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自走轮船(2/2)
五月十五日,李勇率103师前锋团抵达武昌府时,宋应星与沈星奕的蒸汽船已在武昌至成都航线往返两个来回!船队不仅运送军需物资,更带回四川特产与市场情报。驻守成都的吴承志目睹蒸汽船靠岸,瞪大眼睛喃喃道:"当年我进川时,爬山涉水三个月,如今......"他指着江面上冒着黑烟的巨轮,"这铁家伙竟二十五天就跑上来!"
李勇负手立于船头,望着滚滚江水,嘴角噙着笑意。他正是乘坐最新式的五艘蒸汽船逆水而上,亲身感受这"水上铁骑"的威力,虽然一路故障不断。"从今日起,"他在军事会议上宣布,"金山镇已经实控长江以南!"
这绝非虚言。蒸汽船队的出现,彻底改变了长江航道的战略格局:
军事上,金山卫可快速调兵遣将,武昌至成都的补给线缩短至一个月,蜀道天险化为通途;
经济上,抽水机与纺织机等工业设备沿江而上,推动长江以南的地区产业升级,包括成都平原的丝绸、茶叶得以快速外销;
科技上,明轮与螺旋桨双推进技术的成功实践,为后续内河航运革新奠定基础。
宋应星和吴承志站在甲板上,望着两岸渐次展开的城镇与农田,对沈星奕感慨道:"当年我们钻研蒸汽机,只道是学术探索,如今却真能改变天下格局。"沈星奕笑着指向江面:"看那烟囱冒出的黑烟,便是新时代的烽火!"
李勇转身对随行官员说道:"传令下去,加快长江沿岸码头建设,增设蒸汽船补给站点。再派工匠赴川,协助当地铸造厂生产蒸汽机部件。"他望向远方层峦叠嶂的蜀地,目光呆滞,"这破机器的响声,真他娘的好听!”让他终于找到一丢丢现代的感觉!这蛮荒的古代,对习惯各种噪音的现代人来讲,太安静了!静得让人抓狂,李勇都怀疑自己绝壁是个受虐狂。
江风拂过,蒸汽船队再次拉响汽笛,黑烟与白雾交织升腾,如同新时代的号角,响彻长江两岸。
崇祯五年五月二十日的武昌码头,江面蒸腾着薄雾,一艘艘三桅沙船缓缓靠岸。103师全员抵达的消息刚传开,湖广巡抚陈元化便匆匆现身——王承恩王公公拿钱后,办事就是稳当,陈知府连升三级正式成为湖广巡抚。
更令人意外的是,金山核心班子全员到齐:组织部长陈子龙(兼人事)、宣传部长方以智、纪律部长赵礼(兼司法),吴承志(四川省省长),李勇准备让领导班子一起看看金山自己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