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彘仇 > 第90章 此情可待成追忆(5)

第90章 此情可待成追忆(5)(2/2)

目录

“天性使然,智儿从小就爱冒险,不受拘束,父亲在世时,没少教训他。可见秉性难移,他总算是按照自己的心意,过了自己想要的日子,别人看着苦,而他却乐在其中。”

太监们抬着几个箱子进来,王婉起身,一一看过,里面装着满满的岭南特产:新会陈皮、广东腊肠、端砚、广绣、香云纱、潮州木雕,并有两样与长安惯有茶饮文化不同的凤凰单丛及英德红茶。另有几本献给皇上的古籍并奏折;还有给皇子怀瑾的骨箭与狼亳,捎给凝雨的玛瑙手串,与送给自己的珍珠项圈……虽无金玉之气,却也都是长安难得一见的新鲜玩意儿。

看来,博智此次游历,不仅使他增长了见识,开拓了眼界,还使得他变得越发沉稳,心思也比以往细腻了许多。虽是萧瑟的秋日,王婉的心情却如春光明媚,自己少时的梦想,在弟弟王博智身上实现,这何尝不是一种圆满?

李恪之下朝回来,看了王博智搜寻的古藉,甚为珍爱。又从他上的奏折上知莲岭南之地,虽湿热难当,然物产丰富,经过数十年的精心的治理,如今也是旧貌换新颜,远不像当初传言的那般荒蛮可怕。不禁感慨的说道:“原只当岭南是不毛之地,没想到如今进如此富庶,说来,除了官吏治理,那些贬斥之人能扎根于此,带去中原的文明和智慧,也是功不可没。其中有不少能人异士,如今看来,他们已经把那儿当作故乡了。”

“心安处,即是故乡。”王婉柔声道:“皇上的恩泽普及天下,华夏九州算是雨露均沾。臣妾自替皇上看折子以来,才体会到当皇上确实不易,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先帝的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实在是至理名言。”

“亿兆百姓,皆系于朕一身,朕从来不敢有丝毫的大意。”李恪之目光黯淡下来,声音也渐渐低沉:“今日土番使者送来了建宁郡主的亲笔手书,赞普不幸染病而亡,英年早逝,她亦无子可依,想要回到长安颐养天年。可远嫁外邦女子并无回乡寡居的先例,朕也颇有些为难,一时难以决断。”李恪之的声音里带音一丝原不该属于帝王的怜悯与伤感,“土蕃有子承父妻的习俗,若是让她留在土番,就得改嫁庶子。这对中原女子来说,实在是一件难为之事。新赞普请求续娶的国书也一并送来,事关邦交,众大臣一致决议,让郡主秉承当地习俗,留在土番,可朕这心中,总觉得亏欠了她……”

王婉眼前,浮现出当日那一张明艳,一张温婉的女子容颜。思忖了的片刻,缓缓说道:“建宁郡主在那雪域高原上苦撑了十几年,如今青春已逝,肖赞普想要留下她,不过是为了维持两国的姻亲关系。建宁郡主向来寡言,她想回到长安,必定在那儿过得并不如意。平宁郡主那样洒脱的个性,既有回鹘国王的宠爱,又有子嗣傍身,却不幸早早离世,只能埋骨异乡。当时俩人一起出嫁,如今只留下建宁郡主尚在,不如,皇上就准了建宁公主所奏,使其还乡荣养。赞普若有诚意,就另从宗族中再选适龄女子配与他为王妃。”

暖暖的灯光下,她面色平静,却语气坚定的说道:“朝廷本不需要靠女子来稳固江山,与他国联姻,不过是为了结两国之好,使华夏文明能远播异域。以后,但有前来求取国亲者,不必言他邦习俗,必要尊重我朝的规炬,若是女子不幸寡居,须得让他们回长安养老,以慰其远嫁异邦之苦……”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