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伤心之地(2/2)
\"总督阁下,我们...真的要放弃巴达维亚吗?\"一名年轻军官望着逐渐远去的殖民地建筑,声音颤抖。
博特总督没有回答,只是死死盯着海平线。七十八艘主力战舰沉没,一万多名士兵和平民永远留在了这片热带岛屿上——这不仅是东印度公司的灭顶之灾,更是荷兰这个海上马车夫难以承受之重。八十年战争还在欧洲燃烧,海外殖民地星罗棋布,每一处都在渴望支援......可巴达维亚,这座曾经象征着荷兰东印度公司辉煌的堡垒,如今却成了吞噬财富与生命的无底深渊。
当第一缕阳光刺穿巴达维亚的硝烟时,幸存的马打蓝土着们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他们疯狂地朝天鸣枪,子弹呼啸着划过残破的街道,仿佛在庆祝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然而,这份喜悦很快扭曲成了残忍的暴行。
\"杀!杀光这些白皮鬼的同伙!\"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原本拥挤在街道上的土着士兵和百姓瞬间红了眼。他们冲进被遗弃的房屋,将躲藏的当地人和商人拖出来,用弯刀、长矛甚至赤手空拳施暴。鲜血染红了街道,哭喊声、求饶声与狞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地狱般的图景。
\"这些畜生......\"拉登·朗桑苏丹站在城墙上,望着下方如同野兽般肆虐的部众,胃里一阵翻腾。他本该为胜利而自豪,可眼前这幕却让他感到一阵深深的厌恶与悲哀。这些曾经被荷兰人压迫的土着,如今在复仇的火焰中迷失了自我,暴露出人性中最原始、最残酷的一面。
拉登·朗桑苏丹的心情如同灌了铅一般沉重。为了这场围攻,他准备了整整一年,几乎花光了国库的每一枚金币;他先后抽调了十三万精锐士兵,几乎掏空了马打蓝的青壮年劳动力;他围攻了两个月零七天,看着近十万条鲜活的生命在自己面前倒下——有荷兰人的,更有自己族人的。
\"这就是胜利吗?\"苏丹喃喃自语,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见。眼前的巴达维亚,曾经繁华的港口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黑烟还未散尽,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与血腥气。街道上,尸体横陈,鲜血汇聚成小溪,缓缓流淌。这哪里是什么辉煌的胜利?分明是一场同归于尽的惨烈厮杀!
他转过身,望着远处仍在肆虐的部众,以及那些被战火摧毁的建筑,心中五味杂陈。这场胜利,代价太过惨重——国库空虚,兵力枯竭,民心浮动......而荷兰人虽然撤退了,但他们并未被彻底消灭,八十年战争的烽火还在欧洲燃烧,谁也不知道,下一次交锋会在何时何地到来。
崇祯五年八月十九日,当第三缕阳光刺穿巴达维亚的硝烟时,城外的马打蓝士兵像被驱赶的羊群般狼狈逃回。拉登·朗桑苏丹攥紧弯刀的手在颤抖——南面城墙(原土坡)方向传来震耳欲聋的炮声,那是他亲手训练的炮兵阵地,如今却在对准自己人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