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妒火(1/2)
第 11 章 妒火
翌日一早,安门关戍将李世峰,昆城郡守卫睻以及剿匪总帅宋南裕齐聚议事厅,共商灭匪事宜。
原来,当日宋南裕的贬黜,不过是他同李世峰合谋演的一出戏罢了。李世峰带领一部分人马,驻扎在梁丘以南,作出一副与朝廷负气决裂的样儿,目的就是要让叛匪放下戒备。
新任参军,是宁玦的人,宋南裕原本以为,宁玦必定会帮他平定匪患,可却未曾料到,宁玦早有反心。
这么一来,形势便严峻起来了。
宋南裕眉心紧锁,盯住地形图上的位置,不住摇头,“这几日,雪已歇了,靖阳王的士兵很快便会就位,且他封地亦近,我们的人马之前受到埋伏,死伤惨重,现下,无论是粮草,还是兵力方面的支援,都比不上他,万不可硬碰。”
“宋大人这般畏首畏尾的,还打什么仗?不若去府里龟缩待着!”卫睻性子耿直,语带不屑地道,“有我堂堂昆城的支援,还怕那些个反贼?”
宋南裕冷漠地瞟了他一眼,“你可别忘了,现在是冬天。据我所知,昆城有梁丘作屏,可没有屯兵屯田的惯例,轻易征集大量的人马和粮食,只会让百姓愤懑不平,怕是敌兵没打过来,你昆城后方就先自己乱了,没想到,经久未见,你还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真是一点儿长进都没有!”
“你……”卫暄被宋南裕骂得脸红一阵,白一阵,却又辩不过他,气得直拍桌案,“那照宋大人所说,我们就要躲在昆城里等死?”
“哎呀,卫大人,宋大人来他说的有道理啊。”李世峰沉吟半晌,打了个圆场。
他是名老将,曾跟随先帝东征西讨,现下两鬓均已斑白,但却依然精神烁烁,一双眼有神的很,“本来,那些个区区山匪,确是不足为惧的。可据宋大人所说,靖阳王才是叛匪的靠山,他的兵力几何,战术怎样,我们都摸不透,当然不能轻举妄动,宋大人,末将见你通晓兵法,依你之见,我们现在该如何是好?”
“李将军,你所带的兵马,与梁丘残部可有会合?”
“已经会合了,梁丘不能再留,我已经撤走人马,现下都驻扎在昆城开外三百里的荒原之上。”
“嗯。”宋
南裕沉思了会儿,吩咐道,“传我命令下去,晚间,定要多升篝火,越亮越好,宁玦为人谨慎,他不知我们的实力,就不会贸然进攻。我们现在最紧要的就是按兵不动,稳住军心,前两天我已派人去临近州镇送信求援,雪天难行,援军许会晚点儿才能到,一定要让将士们沉住气,守好昆城,等待时机。”
“是,末将这就去派人传令!”
李世峰信任宋南裕,立即领命,只卫暄却仍有不服,却又不好多说什么,憋了一肚子的气儿,径直出了议事厅。
宋南裕和李世峰仍留下来,商讨军情。
就在这当口儿,宋修小跑到厅门口,看着宋南裕,欲言又止。
宋南裕擡眸看了他一眼,“陛下仍不愿过来?”
宋修为难地点头,“陛下说他受伤重,要卧床修养。”
“知道了。”宋南裕垂眼,不再说话,末了却又对宋修嘱咐,“让大夫定要为陛下尽心治伤,每日换药,他的箭伤深,万不要落下什么后遗症。”
日暮时分,空中落了场雨,夹着雪籽儿啪啪落地。
仰头,只能看得黑云蔽月,间或坠了一二颗昏黄星子,暗得紧。
宁鹤正与卫暄秉烛夜谈,直到夜深方休。
宁鹤甚是赏识卫睻的才华,且他又赤诚忠君,比心机颇深的宋南裕要好上太多。
“爱卿之才,不应只困于区区偏于。你放心,待孤掌权后,必会重用你,我们君臣二人携手,必会成就一番伟业!”
“微臣惶恐!”卫睻感动不已,伏身跪拜,“陛下如此爱才,不仅是臣之福,也是大雍之福!微臣无论身处何方,都会为了大雍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