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合伙人权责制(1/2)
第52章 合伙人权责制
在此之后不久, 范干津刚躺在京都一家民宿旅社里的榻榻米上,就收到了那份上辈子欲窥庐山真面目而不得的宇派早期文件——
合伙人权责制。
范干津弹起来动作太大,把角落的清水烧瓶都差点碰倒。还好他依然是一个人开了间房。其他部长和干事没和他同住。纸糊墙的隔板间, 旁边听到响动, 葛载德敲了敲木梁问:“学弟你没事吧?”
另一边隐约传来打牌声,范干津不和他们抢实习名额,在他们看来就是谦虚低调, 自带资源的富二代学霸, 他们都友好得很。
“我没事。你们继续玩。不用管我。”范干津坐到矮几旁, 打开了黑红灯笼造型的台灯。用pad看文件。
这份合伙人权责制的草稿,和当初范干津推测的三人专.制情况,又不太一样。它的主体责任方增加了。
这又是个蝴蝶效应。范干津想明白了,因为第一次被自己狙掉。这项目重新上线时,就不再是私人手把手拉扯大。而是从一开始就有国家的监管力量在里面。
比如,政府那边就有明确要求, 一个董事长和两个总裁, 让证监会、银监会的监事进驻, 还会配置一些金融调查员,头衔另谈。这是无论公司如何变动——上市也好、兼并也罢——只要政府的股资依然在里面,就必须贯彻的人事安排。
私募的另外三家,也各自有诉求。最核心的当然是赚钱。私募最赚钱的时机是上市套现。烟草、房地产、A省的普叶资本和伦盛的混合基金, 都决定在上市时退出。
宇派集团当然是一定要上市的,少则四五年,多则十来年。风投必须为他的客户们保证投资回报率。
所以合伙人权责制首先约定了一个“不可轻易抛售”的责任义务。除了那几家明确上市时会套现离开的私募。在公司运营的起初十年内,不管如何山穷水尽,合伙创始者不能兑换超过5%的股份,除非破产清算。后续B、C轮融资进来的合伙人大股东, 也要二选一——要么上市离开、要么牢牢在这条船上绑十年。
一亿不是个小数目。就算是梁辉和范干津这中身份背景,也几乎算是他们能拿出来的全部流动金。提前绑得这样牢,也是要提醒他做好同舟共济、风雨不弃的觉悟了。
有这样大的牺牲,合伙人权责制的权力也自然稍微大些——董事会成员,必须要有合伙人的提名。随着后续融资轮越来越多,范干津和岳长风的股份一定会被稀释,但只要有这个合伙人权责制,就能有效控制住董事会。※
有二分之一以上的赞同票数,才能提名成功。
如今愿意留在这份权责名单里的,是政府、范干津和岳长风。
那几只注定在上市时候退出套现的基金,连董事长人选都不给他们机会,最多让他们提名副总裁。
政府已经明确了一个董事长和几个总裁必须是有金融监督背景的。那么业务方面的提名,目前就全由岳长风和范干津操纵了。
岳长风前期通过高级猎头挖的ICT类大牛,能顺利谈下来,想必跟这中权责承诺不无干系——进入董事会,是让人很心动的条件。从一开始,他就计划着这一手了。
范干津想到了上辈子,伦盛并进来的高管有十来位,自己从中脱颖而出,选入董事会,成为最年轻的董事,必也是至少得了岳长风、梁辉和云江三人中的两人提名。只是他也无法得知究竟是谁同意提名的了。
-
岳长风告诉范干津,准备提名一个总裁和三个副总裁。
范干津于是问:“根据这个文件,我也可以推荐吧?”
岳长风和蔼道:“当然。如果有合适的。”
等他们都推荐完毕,这批人,将是宇派第一届董事委员会成员,再之后,才是雇佣职业经理人,组建部门,招聘员工等。
不过岳长风又提醒:“小范,你一个人是没法提名成功的。”
现在就三方,要超过一半的赞成率,范干津推荐的人选必须要得到岳长风或政府的认可。政府那边的渠道又是岳长风在联络,相当于岳长风在委婉提醒他:你小子无论找谁,我可都要掌眼的。
“当然要和岳叔叔商量。”范干津淡道,又问,“计划什么时候开始?”
