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遭遇伏击(2/2)
有水泊天险相助,即便黄安到来,怕也难有作为。”
朱仝点头附和,“千余厢军,怎能对付梁山?那些贼寇只需守住山头,黄安也只能望洋兴叹。
除非朝廷调派万余精锐禁军,否则难以彻底剿灭这股匪患。”
晁盖冷哼一声,“出动万余禁军?那得朝廷亲自下令。
济州的任知州,难道敢让朝廷知晓这里出了强寇?他那顶 ** 还能保住吗?”
晁盖对朝廷不满,皆因括田法害他损失上千亩良田。
得知徐悟锋杀掉括田特使,他非但未责怪,反而多次称快。
尽管家中资产充裕,还有私盐生意支撑,但他并未萌生上山落草之意。
此时局势尚未逼至绝境。
朱仝虽认同晁盖的观点,却担心谈论上官不妥,便巧妙转移了话题。
三天转瞬过去,济州团练使黄安终于率两营厢军抵达石碣村,加上土兵与乡勇,总算凑齐了一千人。
黄安抵达石碣村时,何涛、刘县尉及朱仝等人都前来拜见。
黄安表现得颇为客气,明白若想剿灭梁山,还需依赖这些地方势力的支持。
然而,当得知何涛遭遇伏击、损失近两百人马后,黄安勃然变色,当场严厉斥责了何涛。
何涛只能强颜欢笑,回道:“团练大人,目前我们尚有千五百兵力,船只也已准备妥当,不知何时对梁山发起进攻。”
黄安冷冷瞥了何涛一眼,说:“急什么?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带上一支队伍,随我去水泊边探查一番。”
“遵命!”何涛与刘县尉应声而出,各自挑选五十名士兵,簇拥着黄安前往水泊方向。
营寨靠近石碣湖,而石碣湖又与梁山泊相连。
黄安一行人仅耗时一刻钟便到达梁山泊边缘。
黄安骑着一匹黄骠马,遥望水泊深处,隐约可见梁山轮廓,四周则是一片无垠的芦苇荡。
内心不由泛起波澜。
“此乃险地,难怪那些匪徒敢于据守。
我军仅有千五百人,怎敢贸然深入这水泊之中?”
黄安暗自思索,虽非良将,但也知此地地形险要,敌众我寡,贸然进攻恐难成功。
但若不进击,则无法向任清荣交差。
清了清嗓子,环视众人,黄安问:“梁山泊形势险恶,贼寇盘踞,诸位有何破敌之策?”
何涛和刘县尉面面相觑,毫无对策,心想黄安未免高估了他们。
这时,朱仝跨前一步,说道:“禀团练使,小将愿献计策。”
黄安早注意到朱仝,遂问:“你是谁?这般容貌,似极了汉末的义勇武安王。”
“义勇武安王”即关羽,其封号始于宋徽宗时期,“武圣”的称号则是清代才确立的。
朱仝立即答道:“小将朱仝,郓城县马军都头,因蓄须,乡人称我美髯公。”
黄安点头回应,随即询问:“你有何见解,不妨直言。”
朱仝开口道:“大人所见极是,梁山泊地形险峻,易守难攻。
若我军贸然进攻,敌寇只需藏身于芦苇荡间设伏,便足以使我军无功而返。”
“此等匪徒竟如此猖狂,日前何巡检至此,他们便已攻陷梁山镇。
如今大人亲率大军而来,料想梁山贼众定不会坐视不理。”
“我军只需坚守营寨,一旦贼人胆敢出水泊,大人带兵出击,必能大获全胜;若其始终不出,则另寻他法亦未尝不可。”
黄安听罢满心欢喜,赞叹道:“此计甚妙,不愧为智勇之士,就依你所言行事。”
黄安心意决断,实因朱仝所言正合己意——归根结底,他不愿冒险深入水泊。
万一梁山贼寇拒不现身呢?
