江纪坐在高凳上,他坐在江纪腿上。

瞧着对方近在咫尺的眉眼,两人同时笑了起来。

江大河需要时间去平复情绪,他们就说起了闲话,亲亲我我好一会儿,直到院子里传来江大河的喊声,两人这才从高凳上起身。

江纪去五斗柜底层拿钱,而后两人一同出了堂屋。

江大河已收了泪,但眼还是红的。

他接过两贯钱,也没说什么,直接就出了院门。

他刚走,江麦、江芽就拖着干柴回来了。

两人之所以回来的这么晚,自是江麦要抓着弹弓打鸟,可惜运气不好,今日又是一无所获。

江纪招呼他们俩给叶厘打下手做午饭,他自个儿则是又拎起了瓦刀。

这一次,他上了江通所在的那个脚手架。

叶厘晚上要召开三家会议,他得和江通提前说说作坊的事儿。

另一边,江大河到了家中,梁二香正在做午饭。

江柳、江榆两人坐在堂屋门口做袄子。

瞧见他进门,江榆神色如常的喊了声爹,并问他今天怎回来的这么早。

江柳没有开口,只是一脸紧张的看着他。

他心中更愧疚了。

看看把孩子吓成什么样了!

他拎着铜钱,朝江柳走去:“小柳啊,是爹对不住你。”

一句话,听得江柳立马站起身:“爹?”

一旁的江榆有些纳闷,将手中的针放了下来。

江大河来到两人跟前,离得近了,江柳、江榆都瞧出来他刚才哭过。

江榆正想要开口问,他先一脸内疚的开了口:“小柳、榆哥儿,我之前说的话,你们俩别放在心上。”

“是爹错了,之前再担忧,也不该常常唠叨,这事儿怎么着也怪不得你们俩身上。”

“你们放心,我今后再不会说那些话了,这些年,是爹对不住你们俩,你们别恨我。”

“养你们,跟养……不,是比养儿子强,毕竟照你们厘哥说的,很多儿子都是娶亲之后忘了爹娘!你们比这种儿子强!”

江榆:“……”

他一脸震惊的看向江柳。

这啥情况?

他爹中邪了啊?!

但江柳明白是怎么回事。

江柳鼻子一酸,也想哭了:“爹,我和榆哥儿没恨过你的。”

她爹也就是嘴巴上爱叨叨,实际行动上,对她和榆哥儿不打不骂,甚至连训斥都没有。

虽然看重她纪哥、小麦,但也不会把好东西都给他们而她和榆哥儿没有。

像是家里买了肉,她爹娘宁愿一口不尝,也要确保他们小的能吃上。

所以,这么些年来,她虽然委屈过哭过怨过,但真没恨过。

她要是恨,那也不会想要招婿非得留在这个家。

旁边的江榆,虽然听不太懂自己姐姐与亲爹的对话,可他也的确没恨过,因此他忙也道:“爹,我也没恨过你的!”

“就是……你和姐咋了?好端端的,说这些干什么?”

江大河听了江柳、江榆的回答,心中既高兴,又内疚,他就解释道:“你姐想要招婿给我和你娘养老,我这才发现这些年我错的厉害。”

“招婿?!”

江榆听得一愣。

听到动静,正站在灶房门口观察的梁二香也惊住:“小柳要招婿?!”

……

江大河直到申时才赶着骡车回来。

他将骡车停在院门口,拎着刚才买的糕点糖果干果进了院子。

满满一背篓,共花了七百多文。

其中花生最便宜,他买了不少花生。

叶厘已经炸完了豆腐泡,正在炸面果,见他拎着背篓进了灶房,就道:“辛苦二叔了,快歇歇,吃个面果吧,刚出锅的。”

江大河把背篓放到饭桌上,摆摆手道:“不吃了,在家里吃过饭才去的县城。”

“榆哥儿见小柳要招婿,嚷嚷着也想招婿,这一说话,耽搁了不少时间,因此现在才回来。”

“榆哥儿也想招婿?”叶厘惊讶。

“可不是,小孩子,想一出是一出。”

话是如此,可江大河脸上已带了笑。

若江榆也招婿,那就又多了一个人给他养老!

