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 第970章 赐谱仪式,新兵任务(六)

第970章 赐谱仪式,新兵任务(六)(2/2)

目录

一艘大明海师军舰,凭借精准火控与远射程优势,可随时摧毁一支由三艘主战军舰组成的西方中型商船编队。

要知道西方主战舰素来采用“一主二僚”的作战模式,九艘为一个完整战术单位,如此算来,五十艘大明海师军舰理论上能瞬间击溃四百五十艘西方舰船,战力差距悬殊。

这尚且是未计入关键优势的保守理论数据:

大明海师早已凭借舰载远望筒发现敌舰并锁定方位、进入射程时,敌方往往毫无察觉,还需在茫茫大洋中摸索许久,才能勉强抵达其自身火炮的有效范围,相当于全程被动挨打。

此前刘大炮在雅加达海域应对荷兰巴达维亚商船侵扰时,便已用实战验证了这一差距:

敌方舰船的观测手段极其原始,根本无法探测到五十里外的大明军舰,而这个距离上,大明海师的舰载远望筒已能清晰辨认敌舰旗帜与舷号;

二十里外,敌舰便彻底进入海师火炮的有效打击范围,炮弹如雨般倾泻而下;

十里之内,敌舰往往已被轰得船身残破、失去战力,基本沦为待沉的废船。

反观西方舰载火炮,受限于设计与工艺,有效射程连五里都难以达到,连大明军舰的边都摸不着。

眼下大明的火炮科技,早已领先西方两百年,完全是降维打击的碾压态势。

这并非自吹自擂的虚言,而是经实战反复验证的铁一般的事实——

唯独大明研究院内部存在严重认知偏差,竟固执地认为自家火炮不如西方的佛郎机火炮。

造成这一荒诞误解的根源,实则是乾德皇帝朱有建的公开演讲:

他始终莫名深信西方火炮科技更为强大,总在朝堂与研究院反复强调大明需全力超越佛郎机火炮;

而他提供的加农炮设计图纸,虽射程尚可,但炮弹磅数偏小,持续火力不足,在研究院一众工匠与学者看来,确实不及佛郎机炮实用,这才闹出了“自家领先却妄自菲薄”的乌龙。

方正化北伐西征时,上报的歼城炮实战数据严重失真,炮弹威力被刻意弱化,这让朱有建始终存有偏见,认定战事中的破城成效全靠液体炸药与固体油弹的毁伤力,而非歼城炮本身具备强大战力。

他对平射炮的印象,更是停留在初次试验时不足三里的射程,只当它是适合近距离破城破盾的辅助器械。

殊不知平射炮早已迭代升级为弱化版歼城炮,三年前便已投入攻城实战——

如今射程能轻松达到二十里,炮弹落地后的爆炸范围更是覆盖一里之地,砖石城墙遇之便轰然坍塌,威力早已今非昔比。

陈大匠早年钻研大炮主体结构未果后,转而专攻炮弹改良,耗费数年心血成功研制出飞弹系列三型。

即便后来他远赴贺兰山参与未知飞行器研究,西苑的炮弹研究室也未曾停滞脚步——

里头的物理研究员与器械研究员个个痴迷钻研、近乎疯魔,整日泡在实验室里推演、试验,竟让飞弹研究走上了意想不到的方向:

如今的飞弹已彻底脱离发射炮管,凭借内置动力装置推进,更像是基础版火箭,能精准打击远距离目标。

各研究室的新成果向来不主动邀请圣皇观摩,核心原因竟是缺乏自信,不能因为不成熟科技,影响圣皇的宝贵时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