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剑指温布利(2/2)
塔迪奇对黄昊笑道:“不用老大说我也不会坐在看台上,我当然要和大家在一起!”
黄昊谢绝了塔迪奇邀请他一家两口共进晚餐的好意,带着林可馨回家。
在出征温布利之前,黄昊将媒体隔离开,无论媒体如何造势,剑桥联的人都没有露面。
没有谁接受采访,没有任何声音传出。
而曼联也同样是一言不发,没有人接受采访,或许足总杯的决赛让弗格森爵士看到了两队的差距。
平静得如同一汪死水,波澜不兴!
不是剑桥联想不到用欧冠决赛去做宣传,也不是他们没有精力去做这些。
黄昊只是希望首次参加欧冠决赛,最好还是不要太高调,毕竟剑桥联整体平均年龄还是偏太年轻了。
他们扮演的是弑君者的角色!
既然是要掀翻强者的统治,那么还是低调务实些比较好。
事成,则效果影响力必然震撼世界!
事败,最起码不至于让剑桥联难以承受这巨大打击!
谁也不希望输球,尤其是在欧冠决赛上。
而黄昊在欧洲的惊艳表现,让中国足坛的媒体工作者都兴致勃勃地把他奉若神明,连欧洲足坛都不敢用“夺欧冠登基称王!”这样的报道来为黄昊造势,中国的体育媒体却频频打出这样的醒目标题。
似乎黄昊如果率队拿下了欧冠,那么他就成为了古往今来的第一人。当然,对于中国足坛来说的确是这样,哪怕除了一个民族血脉的背景之外,黄昊跟中国足坛其实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他既不是从中国足坛成长起来的,也没有在锐意进取中与中国足坛有丝毫瓜葛。
但就是他中国人的身份,已然足以让中国媒体把他视为“为国争光,为民族争光”的代表人物。
去年中国体坛评选的风云人物中,黄昊就莫名其妙地上榜夺魁,足球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基础与市场,剑桥联在中国的球迷数量也在过去三年中超越了欧洲足坛的众多豪门成为第一。
这让黄昊在中国足坛虽未曾留下过任何足迹,却拥有着巨大人气。
黄昊对此的处理方式倒是很外交化,对于中国媒体如大雪纷飞飘来的采访邀请与活动,他都委婉拒绝。
因为这些采访几乎套路一致,除了让黄昊讲述回顾他的执教生涯,便是询问黄昊关于中国足球的发展思考和给出建议,全都是没用的废话,或者有人暗中牵线来促成剑桥联与中国足球的合作,似乎因为他是中国人,所以就注定了他与中国足球沾亲带故。
对于历史,黄昊其实没什么秘密可言,尤其是足球方面,他的引援,他的执教,他的战绩,有迹可循,有史可查,犯不着再让黄昊一次又一次地重复,那样的话,多少会有自吹自擂的嫌疑。
比起舰队街这边更关注与当下足球时事以及偶尔会提出尖锐的问题,不管是刁难还是一种深思,反而才是黄昊不得不面对的。至于中国足坛,黄昊与他们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便足矣,点到即止。
俱乐部尽可能地协助球迷组织为广大球迷出行解决问题,不管有没有球票,奔赴伦敦的球迷预计将会超过7万,这还是保守估计,他们会希望碰一碰运气,万一在球场外能够从黄牛手中买下一张球票的话,没有球票的人就能够幸运地在球场内见证剑桥联俱乐部历史上首次欧冠决赛!
将足球视为信仰的人丝毫不会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就如一个家庭可能年收入只有三万英镑,却愿意在比赛日花费超过200英镑,这对于他们来说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换一种方式,比如去买些礼物,游玩一天,再在高档餐厅享用一顿大餐,去酒吧痛快地喝一晚上,然后再回家,对普通人来说都要比花费在观看一场球赛要划算的多。
但是英国球市火爆,归根究底就是足球在球迷心中的地位绝非那些对足球漠不关心之人能够理解的。
5月24日下午,在剑桥联即将出征之前,黄昊在训练基地现身出席赛前新闻发布会。
面对台下密密麻麻的景象,黄昊真是越来越觉得新球场早日投入使用的必要性,但还是要再等一个赛季!
那宏伟壮观的新球场已经在剑桥城市内西区落成,但要完善内部装修和其他周边工程,仍旧需要大概半年时间。
当黄昊坐下来之后,现场几乎所有人都举起手来提问。
这会是剑桥联本赛季倒数第二场新闻发布会,最后一场会是在欧冠决赛之后。
黄昊因为只会回答三个问题,所以他今天有意识地将提问的机会都交给了英格兰本土的记者,因为他不希望被干扰,这个时候他要心平气和,而不希望分神去应付捣乱者。
跟黄昊相识也有五年之久的沃尔特—雷利久违地获得了提问的权力,他的问题很简单。
“看了足总杯的决赛,我认为剑桥联夺取欧冠冠军有八成把握,毕竟曼联溃不成军。”
黄昊微微一笑,自信地说道:“我认为决赛会是五五开的局面,曼联虽然今天输给了我们,但是他们的综合实力仍旧是不容忽视的。
剑桥联的优势是我们更具有活力,曼联的优势是他们经验更丰富!
而我认为决定比赛最终走势的,会是剑桥联球员们的抗压能力,如果能够抗住压力在比赛中发挥出我们的实力,那么剑桥联完全有与曼联一较高下的机会!
但如果我们紧张了,畏怯了,或者失去了理性慌乱了,那么我们就有可能被曼联一边倒地压制住!
但我想剑桥联不会让球迷们失望,他们做好了站在大场面舞台上的觉悟,他们会发挥出自我的真实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