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 > 第138章 谁愿再冒险?

第138章 谁愿再冒险?(2/2)

目录

他为官清廉,却无法抵挡下属的巴结。

昨日傍晚,府衙已经堆满了来自各级官员的贺礼。

程万里虽忙于接待,但也觉得与民同乐理所应当,然而想到梁山的威名,他的兴致顿时消失殆尽。

昨日,梁山好汉劫掠大名府等地,趾高气扬地返回水泊,让程万里心绪难安。

然而程万里心中暗想,这些匪徒可能只是年底缺钱,四处劫掠是为了过年。

虽有些不安,但他并未觉得会有大事发生。

到了正午,程万里设宴款待城内大小官员。

忽然有差役急报:“大人,梁山贼众号称十万之众,已离开济州,直奔东平府,还请大人定夺。”

梁山军攻破大名府后,程万里就担心他们会袭击东平府,于是派了几名差役前往水泊打探消息。

当得知梁山军真的来袭时,程万里和满座官员都惊得目瞪口呆。

待众人回过神来,全都乱了方寸。

“怎么会这样?大年初一,这群匪徒还不安分!”

程万里擦了擦额头的冷汗,以为贼寇要劫掠东平,赶紧召集文武官员商议对策。

那些文官也像程万里一样没了主意,只喊:“完了,完了,梁山好汉太过凶猛,我们该如何应对?”

还好武官中还有些胆色,东平府都监姚刚,绰号“赛存孝”的,开口道:“各位大人不必惊慌。”

“区区草寇能有何等本事?只待他们上门,一个都不放过,全部拿下,向朝廷请功。”

姚刚说得看似强硬,实则心里也在打鼓。

东平距离水泊仅百里,他对梁山的实力再清楚不过。

不过,即使心里发虚,该说的话还是要说。

无论胜败如何,身为都监,他不能示弱。

程万里听后担忧地说:“贼寇势力庞大,不用都监亲自对付他们,只要能守住城池,保全百姓安全,都监就是大功一件。”

姚刚闻言连忙拍马屁:“大人放心,自您上任以来,便疏浚护城河,加固城墙,防备贼寇再来侵犯。

若是单纯守城,保证梁山贼寇攻不进来。”

程万里这才放下心来,说道:“梁山匪徒如此嚣张,朝廷大军即将前来围剿,这一回高太尉亲征,将军只需将贼寇牵制住,待大军赶到,必能彻底消灭梁山匪徒。”

姚刚拱手道:“末将明白了。”

程万里仍不放心,叮嘱道:“敌军惯于潜入城内,内外呼应,攻破城池。

我担忧梁山余孽旧技重施,你现在立刻关闭四门,以防贼人混入。”

“遵命。”姚刚点头后转身离去。

程万里依旧谨慎,思索片刻又说:“东平与梁山相距不远,城中恐已有梁山暗探。

张巡检,你率队巡逻街头,禁止百姓外出,发现可疑人物即刻抓捕。”

捕盗巡检领命而去。

程万里随后分配文官负责街道防御,若守军不足,则动员壮丁协助守城。

消息迅速传开,城内百姓得知梁山即将攻城,被严禁靠近街道和城门,违者格杀勿论。

部分官吏企图带着家眷逃离,但因姚刚已下令紧闭城门,只好作罢。

次日清晨,梁山大军抵达东平府外。

杨志命令张清、丁得孙、龚旺各率千名精兵,封锁其余三门。

杨志亲率主力,于东平府南门外布阵,准备强攻。

程万里闻报梁山围城,急至城头查看,见城外气势汹汹的梁山军,顿时紧张得吞了口唾沫。

一万五千敌军列阵城下,虽与城墙保持一定距离,但程万里心神不定,周围官兵亦纷纷失色。

寒冬腊月,程万里早已满头冷汗,颤声问:“姚都监,若贼兵攻城,我们能否坚守?”

姚刚望向城外的官军,眉头深锁。

想起前次朝廷五万大军出征,结果全军覆没,东平府现有兵力又能支撑多久?

姚刚心中一动,对程万里说:“大人,梁山号称十万大军,我看不过万人。”

“若是真有十万贼兵,确实棘手,但这万余人中,不少原属朝廷。”

“这些人沦为俘虏才数月,被迫投靠贼寇,如今随其攻城,岂非自陷险境?”

程万里微微蹙眉,疑惑道:“不知都监之言何意?”

