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高家的情况(2/2)
一直安静坐在一旁的沈文龙,见江宁翻到了后面这部分,脸上不禁有些窘迫,解释道:
“宁哥,这部分……内容比较散,我还没来得及写。一定尽快弄好,交给你。”
他心里其实也有些无奈和憋屈。以前跟着沈越,大多都是口头汇报,顶多记个要点。
现在越哥下了命令,要求他把所有关于高家的信息,无论巨细,都要从头到尾、清晰完整地整理交给江宁。
这年头又没有电脑,更不能语音输入转文字,沈文龙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手写。几天几乎是昼夜不停地赶工,感觉手腕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就连被人拿枪指着,沈文龙都不带怂的,可就是这种伏案疾书的“文职”工作,简直就是在折磨他,现在一看到纸笔他都有些发怵。
江宁立马反应了过来,拿起那叠资料说道:“后面不用再写了,这样吧,前面这些我慢慢看,有哪里不清楚的,直接问你,后面也一样。”
沈文龙一听,简直是如释重负,连忙说道:“谢谢宁哥,有什么想问的,随时都可以问我。”
接下来,江宁不再随意翻翻,而是认真看了起来。
高家曾经是黑省一带有名的富商巨贾,生意不仅遍布东三省,其优质的布匹甚至还远销旁边的俄国。
而他家之所以能一直屹立不倒,核心就在于独家的染料配方和特殊布料的处理工艺。
这让高家的布匹,在色彩的鲜艳度和耐用度上都脱颖而出,供不应求。
到举家搬迁前的高老太爷高瞻,算是历经了第三代,积累了不少的财富。
民间一直都有传言说,高家有一个藏宝库,历代的家财大半都藏在了那里。
据说里面除了有大量的黄金、银元、古董和珠宝外。
还保存着上百种绝版的丝绸样本,以及他们高家的染料配方和特殊布料处理的秘方。
高老太爷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老二早年抽大烟,早就去世了;
小儿子则很早就被送出国留洋,高家举家迁徙,就是去海外投奔了这个儿子的。
一直支撑家业的大儿子高文翰,此人对经商兴趣不大,反而酷爱侍弄花花草草。
在镇上多处宅院都建了专门的暖房,悉心培育各种奇花异草。
以及高家的祠堂,代代相传的经商箴言,就刻在总店大堂的匾额上:“仁德信义,根深叶茂;江河不息,基业长青”。
江宁看到这里,不禁抬头看向沈文龙,认真问道:“这个祠堂,现在还在吗?”
“壳子还在,就在镇子东头的老槐树边上,不过里面早就破败不堪了,那些牌位、匾额,都被搬空、砸烂了。
现在就一破屋子,都没人去。”沈文龙顿了顿,又补充道:“李家那边的人,之前也怀疑过这几句话是不是藏着什么玄机。
但凡是周边的山、湖、河这些,都差不多明里暗里探访过,可惜,都没发现什么特别的线索。”
江宁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代代相传?确实比较引人遐想。
根深叶茂,江河不息?黑省这地方,别的或许缺,山和水可是不少。
就单说他们李家屯,前前后后就有四五座山,两条河穿行而过,还有一个不算小的湖泊。是不好找!