“年内尽快铺开吧,小项目已经走着了。”岳长风道。
高新企业最艰难的一是技术突破,二是资金保障。宇派在草创之初,就已经有实力解决这两点。技术有渠道租赁军用,钱又落地得很扎实,无怪是香饽饽——谁不喜欢风险小又赚钱多的好机会。
这项目最核心的技术点是识别,属于生物工程。军工那边已经研发出来了。但还没民用推广。国家肯投钱,就是看到了巨大的民用潜力。
第一阶段是找人和找设备,第二阶段就是技术团队进驻,真正商务落地恐怕得等到三五年后。但这是必须走的路,那么多钱,就是预备这几年烧的。
岳长风预备启动几个小项目,至少在这几年烧钱时,把非技术的人力成本稍微平衡一下。而且每个小项目都像一株小草,万一其中有一根能开花呢。
“好。我有想法的,等我调研得差不多,就跟岳叔叔讨论。”
范干津心想,7月芯软破产,他还有时间把云江找过来。岳长风会像上辈子一样把云江拉进合伙人委员席位吗?还是会蝴蝶效应,当一个董事席位的提名人选呢?
和岳长风聊商务就绝不会有多余一个字废话,他无疑是个大忙人,只要范干津能领略的言下之意,他绝不多吭一声。有好几次范干津不能完全确认,问七八句,岳长风只简略回个“是”。不像梁辉总会字里行间夹些醉翁之意,芝麻大点事情都找他骚扰。
不过这段时间梁辉找他的频次变少了。范干津心下了然,大概是去伦盛接受毒打,忙得头不点地,并且开始怀疑人生,压根没心情来撩他了吧。
这很好。范干津心想,初遭接触风投战场,梁辉要是还有精力搞暧.昧,他真的会敬他是条汉子。
光头的聂叔叔应该会皮笑肉不笑:“再加油一点哦。”一边无情地把他的方案全都原样退回。
长发的雯姐(年龄大了一轮然而不准叫阿姨)在暴躁几次后会哼一声“大小伙子居然这么不耐操吗?”
强迫症严重到每根茶叶都必须泡得竖立,第二十五次骂走助理的李大哥,会指桑骂槐地在透明会议室里朝所有人嚷嚷“做不了就让他滚回去!”。
每天都在跟上市前法务审计吵架的史姑娘(这位连姐都不准叫,只准奇怪地叫姑娘)第十六次踩断了高跟鞋,骂人的声音整栋楼也都听得到“去告我虐待员工啊!”
范干津想着,又默默笑了起来。后来他进入宇派,有员工说范总发火时很可怕,平时对工作也严格得要命,在他面前大气都不敢喘。
我已经很温和了,真的。范干津想。
范干津不禁好奇,梁辉那炮仗脾气,会不会也在伦盛整个大新闻?他最先和谁吵崩?“笑面虎”的总助叶先生?还是喜欢故意当黑脸坏人的任疯子?
不过他也没刻意去打听,他这辈子已经不是伦盛的人了,这些事还是不知道为好。
范干津在思考提名人选时,王叔给他汇报了前段时间找私家侦探,去调查那位C省人大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胡明风老先生情况。
“有问题吗?”
“没查到什么问题。”王叔说,胡明风社会关系看似简单,中产家庭背景。明面没有什么来往密切的亲戚在商业领域做事。当然太远房也一时查不到。他一直在机关内做事,反馈情况是个很老实本分,甚至用“两袖清风”来形容也不为过的官员。作风也没问题,妻子在博物馆工作,女儿女婿在外省某大学教书。
没查到什么违法乱纪的蛛丝马迹,倒是越查越有些“很好很有原则”的小事。比如某年某开发商请胡明风吃饭,无孔不入打电话,甚至还通过闺女小学老师那边带话,却吃了闭门羹;比如早年机关分的房子邻居,回忆逢年过节总有些西装职员在胡明风家周围转悠,提着各中东西,好不容易敲开一次门又被赶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