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适才相戏耳(2/2)
"像你这样有技术、有想法的年轻人,正是我们农村最需要的!
"
他转向围观的村民,义正言辞地说:
"乡亲们放心,政府一定会大力支持你们改良盐碱地的工作!有什么困难尽管提!
"
这番表演让赵兴邦心里冷笑,但他明智地没有拆穿。在基层混,有时候就得给这些干部留点面子。
闹剧收场后,人群渐渐散去。赵家人灰溜溜地抬着晕倒的张翠花逃走了,那几个懒汉则被押上了吉普车,等待他们的将是几天的
"思想教育
"。
钱老板也过来拍了拍赵兴邦的肩膀,问道:“小赵啊,我倒是认识几个大人物,需不需要我把这件事儿告诉给省城里面的那些干部。相信他们会给你一个更加公道的解决的。”
赵兴邦摇了摇头道:“不用了,今天也多谢赵老板的帮忙了,这件事儿还是我们自己来解决吧。”
拥有着前世那么多经验的赵兴邦心中自然知道一句话,那就是尽量不要把人给逼得太死,尤其是对方还是一个官员的情况下。这对自己是没有任何的好处的,万一拼的对方想要鱼死网破,那也只会有麻烦。
适当的情况下要领会什么叫适才相戏耳。
钱老板点了点头,用着一副略带深意的眼神看了一眼赵兴邦,他本以为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会考虑一下什么叫做快意恩仇的事情,没想到他居然还考虑了一番更加长远的打算
“既然小赵你都这么说了,那就这么做吧,不过你也可以随时记住今天这个马部长有一个把柄落在了我们的手中,只要他什么时候想要闹事,你就可以把今天这事儿给捅出来。”
“我会的。”赵兴邦让我感叹,这钱老板不愧是正儿八经的商人心态,最后又跟这位前老板聊了许久之后。亲自将其送出了村外,并将之前说好的一些药材弄到了他的车上之后送他离开。
回到家里,王玉兰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她瘦弱的肩膀不住地颤抖,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刘婆婆在一旁心疼地拍着她的背,嘴里不停地骂着那些
"黑心肝的
"。
"没事了。
"赵兴邦轻轻抱住妻子,
"都过去了。
"
刘婆婆抹了抹眼角,强撑着凶巴巴的语气:
"你这丫头,哭什么哭!有老婆子在,看谁敢动你一根手指头!
"
赵兴邦从怀里掏出一个鼓鼓的信封,塞到刘婆婆手里:
"婆婆,这是给您的。今天多亏了您护着玉兰。
"
"干什么!
"刘婆婆像被烫到一样缩回手,
"谁要你的钱!拿回去!
"
"您必须收下。
"赵兴邦坚持道,
"要不是您,玉兰不知道要受多少委屈。这点钱就当是给您买点补品。
"
刘婆婆还要推辞,赵兴邦直接把信封塞进了她的衣兜里:
"您要是不收,我明天就买十只老母鸡送来,天天炖汤给您喝!
"
"你...你个小兔崽子!
"刘婆婆气得直跺拐杖,但嘴角却不受控制地上扬,
"有钱烧的是不是?
"
王玉兰破涕为笑,挽住刘婆婆的胳膊:
"婆婆,您就收下吧。兴邦说得对,今天要不是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