对此,黄安早有打算。
据说石碣村乃贼首故乡,其中恐有内应。
到时只需拿几个问罪即可。
至于这些人是否真有罪责,黄安毫不关心,只要能向上级交代便好。
心中已有对策,黄安心情畅快,巡视一番后便带领何涛等人返回营地。
行不多久,见前方走来一位老翁,牵着两只肥壮的山羊。
黄安眼前一亮,即刻命亲兵夺过山羊,预备当晚烧烤享用。
老翁为当地村民,家境贫寒,见官兵靠近,本能避让,却遭厢军抢羊。
“军爷,为何抢我山羊?”老翁惊恐万分,紧握绳索,连连哀求。
“你这老头太不知趣!军爷不远千里来此石碣村,为的就是替你们剿灭梁山匪徒,区区两只山羊算得了什么?”
“咱们团练大人宽厚仁慈,不过取你山羊而已,何须这般啰嗦?”
“你这般絮叨,莫非竟是梁山眼线?”
这几名厢军气势汹汹,将那老人推倒,抢走了两只山羊,兴冲冲地跑来向黄安邀功。
“走,回营地!”黄安满意地点头,随后对何涛说道:“我的部下都很疲惫,你去告诉村民,让他们备好酒菜,士兵若不能吃饱,怎能冲锋陷阵?”
“团练尽管放心,我定会办妥!”何涛急于巴结黄安,怎敢不答应?
黄安率大军抵达石碣村,自然逃不过梁山的耳目。
聚义厅内,朱贵向徐悟锋汇报:“哥哥,探子传来消息,济州团练使黄安率约千人马,与何涛在石碣村会合。”
“千人之众?”
徐悟锋略作思索,道:“看来除了两营厢军外,还有不少正规军和乡勇。”
朱贵点头称是:“正如哥哥所料,黄安部下的旗帜杂乱,除了济州厢军,还有一支乡勇队伍。”
“不仅如此,他们入村后四处征用民夫,抢取村民的牲畜,弄得石碣村怨声载道。”
“果然本性难移!”
徐悟锋冷笑道:“梁山周围村落众多,为何百姓被骚扰,宁可忍耐,也不上报官府?”
“因为一旦州府派兵,受害的总是百姓,不仅要供奉牲畜美酒,待官兵离开时还得额外馈赠盘缠。”
“官兵扰得百姓不安,却未必能剿灭多少敌人。”
众人皆知官军的劣迹,杜迁、宋万连连摇头,阮氏三兄弟更是破口大骂。
宋万问道:“如今官军已至,哥哥有何破敌之策?”
徐悟锋微笑道:“黄安这支队伍,旗帜混杂,各部建制不一,除了厢军、正规军和乡勇,如今又多了数百民夫,我不信他能指挥自如。”
“若是晚间稍有动静,你觉得这些官军会不慌乱?”徐悟锋说完,目光扫过众人。
徐悟锋话音刚落,阮小二便恍然大悟,忙道:“兄长之意是夜袭?石碣村地形我们最熟悉,此事便交由我们兄弟负责。”
阮小五紧接着附和:“正是!这些官军欺压乡里,理应让他们付出代价,有来无回。”
徐悟锋含笑点头:“本就想派你们前去,那些官军今日掠夺百姓牲畜,料想此时正在大快朵颐。
咱们不妨等他们酒足饭饱后再行动。”
“在此之前,我特意准备了一样新奇之物,今晚就让诸位试试它的效果如何。”
“不知兄长研制出何等妙物?”阮小二听闻这几日徐悟锋一直在摆弄各种瓶瓶罐罐,却始终未明其意。
“正要给你们看看,随我来吧。”
徐悟锋起身对朱贵嘱咐道:“继续安排探子盯梢黄安等人,每过一个时辰即刻向我报告最新动向。”
“兄长尽可安心。”朱贵答应一声,随后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