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 第966章 赐谱仪式,新的任务(二)

第966章 赐谱仪式,新的任务(二)(2/2)

目录

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娶,仪轨司并未摒弃,反倒将神谕会的宗教仪轨巧妙融入其中,浑然天成。

纳彩时的聘礼里,添了一枚刻有神谕符文的玉佩,温润贴身,寓意“神佑良缘”;

问名需在神谕堂前焚香祷告祈福,由传教士诵读祝文,祈求神灵见证;

纳吉、纳征的流程里多了传教士的祝祷环节,言辞恳切,为新人祈福;

连请期都要参照神谕历法择选吉日,避开凶时。

全程由熟悉双规的传教士主持,既不失传统婚嫁的厚重底蕴,又添了宗教仪式的庄严神圣,让民间婚礼既有温度又有仪式感。

朱媺娖虽是金枝玉叶的大明长公主,父亲乾德皇帝却没给她半分逾矩的特权。

她的公主府选在京郊清净的香泉镇,院落不大,青砖黛瓦被细雨润得发暗,白墙木窗透着质朴,和镇上的普通民宅比起来竟无甚二致——

没有朱红宫墙的巍峨威严,也没有雕梁画栋的繁复奢华,只在院角栽了几株腊梅、凿了一方小池,池边搭着竹制回廊,廊下挂着几串风干的桂花,处处透着几分雅致清幽。

府里的规制也极简,只配了一名鬓角染霜、经验丰富的张嫲嫲照料起居,平日里缝补浆洗、嘘寒问暖;

再加两名手脚伶俐的小宫女打理杂务,洒扫庭院、烹茶做饭,陈设也多是寻常木料打造,没有奇珍异宝点缀,却被收拾得窗明几净,简单却也周全。

孙云球虽得了驸马都尉的品级,朝堂之上领了相应礼制,却没拿到半分金银田产的具体封赏。

并非皇家吝啬,实在是他一身技艺早已超越凡俗——

改良光学仪器时能彻夜不眠打磨零件,钻研远望镜时能在暗室里推演数月,那些出自他手的新器械、新技艺,正一点点改变着大明的筋骨,注定要成为后世敬仰的“匠祖”。

这般利在千秋的成就,哪里是区区皇家封号、金银财帛能比拟的?

正如乾德皇帝在婚宴上握着他的手,笑着所言:

“孙爱卿凭一己之能,便已是世间难得的‘技艺贵族’,往后媺娖跟着你,看你造奇器、开新局,可是真真切切的有福了!”

大婚之时,远在欧洲的朱慈烺,第一时间便从海外发来了加急电报,电文墨迹未干般透着急切,字里行间满是对妹妹、妹夫的诚挚恭喜,还特意叮嘱“往后需好生相待媺娖,若敢怠慢,兄必跨海问罪”,字句真切;

朱慈炯没送金银珠宝,反倒送上了自己亲手培育的稀罕物——

一株夜晚能泛着淡淡荧光的绿植,叶片肥厚翠绿,脉络间流转着月华般的光晕,柔和朦胧,摆放在案头,夜里不点灯也能映出浅浅微光,别致又讨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