这叫他如何能将嘴角压下去?

刚才赶着骡车进城,他偷偷笑了一路!

叶厘看出他的好心情,就也笑着道:“二叔,榆哥儿才十四,他想招就招呗,咱给他慢慢挑。”

“等豆腐泡作坊运转起来,他一个月就有一两银子的工钱,再加上变蛋的收入,肯定有俊小伙儿愿意上门。”

这话听得江大河忍不住呲着大牙乐。

可不是,就小柳、榆哥儿的条件,一般小子他还真看不上!

于是他道:“俊的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挑壮一些的,能干活!”

叶厘闻言乐,顺着他道:“对,俊的没啥用,还是壮的好,咱们就挑壮一点的。”

既然说起作坊,他就问:“二叔,那你和二婶、小柳榆哥儿都愿来做工是吧?”

“愿意,怎么不愿意?这活儿肯定得咱自家的人来干。”

江大河点头道。

“好,那傍晚下工后,你和大通哥、大伯他们先别走,咱们商议一下,若是没其他问题,那等新房盖好,就接着盖棚子。”

叶厘道。

“没问题!”

江大河应下。

这么好的事,当然要尽早开工。

多干一天活儿,就多拿一日的工钱!

他现在不觉得三十文工钱多了,想给小柳、榆哥儿招到出众的小伙儿,以他们家目前的财力,远远不够!

他得多攒些钱!

江大河如此想,江通一家子也如此想。

江通家新盖了房子,将那王姓木匠赔的银子几乎全投了进去,家底一下子空了,这心里可太慌了。

要不是有变蛋顶着,他们三兄弟还真不好说亲。

可变蛋真的不费力气不费时间,还得花上半个月才能变现,这期间,他们只能全家一起做风铃。

这小东西简单,卖的也快,攒上几十个交给叶两,两三日就能卖完。

而且,虽说那个王姓木匠就在镇上,但上次闹的太大,那个王姓木匠即便看到了商机,也不敢轻易仿制。

因此,这门生意还是很有钱途的。

不过,等入冬后,没了外地商旅,那这门生意就不好做了。

现在有个作坊能让他们一家子都稳定挣钱,他们特别愿意!

两家都愿意,于是傍晚的三家会议很是顺利,一刻钟就完事。

江通家盖新房时,将从前的院子扒了,腾出来不少还能再利用的土砖。

只靠着江通家的那些土砖,差不多就能将棚子盖起来。

这种土砖家家户户都会做,没有成本,只费人工。

叶厘原本打算的就是在村中找乡亲们买,花不了几个钱。

如今江通非要免费给,叶厘就笑眯眯的收下。

第二日,上梁仪式结束后,叶厘在人群中叫住江福正,他和江福正说起了作坊的事。

江福正一听,也很是高兴,冬天找活儿本就不易,如今不用出村就能日挣三十文,还是围着油锅炸东西,不费力也不冷!

这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

看叶厘三家的男丁都忙着盖房子,腾不出人手,于是他就招呼自家人上山去砍树,好助力叶厘盖棚子。

叶厘这边,大梁一上,接下来的进程就快了。

众人只花了两日,就将屋顶给盖好了。

至此,房子主体部分算是完工了。

这年头也没有什么水泥、乳胶漆,因此,墙壁方面就算完事了。

接下来只需要将地面平整一下,那就能垒炕了。

给地面铺砖,这算小活儿,用不上泥瓦匠和小工,自家人慢慢搞就成。

他们家人多,房子又不大,因此,两日后,五间屋子的地面都铺上了青砖。

接下来,垒炕师傅可以进场了。

这个也快,都是多年的老师傅了,经验丰富,而且叶厘的要求也不离谱,就是比寻常的炕大了点,没什么难度。

垒炕师傅干活时,江家众人则是在新房西边盖起了棚子。

不过,这炕还没垒好,棚子也未完工,一场秋雨就先落了下来。

雨不大,但断断续续下了两日,还伴着小风。

小风将门前的枣树叶子吹落了不少。

等天气再放晴,太阳威力大减。

冬天要来了。

叶厘很庆幸,幸好房子已盖好了。

接下来就是多买木柴,好准备过冬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