姚刚拱手说道:“大人明察,此番归降的禁军虽迫于形势而顺从,内心却未必真正归心,若我军主动出击,他们极有可能临阵倒戈。

如此一来,我方将以众敌寡,剿灭梁山匪寇将事半功倍。

不知大人以为此计如何?”

程万里略作沉吟,觉得此法虽有一定风险,但目前别无他策,便点头道:“既如此,便由都监处置吧。”

姚刚应了一声,随即整点兵马,向城外行进。

东平府外,杨志指挥士兵搭建云梯、制造填壕车,准备填平护城河时,忽见城门处吊桥缓缓放下,一队人马浩浩荡荡而出。

杨志心头微惊,梁山大军压境,官军非但未选择固守,反而主动出城迎敌,足见这位都监姚刚绝非庸才。

东平府的这支兵马冲出时,为首的将领身材魁梧,手持铁枪,正是东平府都监赛存孝姚刚。

卢俊义见有敌将出阵,主动请缨道:“末将愿往。”

初登梁山的卢俊义急于建功,如今山寨头目众多,高手如云,他决心屡立奇功,以求后来居上。

杨志点头同意卢俊义出战,并嘱咐唐斌:“一旦敌军溃退,即刻夺门。”

得令后,卢俊义策马而出,直奔姚刚,同时高呼:“河北玉麒麟至矣!”

“玉麒麟?莫非就是被梁山大费周章救出的那位?”

姚刚闻言色变,虽未见过卢俊义,但其威名早已传入耳中。

面对气势汹汹的卢俊义,他迅速指挥部下列阵迎战。

双方交锋之初,皆全力以赴。

卢俊义本自信能速胜,岂料三十回合后,才勉强占据上风。

卢俊义大怒,钢枪攻势愈发凌厉。

姚刚苦苦支撑,渐感不支,最终拼力脱身而逃。

“休走!”卢俊义一声断喝,策马紧追。

杨志挥旗示意,唐斌率军掩杀上前。

身后杀声震天,姚刚心生惧意,回头见梁山大军压境,忙喊:“退回城中!”

实际上,在姚刚下令前,出城的兵卒已显慌乱。

这些士兵虽称精锐,却只与流寇交过手,何曾见过整编部队冲锋。

东平府离梁山如此之近,城内官兵谁不惧怕梁山威名?战未开,已有不少官兵心生畏惧。

梁山兵马冲锋之际,官兵被那震天动地之势震慑,听见姚刚下令撤退,立刻争先恐后往城门涌。

姚刚骑快马率先逃回,随后官军拥至吊桥边,都想抢先回去,反而堵塞了道路,不知多少人跌落护城河。

卢俊义见姚刚逃脱,心中怒火顿起,策马冲入敌阵,丈二长枪左右横扫,瞬间杀出一条血路,直奔吊桥。

城头上的程万里目睹混乱场景,见梁山兵逼近,急忙下令:“速速关门,起吊桥,莫让贼兵进城。”

数名指挥官听令,不敢怠慢,赶紧命士兵关门、拉吊桥。

沉重的吊桥在绞索拉动下缓缓升起,桥外的官兵急得发疯,拼命往上攀爬,额外的重量让吊桥升得更慢。

“弓箭手何在?”杨志见时机绝佳,下令弓箭手压制城头。

五百名弓箭手领命,迅速赶到城门前,拉弓搭箭,箭雨齐射城头。

程万里从未见过这般场面,顿时面无人色,若非身边士兵反应快,以盾牌保护,恐怕早已被射成蜂窝。

周围的普通官兵就没那么幸运,梁山箭雨落下,城头惨叫声四起。

官兵担心再遭箭袭,全都抱头躲藏,本就缓慢上升的吊桥也停滞不前。

“快!快护我脱身!”

程万里惊慌失措,这种局面他前所未遇,能坚持到现在没弃城而逃已是胆大。

城下,卢俊义单骑冲杀,官军哀号连连。

唐斌率军赶来,官兵见形势不利,立刻选择投降。

唐斌率先冲上吊桥,怒吼着直奔城门,身后梁山大军紧随其后。

守城的官兵本在关门,见梁山军杀到,立刻丢下任务逃散,让唐斌轻易占据了城门。

后续之事便顺理成章,唐斌率军攻上城头放下吊桥,杨志随即带兵入城。

程万里得知城门失守,心中暗叹,立即想到回府衙带上家眷撤离。

程万里骑着快马奔回府衙,只见大堂里一家人坐立不安,每人背上都背着包裹,显然早已准备逃离。

梁山军尚在数里之外时,程万里便让家人收拾重要物品,一旦敌军进城,就能迅速脱身。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