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水煮大明 > 第399章 微服私访

第399章 微服私访(2/2)

目录

青年点头:"千真万确!老板说,以后还要引进更多新机器,让生产效率翻倍。"

"那你们农民现在如何?"青年反问道。

老农清了清嗓子,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现在我们都为官府种地,原来要交六成,现在只收三成!当官的说了,永不再加赋、税和役。现在是家家有余粮,家家喂家禽,天天有鸡蛋!"

"还有农药和肥料呢!"老农兴奋地补充,"用了这些新玩意儿,粮食长得又好又快,比以前省心多了。"

青年感叹道:"现在的官府与以前的官府完全不一样。以前是官老爷,现在官员好像都是什么同志会会员,见面就是为人民服务。那些警察见人就笑,出门在外,老有安全感了。"

李勇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同志会的推广,警察制度的改革,这些看似微小的变化,却彻底重塑了大明的官僚体系和治安环境。

老农继续说道:"农村现在有互助社,还有乡长和警察所。以前农村都讲家族规矩,现在都讲新的大明律。谁欺负人,一找警察,还真是富人与穷人在律法面前都是平等的。"

"再干两年,我就把地退给政府,"老农得意地宣布,"三个儿子,两个在当兵长期在海外,一个在上海当税官。养老就靠他们了!"

青年笑着点头:"是啊,现在当兵待遇好,出国还能见世面。我表哥也在金山当兵,说那边每月能领到不少银子呢!"

李勇和张杰静静地听着,一言不发。窗外的风景飞速后退,而车厢内的对话,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大明新政下的民生百态。

老农的每一句话,都印证着李勇这些年来推行的改革措施:水泥路的普及、红砖房的推广、机械化生产的引入、农业税的减免、同志会的建立、警察制度的改革、新式农业技术的推广、法治体系的完善……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却共同编织成一幅繁荣昌盛的时代画卷。

"这才哪到哪?离我心中的天下还远着呢?"李勇在心中默默说道。虽然他并非真正的皇帝,但在许多人心中,他早已是这片土地的实际主宰者。而他一手打造的金山镇,更是成为了大明最为繁荣、最为先进的地区。

火车继续向前行驶,载着李勇和张杰,也载着这个正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向着未来,全速前进。

上海外滩的钟声刚刚敲过上午十点,证券交易所的大厅里已是人声鼎沸。黄铜色的报价牌不断跳动,交易员们的吆喝声、电报机的滴答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近代金融的喧嚣图景。

李勇踏入二楼贵宾厅,习惯性地环视四周。这里是他常来观察经济动向的地方,透过落地窗能看到黄浦江上往来的货轮,每一艘都承载着金山镇的商业脉络。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松江的陆鹏举人,这位曾被称作“陆大善人”的老熟人,正和一位商人模样的朋友站在报价屏前,神情专注地讨论着股票走势。

“陆大善人?”李勇唇角微扬,大步走了过去。

陆鹏猛地一回头,视线聚焦在李勇身上,手中的文件“啪嗒”一声掉在地上。他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老大,仿佛见了鬼一般:“李……李大人?!”那表情,活脱脱像是吞了只活苍蝇,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