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前仆后继(2/2)
可骂归骂,洪承畴心里跟明镜似的——甘肃环县的起义军还没剿干净,主力全在那儿耗着,就算他现在想找金山镇“论理”,也得问问手底下的兵答不答应啊!“罢了罢了!先让金山镇蹦跶几天,等收拾完环县的‘土匪’,再找他们算账!”洪承畴咬牙切齿地收起地图,结果刚坐下,又被人泼了盆冷水。
“报!特大消息!高迎祥带着几万兄弟杀回来了!而且……而且这些兄弟全被山西官军武装过!装备精良!兵锋直逼西安!”探子的话还没说完,洪承畴的假发套都快吓掉了。“几万?!武装过?!直逼西安?!”洪承畴一屁股坐在地上,像个被踩了尾巴的猫,“这高迎祥不是在山西‘打野’吗?咋突然杀回老家了?还带这么多人?!”
要知道,西安可是明朝在西北的“心脏”,要是被高迎祥端了,洪承畴这总督的帽子可就戴不稳了!“这帮‘土匪’不是来打秋风的!是来抢‘boSS首级’的!”洪承畴瘫在椅子上,脑子里跟放电影似的——高迎祥带着几万精兵,一路从山西杀回陕西,沿途官军估计都被吓破了胆,现在西安城外的老百姓都在收拾包袱准备跑路了!
洪承畴一咬牙,把压箱底的“王牌”全掏出来了——官军“战神”临洮总兵曹文诏、后勤+指挥双料大佬的延绥巡抚张福臻、本地地头蛇陕西总兵王承恩、西北老油条甘肃总兵杨嘉谟、边关猛将宁夏总兵贺虎臣,五路大军凑了整整三万人马!“兄弟们!这次咱拼了!在临潼把高迎祥堵住!绝不能让他进西安!”洪承畴站在地图前,手指头戳得“咚咚”响。
崇祯五年十月十五日,三万官军浩浩荡荡开到西安东边五十里的临潼——这儿正好卡在骊山和渭河中间,左边是陡峭的骊山,右边是宽阔的渭河,简直就是天然的“防盗门”!洪承畴一拍大腿:“妙啊!就用这骊山和渭河当屏障,把高迎祥堵在对岸!看他能飞过来不成?!”
于是,官军们麻溜地在骊山脚下扎营,在渭河岸边修工事,摆出一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高迎祥带着几万兄弟到了渭河对岸,看着对岸密密麻麻的官军大营,乐了:“嘿!洪承畴这老小子,咋跟个乌龟似的缩在壳里?!”
洪承畴站在骊山上,望着对岸的高迎祥,心里直打鼓:“这高迎祥带着精兵,怎么装备看上去比自己的官军更祥官军,可不是好惹的……但咱有骊山和渭河护着,他总不能真飞过来吧?”可他哪知道,高迎祥心里正琢磨着:“这洪承畴把主力都堵在这儿了,西安城说不定空虚着呢……嘿嘿,咱是不是考虑给他来个‘声东击西’?”
崇祯五年十月,当洪承畴还在临潼跟高迎祥大眼瞪小眼时,205师师长李来喜已经带着手下在凤翔府(宝鸡)搞起了“庆功宴”。这李来喜可不是啥好人——打仗一般,但“背后捅刀子”的本事堪称一绝!“兄弟们!咱刚占了凤翔府!但咱不能不管连年受灾的陕西难民啊!”李来喜搂着手下,眼睛滴溜溜转,“听说陕西那帮义军兄弟,最近被官军揍得够呛?咱得去‘帮帮忙’!”
于是,李来喜立马安排手下,偷偷摸摸联系了一朵云、郝临庵、可天飞、独行狼这些义军首领。先是直接见义军就发馒头,再送了上千石的粮食,一批刀箭和盔甲,另外还几百支火绳枪,显得诚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