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80:断亲后,他们哭求我赏口饭 > 第96章 第九十五章 又出啥事了

第96章 第九十五章 又出啥事了(1/2)

目录

县城的集市比村里热闹百倍。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孩童的嬉笑声交织在一起,空气中飘荡着炸油条和烤红薯的香气。王玉兰眼睛都不够用了,一会儿看看摊子上的花布,一会儿又盯着卖头绳的发呆。

"喜欢就试试。

"赵兴邦从兜里掏出叠得整整齐齐的钞票,在王玉兰惊讶的目光中抽出两张,

"先去供销社送货,然后带你逛。

"

供销社的采购员见到他们,笑得见牙不见眼:

"哎哟,可算来了!刘书记特意打过招呼,你们的东西优先收!

"他掂了掂那盒葡萄,压低声音,

"这玩意儿现在县里领导都抢着要,下次多带点啊!

"

结完账,赵兴邦兜里多了厚厚一沓钞票。他拉着王玉兰的手,径直走向百货大楼。

"这...这太贵了...

"王玉兰摸着柜台上一块藏青色的呢子料,手指都在发抖。售货员报出的价格够买半头猪了。

赵兴邦却直接掏钱:

"包起来。

"转头又指着旁边货架,

"那双皮鞋也拿来看看。

"

王玉兰急得直拽他袖子:

"你疯了?这得多少钱...

"

"挣钱不就是给媳妇花的?

"赵兴邦笑着把鞋盒塞到她怀里,

"试试合不合脚。

"

阳光下,王玉兰的眼眶微微发红。她低头试鞋,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投下一片阴影。前世那些食不果腹的日子仿佛一场噩梦,而现在...

"走,去吃国营饭店。

"赵兴邦拎着大包小包,意气风发得像打了胜仗的将军。

......

回村时已是日头西斜。驴车上堆满了新置办的家当:布料、鞋子、暖水瓶,甚至还有一台崭新的收音机。王玉兰小心翼翼地抱着收音机,生怕颠坏了。

"今天花太多了...

"她还在心疼钱,但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赵兴邦正要说话,突然瞥见村口老槐树下聚集着一群人。见他回来,村民们呼啦一下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嚷嚷:

"兴邦你可算回来了!

"

"出大事了!

"

"你家建国...

"

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赵兴邦这才看见,赵建国正大摇大摆地站在自家院门口,脸上挂着志得意满的笑容。更令人惊讶的是,他居然穿了身崭新的中山装,脚上的皮鞋擦得锃亮,活像个城里来的干部。

"哟,回来啦?

"赵建国远远地招呼,声音里透着掩饰不住的得意,

"这一车东西,没少花钱吧?

"

赵兴邦不动声色地停下驴车:

"大哥今天气色不错。

"

"那是!

"赵建国整了整衣领,故意露出腕上的新手表,

"哥想通了,扫猪圈这种活,以后就不干了。

"他意有所指地看了眼赵兴邦,

"人往高处走嘛!

"

围观的村民窃窃私语。王婶扯着嗓子问:

"建国啊,你这是攀上什么高枝了?

"

赵建国笑而不答,只是拍了拍鼓囊囊的裤兜,里面发出钞票摩擦的沙沙声。他挑衅似的看向赵兴邦:

"弟弟啊,你说人这一辈子,是不是得有点追求?

"

赵兴邦把驴车赶进院子,淡淡地回了句:

"大哥高兴就好。

"

接下来的三天,赵建国像只开屏的孔雀,在村里招摇过市。今天给小孩发糖,明天请闲汉喝酒,逢人就吹嘘自己马上就要

"发达了

"。有好奇的村民追问详情,他却神神秘秘地不肯明说,只是时不时瞟向赵兴邦家的方向,眼里闪烁着恶毒的光芒。

赵兴邦照常下地干活,喂鸡喂狗,仿佛对大哥的异常毫无察觉。只有王玉兰注意到,丈夫这几天总是不经意间望向村口的方向,像是在等待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