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茶诗会上的鳏夫?(2/2)
旁人见状,也只当她是羞的。
陈稚鱼将这一幕看在眼里,随即默默移开目光。
方才从苑门过来时,廊下、花径旁三三两两立着的,皆是京中声名在外的青年才俊,连几位年岁稍长却未有妻室的世家公子也在其中,个个衣饰雅洁、品貌不俗。
只是皮相易见,品性却需观其言行、听其谈吐方能知晓。
不过,这些人能在受邀范围之内必定都是佼佼者,她心中暗自思忖,但愿恭华能从这些人里,寻得一个合心意的归宿,也不枉陛下与贵妃费这番心思,于她自己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正出神间,陆茵忽然凑近她耳边,声音压得极低:“嫂嫂,你看那边——那是吏部尚书家的大公子。”
陈稚鱼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起先尚未反应过来,待看清那人眉眼,眼皮忽然一跳——吏部尚书苏家的嫡长子,不正是苏绾的兄长吗?
陆茵又往她身边凑了凑,声音更轻:“我也是方才听旁人说起才知晓,苏大公子几年前成过亲,只是新妇嫁过去不过半年,便突发恶疾去了,此后他便一直未曾续弦。”
陈稚鱼未及去想,她一直待在自己旁边,自己在哪她就在哪,这么短的时间里,她从哪去听这位公子的事儿?
陆茵当然也不好意思说,是她平素和朋友出去吃茶时,闲聊起来的。
“竟有这般事。”陈稚鱼微微颔首,心中也添了几分疑惑——这场诗会本是为恭华公主择婿,苏瑾虽品貌出众,却已是丧偶之身,按常理不该出现在此处。
陆茵似是看穿了她的心思,又小声补了句:“我也想不通他为何会来,毕竟……”话到嘴边又顿住,毕竟是丧过妻的人,与其他未婚公子比起来,总归是有些不同。
她刚生出这念头,又觉不妥,忙抬头看向陈稚鱼,语气带着几分急切:“嫂嫂,我没有瞧不上他的意思,也不是说他不好,只是……只是觉得意外罢了。”
她如此解释是觉得人家人品如何与他丧过妻没有丝毫关系,也不可因他丧妻而轻视于他。
只是,陆茵没有想到,在自己过多的解释了这么一句后,她的嫂嫂目光深沉地看了自己一眼,又看了那苏大公子一眼,眼底似乎有些沉重之意。
虽然她私心里是想陆茵今日的遇良缘不失为一件美事,可对方若是一个丧过妻的男人,且看模样,大她不知多少,就有些不愿意了。
自家的妹妹,品性温和,行为端庄,乖巧懂事,更重要的是她的心思十分纯挚,阿茵这般品性当配如意郎君,可显然……那位,差了点意思。
苏家家世不差,只是陈稚鱼觉得,让自家妹妹去配一个鳏夫,多少是委屈了她的。
但这话,陈稚鱼没有在这个场合说出来,只是心里头的忧虑,终归是暗暗埋下了。
殊不知这姑嫂二人谈论的这位苏大公子,在文坛上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年受过当世大儒的指点,如今在御史台上,做了个年轻的言官,却并不似那些老练的御史那般古板守旧,反而他的思想很是新颖,有时新颖到被人痛批。
这样的人在人堆里自然是扎眼的,即便他曾经新婚丧妻,可是这么多年,也从未传出过半点不好的消息来。
更何况也不能因为他是个鳏夫,就没有再娶的权利了吧。
以他的家世品貌,还有如今他的官途,多的是人愿做他的续贤夫人。
只是,像他这般情况的,即便再娶,也当是由家里人细细挑选好了私下做主,如他这般大摇大摆地就来了贵妃的茶诗会,多少是有些突兀的。
不过,他本人似乎并不这么觉得。
尤其是在贵妃亲口拿他说话以后,他倒也从容,甚至,主动同恭华说起了话。
“外头光景正好,贵妃娘娘想必是花了极大心思的,长公主殿下何必待在屋里,不如出去走走看看,兴许起了雅兴,更能赋出好的诗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