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错良缘 > 第387章 恶心她的办法

第387章 恶心她的办法(1/2)

目录

今岁天下承平,新帝初定社稷,朝野上下皆惜此安稳,无人愿轻启事端、搅动风云。毕竟经此换代,谁不盼着过几日舒心太平的日子?

偏那恭华,心思阴微,行事只教人作呕。

她暗地里的那些伎俩,看似未伤及陆曜与陈稚鱼分毫,可这等事一旦有了开端,便如白纸上染了墨点,又如何能当作不曾发生?

防是要防的,慎也须慎之。只是日日紧绷着心弦过活,从不是陆曜的性子,他更容不得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平静,被恭华搅得鸡犬不宁。

在他看来,对付此人,硬碰硬并不容易,寻常手段又太过轻飘,若不戳到她的痛处,她断不会收敛。

与其费力回击,不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教她也尝尝这膈应滋味。

行宫一行落幕,众臣皆收了闲心,归位理政。

如今国境无战,新帝锐意革新,一心扑在扶贫安邦之上,各部官员亦皆遵圣谕行事。

只是这太平之下,最易滋生贪腐蛀虫,单是陆曜经手查办的贪墨案,月余间便已有两起。

此事引得龙颜大怒。皇帝曾言,拨往贫苦之地的粮银,皆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岂容这班宵小之辈从中克扣、中饱私囊?

幸得张家兄弟在外为帝效力,其子张极更被委以巡视官之职,成了新帝安插在地方的“耳目”。

他在和州境内巡查时,亦揪出不少行贿受贿的勾当。为此,新帝特赐他专断之权,令其依实情处置,不必事事请奏。

这日,陆曜入御书房奏报上月案情,皇上却将张极传回的密信递了过来。

陆曜接过信笺,指尖微顿,面上闪过一丝错愕,却并未即刻拆开细看,抬眸望向御案后的帝王,沉声问道:“此信关乎地方要务,臣……当真能看?”

齐珩唇边的笑意淡得近乎没有,眉峰微蹙间藏着掩不住的沉郁,只抬手挥了挥:“你且看看,张极在民间究竟查得些什么。”

陆曜不再多言,指尖捻开信封口,逐字逐句细看起来。越往下看,他的脸色便愈发凝重,待看完最后一行,竟忍不住长叹了口气,将信笺轻轻置于御案一角,抬眼与皇上目光相对:“陛下,如今天下虽称太平,可民间不平之事,依旧日日都在发生。这些作奸犯科之辈,若不施以重典狠治,是断断不会长记性的!”

信上所载,皆是张极这半月来在和州查办的实情:先是斩了三名强占民田、草菅人命的恶官,又将七家私贩盐铁、囤积粮食的奸商打入天牢。可单看那寥寥数语的案情,已足够触目惊心——谁也不知,这些人在落网之前,究竟残害了多少无辜百姓,又榨取了多少民脂民膏。

齐珩指节叩了叩御案,案上奏折被震得微响,语气里满是寒意:“朕早说过,取民之财需还于民,这些人偏要往刀尖上撞。张极有朕的密令,可先斩后奏,可即便如此,你看这信里写的——还有官员敢私藏罪证,买恶行凶,商人敢买通狱卒,真是胆大包天!”

陆曜垂眸思忖片刻,拱手道:“陛下,依臣之见,此事不能只靠张极一人在地方查访。不如借此次案情,在朝堂之上敲山震虎,将部分查实的罪证公之于众,既让百官知敬畏,也让百姓看到陛下反腐的决心。”

齐珩眼底闪过一丝赞许,指尖摩挲着信笺边缘:“你说的正是朕的心思。明日早朝,便由你将这些案情奏报出来。另外,传朕旨意,让张极继续深挖,凡牵涉其中者,无论官职大小,一律严查到底,绝不姑息!”

陆曜领旨起身时,瞥见御案上还叠着几封未拆的奏疏,封皮上的朱砂印透着沉肃——想来这太平之下,藏着的暗流,远比君臣二人此刻谈论的,还要汹涌几分。

御案上的奏疏已码得齐整,政务议毕,殿内先前紧绷的气氛悄然散去,多了几分君臣相得的松弛。

齐珩指尖揉了揉发胀的眉心,忽然话锋一转,眼底带着几分促狭笑意问道:“正事说罢,朕倒想起桩私事——张极那小子,与你家妹妹阿茵,近来可有走动?”

陆曜闻言先是一怔,随即腰背下意识绷直了些,语气带着几分谨慎周全:“陛下说笑了,他们不过是因臣才识得,平日并无私交。”

齐珩怎会不知他是为阿茵的名声考量,只是自己又不是不知他们的往事,轻笑了笑,没有点破,只挑了挑眉,放下手中茶盏笑道:“朕难道是那搬弄是非的长舌妇,会拿阿茵的清白说事?”言罢,语气添了几分无奈,“朕实在瞧不明白,他俩分明是郎有情妾有意,偏生都揣着明白装糊涂,磨磨唧唧的。你说,朕不如做回好事,直接下道圣旨为他俩赐婚,岂不是省了许多周折?”

陆曜握着玉带的手微顿,垂眸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陛下的好意,臣心领了。只是……家妹自小性子执拗,婚姻乃终身大事,臣还是盼着她能寻个自己真心喜爱之人,而非凭一道圣旨定了一生。此事,不急。”

齐珩听了这话,脸上的笑意未减,却轻轻叹息了两声,语气里颇有些遗憾:“朕原还想着当回月老,成全一对有情人,看来是不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