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80:断亲后,他们哭求我赏口饭 > 第125章 名单

第125章 名单(2/2)

目录

有利,则聚。

当他能为这些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时,他就是他们心中最值得尊敬和巴结的人。这就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游戏规则。

村民们的热情,如潮水般涌来,也如潮水般退去。当夜幕再次降临,送走了最后一波提着礼物、满脸堆笑的乡亲后,赵兴邦家的院子终于又恢复了宁静。

油灯下,三个人影围坐在一张方桌旁。

赵兴邦、王玉兰,以及被特意请来的刘婆婆。

桌子上,摊着一张大白纸,上面用铅笔歪歪扭扭地写着赵家村几乎所有户主的名字。这是今晚的核心议题——制定养殖场的招工标准和第一批招工名单。

白天的喧嚣和热情,并没有冲昏赵兴邦的头脑。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那些笑脸和礼物背后,藏着的是赤裸裸的利益诉求。养殖场是他未来事业的基石,用人,是重中之重。他绝不会因为一时的吹捧和人情,就将那些心术不正、好逸恶劳的人招进来,给自己的产业埋下祸根。

“阿婆,玉兰,今天把你们找来,就是想一起合计合计这招工的事。”赵兴邦率先开口,他的目光在纸上的名字间扫过,眼神冷静而锐利,“富贵叔那边,我已经说好了,招工指标由我们自己定,他只负责宣布结果。所以,这第一批人选,我们必须选对。”

王玉兰点了点头,她拿出另一个本子和一支笔,准备记录。经过这么多事,她已经习惯了在丈夫做出重大决定时,在一旁当好参谋和书记员的角色。

刘婆婆则戴上了她的老花镜,凑到桌前,仔细地端详着那张名单。她的表情严肃,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光。作为在村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人,谁家什么底细,谁家人品如何,她心里有一本清清楚楚的账。

“兴邦,你说得对。”刘婆婆用手指点了点那张纸,沉声说道,“这用人,就像盖房子打地基,地基要是歪了,房子盖得再高也得塌!咱们村里这些人,有老实本分的,可也有那偷奸耍滑、见风使舵的。要是把后者招进来了,那就是请了一群祖宗,干活不行,惹事第一名!”

“阿婆说得在理。”赵兴邦表示赞同,“所以,我今天想定的,不是具体的人名,而是标准。咱们先把标准立起来,再按照标准去筛选人,这样既公平,也堵得住悠悠众口。”

他拿起铅笔,在另一张干净的纸上,写下了第一条标准。

“第一,优先考虑那些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我们的人家。”赵兴邦的声音不大,但充满了力量。他永远记得,在他分家后最艰难的那段日子里,谁给他送过一碗热汤,谁借给他一个鸡蛋,谁又在别人说他闲话时,站出来为他辩解过一句。

他看向刘婆婆,眼神里充满了感激:“比如阿婆您,还有东头的三婶家,南边的大勇哥家……这些人家,人品是信得过的。知恩图报,这是我们做人的根本。他们当初不求回报地帮了我们,现在我们有能力了,理应第一个回报他们。”

刘婆婆听着,眼圈有些发红,心里暖洋洋的。她知道,这孩子,没忘本。

王玉兰也在本子上一一记下赵兴邦提到的名字,心中充满了认同。

“第二,”赵兴邦继续说道,“要为人踏实,肯干活,不怕吃苦。养殖场的工作,听着好听,其实又脏又累,不是什么轻松活。那些平日里就游手好闲,在自己家地里都懒得动弹的人,指望他到了养殖场能勤快?那是做梦。这种人,一个都不能要。”

他一边说,一边用铅笔在名单上的一些名字后面,轻轻地画了一个叉。那些都是村里出了名的懒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